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蹺起你的大拇指”,一個簡單的動作,很可能讓一個平凡甚至是散漫、自暴自棄的孩子成功,您相信嗎?
想必大家都熟悉拿破侖·希爾,我們了解的可能只是他的輝煌人生,卻不曾知道他從小一度被認定是個壞孩子。家里的牛走失了,樹被莫名其妙砍倒了,大家認為都與他有關(guān),甚至連父親和哥哥都認為他壞。既然大家都這么認為,他也就無所謂了。直到繼母的到來,拿破侖·希爾的生活才發(fā)生了改變。
因為只有她不吝惜自己的大拇指,并且說他是“全家最聰明的孩子”,她相信他是個好孩子,正是繼母的這種賞識,造就了一個成功的拿破侖·希爾。所以我們認為,賞識可以促使成功,抱怨則可能導致失敗,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老師們請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尤其是對自己的學生。
中國教育家周弘在《覺醒》中說:“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質(zhì)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仿佛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的。賞識教育的奧秘在于讓孩子覺醒,每一個生命覺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p>
賞識教育中最典型的教育動作是:豎大拇指、鼓勵的眼神、鼓掌、拍肩膀……典型的教育語言是:太好了、你能行、你真棒、表現(xiàn)非常不錯,繼續(xù)努力……賞識教育的形象標志是擬人化的大拇指。
學生猶如初綻的花朵,及時的“稱贊”會使之如遇甘霖般怒放。有一次,我不經(jīng)意地夸獎了一位學生,后來孩子的媽媽在家長會后告訴我說,孩子那天回家后特別興奮,還沒來得及放下書包就興高采烈地告訴她:“老師當著全班同學夸我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讓老師的夸獎名副其實!”這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孩子用最樸實的語言和行動,表達了他受到稱贊后的心理感受。沒想到一次不經(jīng)意的稱贊,竟有如此大的魅力?這樸實的話語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意識到稱贊可以使人自信,是邁向成功的階梯。老師們,請對我們的孩子豎起大拇指。因為我們是老師,我們不僅是快樂的傳播者,更是成功的領(lǐng)路人……對孩子們的肯定,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新的明燈,也就有了新的前進方向和動力。長期處于這種積極的狀態(tài)下,孩子就會健康發(fā)展。
“蹺起大拇指”就是一種賞識教育。意即善于豎起大拇指去稱贊你的學生,與之相反的是“食指教育”,即指責式教育。我們蹺起大拇指的時候一個指頭在贊揚學生,可同時有四個指頭在夸獎自己。豎起大拇指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可以給孩子無限的自信。
蹺起你的大拇指,并不是一味地希望老師毫無原則地贊賞學生。任何事情都講究“度”這也正是我們思想品德教師要教給學生的,不要一味地贊揚,那樣會適得其反,使孩子分辨不清對錯,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你在豎起拇指時要把握好尺度。
我們不要總是揪住學生的缺點不放,“小題大做”,讓負面情緒惡性循環(huán),讓學生在“我不行”“我是壞孩子”的心態(tài)中,歸于失敗。我們承認差異、允許失敗,這些符合生命成長規(guī)律。但學生更需要的是我們對他們的認可。
為了學生的身心都能健康發(fā)展,老師們,讓我們蹺起大拇指,學會賞識,運用賞識,傳播賞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