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新芳 劉俊保
【關鍵詞】 灌腸1號;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4989-02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種以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為主要癥狀的直腸和結腸炎癥性疾病。以起病緩慢、病程遷延、反復發(fā)作為特點。臨床難以治愈,復發(fā)率高[1]。臨床常規(guī)使用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方法,但存在不良反應多、停藥后發(fā)率高等問題[2]。目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UC已被廣泛接受,我們采用改良灌腸方法,經(jīng)過臨床實驗充分證實,中藥灌腸在UC的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例潰瘍性結腸炎按隨機數(shù)字表發(fā)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治療組男64例,女36例;年齡27-67歲,平均43.3歲;病程2個月——25a,平均11.6a。對照組男62例,女38例;年齡24-60歲,平均40.9歲;病程3個月——20a,平均13.1a。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按照1994年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3]。
1.3 治療 兩組患者均采用我院煎藥室煎制的潰結灌腸液,方劑組成(苦參20g、紫草15g、敗醬草、秦皮、生地榆、元胡、板蘭根各10g),采用自動煎藥包裝機將藥物煎成袋裝湯劑,每劑2袋,每袋約140mL。1次/d,1袋/次,于每晚睡前1h排空二便,進行灌腸。
對照組采用中藥保留灌腸,具體操作方法:藥溫加至38-40℃,采用灌腸筒連接消毒橡膠肛管,順肛門緩慢插入10-15cm,放開灌腸器調(diào)節(jié)器開關,將藥液快速注入腸內(nèi),灌后囑患者仍保持左側臥位1h以上。
治療組采用中藥直腸滴入法治療。具體方法:加至40-42℃,14號一次性導尿管代替肛管,操作者將中藥袋套輸液網(wǎng)平放于左手掌,消毒中藥袋的一角,插入一次性輸液器針頭,倒掛輸液架上,剪去輸液器末端的空過濾器及一次性針頭,連接導尿管,排氣,順肛門緩慢插入深度約25-30cm,調(diào)節(jié)輸液滴數(shù)約為60滴/min,灌后囑病人俯臥位1h以上。15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總結療效。
2 結果
治療組100例,治愈52例,有效4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6.00%。對照組100例,治愈26例,有效52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78.00%。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臨床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長期以來,學者對本病的病因病理、治療等作了較廣泛、深入的研究,但直至目前對本病的病因病理尚未明了,臨床療效尚不夠理想。文獻表明西醫(yī)治療相對較規(guī)范,具有起效快、近期臨床緩解率高等優(yōu)點,但停藥后易復發(fā),長期用藥不良反應增多,部分頑固性患者療效并不理想[4]。而中醫(yī)中藥治療本病,具有辨證靈活、治法多樣、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等特點。中藥保留灌腸法已在臨床使用多年,是一個比較好的給藥途徑,主要是通過腸壁的吸收,可利用腸壁的半透膜的滲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療作用,特別對臨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為顯著。
3.1 中藥灌腸的操作前準備 ①將一劑中藥濃煎150ml-200ML備用;②灌腸器1具,石蠟油或潤滑油少許;③灌腸前要排空大、小便,以減輕腹壓及清潔腸道。
3.2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床上最好鋪個單子,以防藥水流到床上。灌腸器的開關關上,將適宜溫度的藥水裝入藥袋,將肛管連接好輸灌腸器,打開開關。排盡氣體(見藥水流出來),再關閉開關。取側臥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末端涂上少量潤滑油,緩慢的從肛門插入直腸10-15cm,打開開關,(可調(diào)節(jié)流量)將藥液緩慢滴入。藥液溫度以39℃-41℃為宜,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得超過30cm,待灌完后,盡量臥床休息。第二天早上上廁所藥吸收的更好。最好灌腸后,配合熱敷,增加腹部的溫度,使藥物更快的被吸收緩解不適感。
參考文獻
[1] 閻清海,張建文.胃腸病診療全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643-646.
[2] 汪雪琦.高壓氧聯(lián)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1,(1):119-119.
[3]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4,14(4):239-242.
[4] 柳越冬,陶弘武,田振國.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9,27(5):100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