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露薇
前段時間新特首開始組建班子,和一個朋友開玩笑,不如去謀求一官半職,做個副局長或者政治助理,薪水不低,好像事情也不算太多。結(jié)果對方長嘆一聲,“就算薪水比我現(xiàn)在高出再多,想來想去都不值得?!?/p>
她扳著指頭和我一點點算了起來:從此沒有了私隱,天天生活在媒體的聚光燈下,一言一行都被挑剔;家里面一定不能有僭建,看看那些官員,看看新特首,搭個木棚都不可以,如果應對不得體,還會被帶上缺乏誠信的帽子,弄得不好,還可能惹上官非;還有那些陳年往事,自己都不記得了,可能都會被扒出來,前段時間新政府的一個小助理,就是因為是內(nèi)地來港讀書留下來工作,結(jié)果曾經(jīng)是共青團員,成了她親北京和紅色的證明。只是,只要是在內(nèi)地讀過中小學的,就算不是共青團員,也會是少先隊,水洗也不清呀。再看看另外一個年輕的助理,當年拍的寫真照都被登上了八卦周刊,還好當事人根本無所謂,只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承受。還有個人生活,看看特首競選的時候,其中一個候選人的婚外情鬧得全城沸沸揚揚,當然,這是好事情,證明香港對政治人物的要求還算高,當年澳門選特首,這根本就成不了質(zhì)疑候選人道德水準的問題。
前段時間,香港最矚目的新聞,就是上任才兩個星期不到的發(fā)展局局長麥齊光和一名助理署長被廉政公署拘捕,原因是在八十年代,兩個人涉嫌騙取政府的房屋津貼,違反了香港的“防止賄賂條例”,涉及的金額,大約是二十五萬元港幣。
最先是媒體報道,麥齊光和他的同事,當年相互租用對方的物業(yè),然后向政府申報津貼。事件被揭露之后,麥齊光接受媒體訪問,承認有這樣的事情,但是強調(diào)跟足了程序,并沒有違反規(guī)定,畢竟租住的,依然是別人的物業(yè)。這樣的說法,也得到了不少現(xiàn)任官員和當年同樣在公務員隊伍中的前官員的支持,畢竟八十年代有關房屋津貼的規(guī)定當中沒有寫明,不能夠租住公務員持有的物業(yè),只能說,是打了一個擦邊球。也因為這樣,很多官員公開站在麥齊光一邊,希望公眾給他一個機會,在八十年代,這樣貪小便宜的公務員不在少數(shù)。
如果沒有之后媒體的進一步揭發(fā),對于麥齊光來說,這只是一個道德層面的問題,是不是能夠渡過這一關,最終要看新特首對輿論的判斷,是不是愿意撐他,以及他自己能不能夠撐下去。當年前財政司梁錦松偷步買車,盡管廉署的調(diào)查顯示,他真的是無心之失,忘記了要避嫌,但他還是選擇了辭職,對政府班子,對公眾,對自己做出一個交代。
幾天之后,媒體報道,麥齊光和他的同事,原來還簽署了委托協(xié)議,這讓他們成為租用的物業(yè)的實際上的業(yè)主,這就不是貪便宜的問題,而是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最終導致他們被廉政公署拘捕。就在廉政公署發(fā)表聲明的同時,政府也公布了麥齊光辭去局長一職的消息,也算是和新班子的一個盡快的切割。
如果麥齊光沒有當局長,應該就不會有人花時間精力追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曝料和向廉署舉報,陰謀論的人相信這是來自新特首對手的攻擊。但是撇開動機,被咬住不放的官員或者政治人物,只要自己問心無愧,那就不會是問題,問題在于,如果干凈的人不多,怎么辦?
一個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臺灣朋友感嘆,現(xiàn)在的香港,有點像臺灣當年剛剛有選舉的時候:曝料,抹黑,好不熱鬧,所以她一點也不擔心,因為萬事總有開頭,總有過程。而且,現(xiàn)在的香港和當年的臺灣不同:香港有獨立的司法,還有廉政公署ICAC以及相對成熟的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