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中
【摘 要】為了防止礦區(qū)懸頂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本文針對承德地區(qū)的具體地質條件,分析了該礦區(qū)的懸頂成因。并針對不同的懸頂成因,總結了治理不同懸頂的有效措施,保證了礦區(qū)的安全生產,提高了經濟效益。
【關鍵詞】爆破技術;懸頂;治理措施
1.引言
98%螢石是中國北方螢石的主要生產基地,該礦山于1975年建設,先后經過鄉(xiāng)村、集體、勞改等開采,上世紀80年代建成為地方國營礦山,2005年企業(yè)改制后為有限公司,2007年產量在12萬噸左右,2010年達到15萬噸。礦區(q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境內,礦區(qū)標高在650米-710米之間。
1.1地質情況
該礦屬于中溫熱液礦床,礦體平均品位為85-98%,平均厚度約2.0米,最大厚度處達到8.0米,最小厚度為1-1.5米,礦體主要以脈狀為主,透明、似層狀為輔,走向NM-SE,傾角70°左右,主要以普通80%、晶體98%螢石為主,圍巖主要以普通石灰?guī)r為主,顏色為灰白色。
1.2采礦方法
根據礦體賦存狀態(tài)情況和圍巖性質特征,普通螢石主體礦體的開采方法為有底柱分段空場法,輔助采礦方法為部分淺孔留礦法。分段空場法采場沿礦體走向布置采場,在運輸巷上部8m左右處沿礦體走向布置一條電耙巷道,溜井設置在礦房的一側,其與運輸巷道相貫通,在電耙巷道底板上部6m左右設置拉底平巷,礦房內布置三條鑿巖巷,切槽設置在礦房中礦體厚度比較大的礦層中。在階段礦房內從上向下分段開采,沿礦房走向方向從切槽向兩側開采。使用的中孔鑿巖設備是YGZ-90型鉆機,配TJ-25型圓盤導軌式鉆架,在采場鑿巖巷內以垂直扇形向上鑿巖,孔徑60mm,距離礦房最小抵抗線為1.5m左右,切槽為1.2m;深孔鑿巖設備使用K1122型潛孔鉆機,孔徑80mm,最小抵抗線約為2.4~3.1m。爆破時,首先采取切槽爆破,然后以切槽為自由面再采用礦房爆破。
2.懸頂成因
2.1漏斗懸頂成因
(1)以前由于施工技術的限制,中孔施工孔徑較小,但是藥卷直徑偏大,導致匹配不合理,所以會產生爆破不徹底而產生懸頂現象。有時是由于施工后,沒有立即裝藥爆破,導致鉆孔變形嚴重或者孔內有臺階,阻礙了裝藥,導致裝不進炸藥或者炸藥沒有裝進鉆孔底部,最終形成懸頂[1]。
(2)爆破技術人員在裝藥時,主副手協(xié)調不好,會經常把炮孔段數搞錯,導致鉆孔外部先爆破,內部后爆破,導致懸頂現象。
2.2切槽懸頂成因
(1)在采準巷道施工過程中,有些工程會施工不到位,導致巷道斷面不標準。例如450采場斷面較小,原本2.5m×2.0m的斷面,卻按2.0m×1.5m的斷面施工,而擴井爆破作業(yè)規(guī)范是按原規(guī)格斷面設計的,這樣爆破后就會導致部分懸頂。
(2)測量放中孔的排位方位時,測量的方位與設計方位誤差較大,有時在爆破施工時,鉆孔與排面設計方位有較大誤差,或者施工時鉆孔排面傾角過大,這都會導致鉆孔孔底排距增大而導致懸頂。
(3)爆破參數設計不合理。在做鉆孔排位設計時,沒有嚴格按照設計參數,或者設計參數沒有按照礦巖性質進行確定,導致施工排距和孔底距過大。或者爆破設計參數沒有按照不同的礦巖性質來確定合理的孔深、孔距、裝藥量等參數,導致產生懸頂。
2.3礦房懸頂成因
(1)在采準巷道施工時,有些工程斷面施工不合理,例如切槽高度過低,也會引起巷道懸頂。
(2)參數設計不合理。如450-2采場,該采場底部為大理巖,上部為礦石,大理巖比礦石堅硬,那么設計時,孔口充填深度就應該較小。但是原設計中孔口充填深度反而較大,結果導致孔口爆破不充分,形成了通常所說的喇叭口懸頂[2]。
(3)測量放排位點的數據和炮孔施工的數據誤差大,導致孔底排距過大,從而導致懸頂。
(4)中孔施工質量不符合要求,造成懸頂現象。例如三中段19線、21線間柱爆破時,很多中孔都按照施工設計的要求施工,導致施工不到位或者鉆孔嚴重變形,致使炸藥裝不進去,最后導致450水平右翼采場158米水平處出現懸頂。
3.懸頂防治措施
3.1治理漏斗懸頂措施
(1)采用束狀大孔處理法。如果漏斗懸頂厚度不大,這時可使用束狀大孔處理法。首先在耙道一端垂直于耙道施工大孔硐室,然后再沿耙道方向向懸頂部位施工大孔;如果不具備施工條件,那么就要在耙道里向懸頂部位施工上向束狀大孔,緊接著進行爆破作業(yè)。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施工工程量小,缺點是安全性較差,施工時必須要采取防止兩側漏斗礦石滑下的安全措施。
(2)中孔處理法。如果漏斗懸頂厚度很大,就不能采取上述方法,這時可以采取在漏斗內補充中孔的方法,然后進行爆破,處理懸頂。具體步驟如下:先施工4~5個鉆孔用來確定實際懸頂高度、大小,繼而依次施工其余的中孔,最后采用非電微差爆破技術。該方法的有點是施工簡單,省時,耗費小,缺點是有一定的危險性。
3.2治理切槽懸頂措施
(1)采用多排同段爆破處理法。當切槽懸頂厚度不大于3m時,在緊鄰切槽位置施工3~5排鉆孔,然后采用排間微差起爆方式對切槽進行微差爆破,依靠這種多排爆破的疊加爆炸應力來將懸頂礦石沖擊破碎。這種方法尤其適合于處理3m以下的切槽懸頂,該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施工簡便、安全性高、效果好。
(2)束狀大孔處理法。如果切槽懸頂位置較高并且懸頂厚度也比較大,或者即使懸頂位置較低但是采空區(qū)內有頂板大面積垮落的危險,這時就需要采用束狀大孔處理法,在懸頂采場的上中段運輸巷或穿脈巷內施工大孔硐室( 3m×3m×3m) ,然后使用K1122型淺孔鉆機向懸頂部位施工下向的束狀深孔,排距為3m,孔底距一般為2.0~3m。鉆孔的排數及孔數要根據現場情況來確定。一般情況是先施工2~3個深孔,用來確定采空區(qū)的位置,然后再確定出孔深、傾角和方位角。當施工完畢全部鉆孔后進行同段起爆。
3.3治理礦房懸頂措施
(1)束狀大孔處理法。當礦房懸頂位置較高并且懸頂厚度特別大時,或者即使懸頂位置較低但是采空區(qū)內有頂板大面積垮落的危險,一般采用此方法來處理。具體步驟與束狀大孔處理切槽懸頂的步驟基本相同。
(2)中孔處理法。當礦房懸頂厚度較大,但距離底板不超過5m時,可以采用此方法。具體操作步驟與中深孔處理切槽懸頂的操作步驟基本相同。
(3)淺孔處理法。該方法一般適合于礦房懸頂厚度不大,而且位置較高,礦房寬度不大,現場不具備使用深孔或者中深孔施工的條件,這時可以采用淺孔處理法,具體施工步驟與淺孔處理切槽懸頂基本相同。 [科]
【參考文獻】
[1]陶頌霖.爆破工程[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79.
[2]解世俊.金屬礦床地下開采[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