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一提“交往”這個詞,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快樂地游戲。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交往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愛主動找朋友玩,或在小朋友中夸夸其談。很多孩子天性敏感羞澀,比較慢熱,強迫這樣的孩子去跟別的孩子“打成一團”,會讓孩子感到挫敗,更加緊張退縮。
以下幾個場景,幾乎每個媽媽都會在孩子學習交往的過程中遇到。
場景1:
1歲多的洋洋在小區(qū)公園里玩,被鄰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車。媽媽要求洋洋與小朋友們分享,洋洋不樂意,媽媽好言相勸了半天洋洋也不撒手。媽媽急了,把小車從洋洋手里搶過來,交到小朋友手上。
誤區(qū)掃描:
媽媽認為這是在培養(yǎng)孩子分享的好習慣,但兒童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3歲以下的孩子“物權(quán)”概念還沒有完全建立,他們心里會以為“東西不在我手上,就不是我的了”,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心愛之物拿給別人,孩子的感覺是生氣、害怕、不理解。對這個叫做“分享”的游戲,孩子會越來越不喜歡。
媽媽幫一幫:
問孩子“能把小車借給小朋友玩一下嗎?他會很高興的!”同時跟孩子解釋,“他只是暫時借一下,一會就還給你,這還是你的小車?!焙⒆右苍S就會答應(yīng)了??吹叫∨笥呀璧酵婢吆笈d高采烈的樣子,孩子能逐漸建立起“分享讓朋友高興我也很高興”的心理反射。
場景2:
院子里有3個孩子正在玩奧特曼的游戲。4歲的松松也想跟他們一起玩,可這3個孩子并不希望多加入一個隊員。其中1個說:“你不會玩!”媽媽想帶松松離開,可是松松舍不得走。
誤區(qū)掃描:
那3個孩子的游戲正如火如荼,加入新來的孩子意味著被“打擾”,所以,他們表現(xiàn)出排斥、不耐煩是很自然的,并不帶有成人理解的“羞辱”。如果家長氣呼呼地拉開孩子,其實是在把自己的受挫情緒強加給孩子。對松松來說,他可以選擇立刻離開,或者等待機會。
媽媽幫一幫:
處理孩子交往的矛盾,媽媽能提供的最好的幫助就是:只要不發(fā)生嚴重的打鬧事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動要求,就不要干預。
我們來看松松是怎么辦的。松松站在3個男孩中的“頭目”身邊不吭聲,等待著加入的機會。過了一會,“大古隊長”隨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電腦,看看怪獸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裝敲鍵盤,然后匯報說:“怪獸在A地區(qū)!”“沖啊……”隊員們,包括松松,都向“A地區(qū)”沖了過去……
如果媽媽當時把松松拉開,孩子將失去一次寶貴的解決社交矛盾的鍛煉機會。而堅持留下來,并最終用自己的人際智慧得到了進入集體的機會,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勵呀!
場景3:
小英在班上是年紀最小的孩子,而且l生格比較內(nèi)向。有時候她會被別的同學戲弄,比如有同學把她的橡皮擦、鉛筆等文具藏起來,讓她找不到。
誤區(qū)掃描:
媽媽心疼之余,教育小英:“以后別理他們。如果別人欺負你,你就打回去!”慢慢地,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小英,她會一言不發(fā)一拳頭打過去,小英越來越不受歡迎,越來越孤獨。
媽媽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應(yīng)該表揚那些符合社會期望的“好行為”,比如分享,比如適當?shù)亩Y貌;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不應(yīng)提倡,甚至鼓勵孩子“不好的行為”,比如攻擊對方等,來處理社交中的問題。
媽媽幫一幫:
媽媽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之類的方式,教給孩子面對某些常見矛盾的方法。比如孩子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可教給孩子簡單的三段式:
1.你剛才干了什么……(比如拿了我正在玩的機器人,說不跟我玩,對我尖叫等)
2.我覺得……(不高興、生氣、很傷心等)
3.我希望你能夠……(把我的機器人還給我,不要再那么說了,向我道歉等)
這樣既沒有指責別人又表明了自己的意見,還指出了解決矛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