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老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一種文學體裁——寓言。同學們讀過寓言作品嗎?
學 生:我讀過《伊索寓言》。
賈老師:那是古希臘的作品。
學 生:我讀過《克雷洛夫寓言》。
賈老師:很好!那是俄國的作品。別光說外國的啊,寓言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經相當盛行,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通過寓言闡明道理。時至今日,我國的文學作品中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yōu)秀寓言呢。誰能從小學課本里舉幾個中國古代寓言作品的例子說說?
學 生:《自相矛盾》《拔苗助長》《守株待兔》……
賈老師:記性真好。讀了這么多寓言作品,大家知道什么是寓言嗎?誰能試著給它下一個定義?
學 生:我覺得寓言就是一個故事,里面往往包含著一點道理。
賈老師:是的。請看課件——
[課件呈現]寓言:是帶有諷刺或勸解性的故事。
賈老師:寓言的定義清楚了,大家能否說說,寓言作品一般具有哪些特征?
學 生:從我讀過的不少寓言作品看,它們的篇幅一般都不太長。
賈老師:嗯。還有嗎?
學 生:我發(fā)現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人,也有動植物,甚至還有神仙鬼怪之類的。
賈老師:你很會思考。誰再接著補充?
學 生:寓言作品中,經常使用夸張、比喻、擬人、象征等手法。
賈老師:大家總結得不錯。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簡單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語言簡潔鋒利,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
學 生:老師,像《古代寓言二則》這樣的課文,我們該如何去閱讀學習呢?
賈老師:對于像《古代寓言二則》這樣的古代經典寓言作品,我們不妨采用下述“三步曲”進行閱讀學習。第一步:感知“言”,聽作者說事。
學 生:“感知‘言”怎么理解???
賈老師:“故事+寓意”是寓言的一般行文模式,我們可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從其記敘部分(即“言”部分)切入,借助注釋,把相關文字大意搞清楚,然后,試著用自己的話把作者所講述之事表達出來。在概括事情之時,要力求把作者所說事情的要素交代清楚,過程陳述明白。
學 生:哦。那第二步呢?
賈老師:第二步,把握“寓”,挖寄托之意。
學 生:(俏皮地)愿聞其詳。
賈老師:我們可捕捉寓言中議論性的語句(即“寓”部分),對寓言中的故事進行“多角度提煉”——展開發(fā)散思維,由故事中的人、事、物等某一點出發(fā),展開發(fā)散思維,力求獲得獨特的體驗和理性的提升。
學 生:(點頭)有道理!
賈老師:第三步:讀出“我”,汲有益養(yǎng)料。
學 生:什么叫“讀出‘我”?
賈老師:閱讀的最高境界,是讀出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對于古代先賢的這類短小精悍的寓言作品,作為現代人,我們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要能以全新的眼光去進行審視,聯系實際,努力讀出自我。
學 生:這三步確實不錯,按照這個方法去學習《古代寓言二則》,一定能讀出“真味”。
賈老師:事實上,無論什么寓言,中國的,外國的,古代的,現代的,采用上述方法閱讀,一定會獲益匪淺。
學 生:是啊,我們會去嘗試的。謝謝老師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