詹國樞
“肯德基、麥當勞、真功夫飲料的冰塊,竟然比馬桶水還要臟!”前些日子,央視播出此條新聞,著實把億萬觀眾驚著了!好家伙,飲料里的冰塊竟然比馬桶水還要臟哪!這3家餐館是咋搞的,竟然干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心中起疑團,有點不相信。但細看視頻,人家記者的確是從餐館和馬桶取的樣本,也的確是送交正規(guī)檢測機構做的檢測,堂堂中央電視臺,難道還會弄虛作假不成?
前不久,英國有家媒體就曾對其所在城市餐館作過類似試驗,也是取餐館冰塊與馬桶水作對比。央視此招,不過是“外轉內銷”,其結論自然也與英國相同:冰塊比馬桶水還要臟!咋會如此惡心,竟然比沖大小便的水還要臟呢?為尋求答案,解疑釋惑,筆者上網(wǎng)搜索,查閱資料,終于,理出些許頭緒。
可以負責任地說,央視此一“試驗”,做得并不科學,其經(jīng)不起推敲之處有二,一是記者從餐館所取冰塊,包裝并不嚴密,運送途中,車內車外,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二是所謂馬桶水,乍一聽很嚇人,其實就是咱們經(jīng)常用的自來水。倘若大便完畢,剛剛沖水,沉渣泛起,固然又臟又臭,非冰塊可比。但是,如果馬桶停而未用,沖它數(shù)次,其中之水,等于剛剛放出的自來水,肯定比較干凈。何況,自來水中原本含有消毒成分,菌群自然不多。而從央視視頻看,馬桶水呈淡藍色,顯然還另加有潔廁精之類,細菌更難存活。如此馬桶水,比冰塊更加“干凈”,應在情理之中,完全不必大驚小怪,更不必由此而做一試驗,大張旗鼓,撻伐一番。
或許正因此,央視節(jié)目播出后,即有不少人指出,如此對比試驗,做得并不公平?!赌戏饺請蟆穲蟮溃虾@砉ご髮W食品安全研究所一位副教授認為,采用“冰塊菌落超馬桶水”不太好,沒有說服力,比如,牙齒上的菌落,其實和鞋底上的一樣多,媒體不能如此類比。媒體真要對比,最好將餐館冰塊與普通飲用水相比,或者與其他飲料相比,這才有可比性,也才比較合理。
此番馬桶事件,確實把肯德基、麥當勞們弄得夠嗆!那天筆者恰好在肯德基啃雞,外加一杯冰可樂,一同事見了,大驚小怪道,喂喂老詹,比馬桶水還臟的東西,你咋還敢入口?我反問道,老兄您不用餐,到此來干什么?這位同事見多識廣,他哈哈一笑,告訴我,冰塊PK馬桶,其實發(fā)明權是美國一中學生,起因是他的同學老喜歡吃冰塊,讓這位小伙伴很是不爽,于是,做了這么一個著名的試驗。
行文至此,補充一句,筆者寫此文章,絕非為被批企業(yè)叫屈。恰恰相反,這3家企業(yè)在日常食品制作中,肯定存在漏洞(比如將取冰用具扔在角落里),否則怎會產(chǎn)生大量菌落?這是要虛心認賬并深刻吸取教訓的。本文初衷,是想提醒媒體同行們,批評和輿論監(jiān)督,確實應該搞,而且還須繼續(xù)加強,但我們使用的武器,須得準確、精當,批評目的,亦須與人為善,治病救人。可別為了追求一時轟動效應而凈出些損招怪招,搞西方媒體嘩眾取寵吸引眼球那一套。那樣做,或許確實能夠轟動一時,但從長遠看,不但弄臟了企業(yè),更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和公眾形象,尤其像中央電視臺這樣的國家級權威媒體,一言一行,還須斟酌再三,謹慎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