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虎 王鳳
《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文教材提出了“思想內(nèi)容好”、“語言文字好”、“切合實際”的要求。在語言文字方面,明確要求:“入選的古代作品,語言要合乎規(guī)范,在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能作為學生學習的范例?!爆F(xiàn)今各種版本的高級中學語文課本都力求體現(xiàn)思想性、科學性、基礎性、實用性和靈活性,并各自為一體系,各有新意??傮w說來,入選文章具有典范性。然而,在使用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六國論》和《項脊軒志》在用詞造句方面有不規(guī)范現(xiàn)象,現(xiàn)提出來與諸位專家商榷。
蘇洵的《六國論》,思路流暢,行文嚴謹,語言氣勢非凡,每次教學都被文章的雄辯所折服,為蘇洵為文的嚴謹結構而贊嘆。而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5年初審通過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一書,其第五單元“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的賞析示例《六國論》一文,第五段有這樣一句:“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但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2年審查通過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語文第三冊第84頁的《六國論》第五段卻是這樣的:“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這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明顯不同。
《六國論》針對現(xiàn)實,借評論六國諷喻北宋王朝。蘇洵寫這篇文章時,北宋王朝對強敵契丹、西夏奉行以賄賂求安的政策。蘇洵對這種賄賂求安的政策極為不滿,深感憂慮,文章本意不在研究六國歷史,而在借古諷今,為宋朝危機敲響警鐘。當然,文人只不過是替歷史多操點閑心,屈原懷石殉國了,楚國照樣滅亡;同樣,北宋統(tǒng)治者并未接受蘇洵這些意見,“慶歷納款”后又過了三十一年,宋神宗熙寧八年(1073),遼國又一次提出領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輩走得更遠,竟然割了山西境內(nèi)黃河東西七百里土地給遼國。以后的北宋、南宋統(tǒng)治者同樣不接受這些歷史教訓,因而最終招致了滅亡。蘇洵對“六國”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希望看到北宋重蹈六國覆轍,故而大聲呼吁。從這個角度講,后者更規(guī)范些。
同樣,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5年初審通過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六單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的自主賞析《項脊軒志》的第二段:“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墻……”
而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2年審查通過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語文第三冊第96頁《項脊軒志》第三段則是“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p>
蘇教版是:“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p>
以上三個版本,哪種斷句更好?
這段文字從前面的書房項脊軒的環(huán)境描寫,轉入悲情體驗,寫其一悲,就是分家一事。人教2005版認為分家后是“小門啊墻啊,到處都是”。而人教2002版、蘇教版斷句后認為是“小門很多,墻到處都是?!惫P者以為門是暫時隔開了人情的東西,開關還是自由的,而墻則讓親情徹底冷漠隔離了。在2005版那,可以體會到作者的無奈,那種分家的雞飛狗跳和煩躁的畫面時時出現(xiàn);在人教2002版、蘇教版那,可以體會到親情的冷漠,但是于理不通,怎么安置許多小門后,又到處都是墻呢?既然裝了很多門,說明親情只是暫時疏遠而已。筆者認為人教2002版、蘇教版斷句更好。
高中語文教材改革可謂眾望所歸。自從2000年拉開序幕,十幾年間,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就出現(xiàn)了多次變化。毋庸置疑,新教材體例靈活了,內(nèi)容在保持傳統(tǒng)特色的基礎上,也體現(xiàn)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但美中不足的是,幾乎每一冊教材的古文注釋中,都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734500)
甘肅省民樂縣第四中學(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