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方甲
“在以色列地種樹”是全世界猶太人多年來沒有停止的事業(yè)。據統(tǒng)計,以色列是全世界為數不多森林覆蓋率高于100年前的地方。種樹除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提供了一條使人們與這片土地產生情感連接的具體途徑——你可以遷居,但很難移根,遠方的圣地有一個由自己親手啟動的生命,其宗教意義和情感代入都是實實在在的。
甚至有一個猶太非政府組織的唯一任務就是在這里種樹。早在以色列國成立前,他們就已經開始在世界各地猶太人的資助下,一小片一小片地買土地,一棵一棵地種樹,種了100多年。
不干別的,只埋頭種樹。當這片土地一片荒蕪時,他們在種樹;當戰(zhàn)火沖突不斷時,他們在種樹;當人們?yōu)榱烁鞣N或宗教或世俗的事情爭得不可開交、你死我活的時候,他們還在種樹……
建國、難民、駐軍、定居點、首都……在越來越長的爭端清單上,所有問題歸結到最后只有一句話——“這是我的!”和一個以色列朋友聊種樹的感受,他突然說:“你有沒有想過,也許10年后在你樹下乘涼的不是猶太人,可能是其他什么人。”
這是一種典型的猶太式不安全感。幾乎所有以色列的猶太家庭歷史上都曾經歷被連根拔出、見路就走、見岸就上的窘迫。他們用身體在這里擠出個石頭縫來,拼了命努力變得更強大,而不安全感卻是整個民族靈魂上洗不掉的烙印。
一個原居歐洲的猶太老人退休后只身來到耶路撒冷,在哭墻做義工。旁人問,你這么大歲數了當義工能干啥?他說,我在集中營的時候,當我們念經念到“哦,耶路撒冷我的土地”時,守衛(wèi)聽到就會指著焚尸爐的煙囪說,“你的土地?那就是你們的耶路撒冷?!?/p>
“我活著出來了。將來我要死在‘我的土地上?!彼f。
結束記者任期離開以色列前,我去耶路撒冷郊外種了一棵樹。帶我種樹的守林人是一名植樹志愿者,他對“樹是人非”的解答是,人類不曾也不能夠真正擁有一片土地,“我們只使用并獲利。僅此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