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柱,吳亞西,王英俊
(國營新民市機械林場,遼寧 沈陽 110300)
楊樹是遼寧中部平原主栽樹種,國營新民市機械林場地處遼河沖積平原,土層深厚,沙質(zhì)壤土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土壤酸堿度適宜,楊樹栽培實踐證明,國營新民市機械林場地理環(huán)境和土壤立地條件均適宜發(fā)展楊樹。
國營新民市機械林場現(xiàn)有速生楊面積8 333.33 hm2,總立木蓄積量達到56.98萬 m3,其中,成過熟林面積1 760hm2,立木蓄積25.86萬 m3,幼林地面積為1 860hm2,立木蓄積為1.44萬 m3。楊樹產(chǎn)業(yè)是國營新民市林場支柱性產(chǎn)業(yè),也為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根據(jù)歷年營林技術的積累,現(xiàn)將楊樹造林技術作一概括性的總結。
種苗是營造速生豐產(chǎn)林最重要的物質(zhì)基礎,是林木速生豐產(chǎn)的前提。苗木品種好壞、質(zhì)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和林木的生長速度。凡是采用良種壯苗的林分,造林后苗木扎根早、生長迅速,對立地條件的適應性以及對雜草、干旱、霜凍、病蟲害的抗御能力均比未經(jīng)選育的楊樹好,它具有成林早、速生性明顯,單位面積立木蓄積量高,有利于達到速生豐產(chǎn)的目的特點。
苗圃地的經(jīng)營條件和自然條件好壞直接影響苗木的產(chǎn)量、質(zhì)量和育苗成本。因此,在建立苗圃時,應認真慎重地選擇,以免由于選擇不良,給育苗工作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尤其對使用年限較長,面積較大的固定苗圃更要考慮周全。
苗圃地應選擇在交通便利、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地段上。如有風口則必須在向風一側(cè)營造防風林帶。苗圃地的土壤最好是沖積土中的壤土和砂壤土,土壤容重小于1.3g·cm-3,土層厚度應在1m以上,地下水位在1.5m以下,土壤有效層的含鹽量平均不超過0.2%。
扦插前對圃地先行整地,首先清除地表樹根、石塊等雜物,最好進行秋季翻耙25~30cm,翌年春季土壤化凍后進行起壟作業(yè),在起壟時集中施腐熟糞肥4.5萬kg·hm-2并施入土壤消毒和殺蟲劑,徹底殺滅土壤中病蟲害。在遼寧中部平原,楊樹育苗普遍采用大壟單行,每壟扦插一行的壟作育苗方式,行距60~70cm(壟間距離),株距15~20cm,每666.67m2可扦插5 000株左右。
1.3.1 種條采集 北方地區(qū)以秋季落葉后采集種條適宜。采后進行越冬貯藏。其方法是在室外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溝,溝深1m,寬2m,長度可以根據(jù)種條多少來定,溝底先鋪5cm厚濕沙,種條和沙層厚度各為10~15cm,分層裝至距地面30cm左右,其上覆蓋濕沙50cm左右。中間要留通氣孔,翌年3-4月份氣溫回升時取出種條以供剪穗用。
1.3.2 插穗剪取 插穗剪取以枝條中部較為飽滿芽最好,盡量選取中段芽子較大的部分作為插穗,有利于扦插的成活率和生長量。剪取插穗時根據(jù)土壤的水分因地制宜,較好水分條件下插穗長度可剪取13cm長,水分較差條件可剪取15~18cm長;插穗的粗度以1.0~1.5cm直徑比較合適。
1.3.3 插穗生根處理 水浸催根方法。扦插前用清水浸泡插穗,可以溶解或稀釋抑制物質(zhì),促進扦插的皮部生根,插穗吸足水分有利于提高抗旱能力,用清水浸泡2~3d,每天換1次水,而對于難生根樹種如毛白楊、新疆楊等需浸泡5~7d后才能進行扦插。
1.3.4 沙藏催根法 插穗經(jīng)過沙藏處理,可以軟化插穗皮部,在插穗剪口兩端產(chǎn)生愈傷組織,根原基得到分化,扦插后會縮短田間生根所需時間,從而克服了北方地區(qū)回春晚、5月份氣溫高和過于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提高扦插成活率。
1.3.5 扦插方法 扦插時間要在春季芽開始萌動之前當土溫達到10℃左右時進行,青楊派應先扦插,黑楊派相比之下可尚晚一些。
扦插方式主要用人工扦插,在土壤濕度較小的情況下,扦插時可先行灌足底水,等水分下沉后,土壤不黏時及時扦插,插穗上切口與壟面平齊或低于壟面。
1.3.6 扦插苗管理 這段時間主要是防止圃地土壤缺水,扦插后即灌透水1次,此后根據(jù)苗圃土壤干濕狀況,進行灌溉,在國營新民市機械林場速生楊林地的粉沙壤上,一般每10d澆灌一次,在沙質(zhì)黏壤土上可根據(jù)土壤墑情每隔15d澆灌一次透水。澆水后要注意保持土壤墑情,可及時鏟趟保持土壤水分。
(1)幼苗期管理。此期楊樹插穗已生根,能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可考慮適量追肥,可在6月下旬追施尿素150~225kg·hm-2;配合施肥要進行澆灌,促進肥料溶解吸收,在此期間,要及時松土,除草。當苗高長到25cm左右時及時定株,除掉插穗萌發(fā)的叢生嫩枝,選留1個枝干通直、生長勢最好的枝條。
(2)速生期管理。在7月中旬,施尿素300~400kg·hm-2。要避免追肥過晚,木質(zhì)化程度不好的現(xiàn)象,灌水要因地制宜,如果土壤墑情不好要及時灌水,當土壤墑情過濕時要及時排澇,結合除草作業(yè),進行抺芽打杈。
(3)苗木硬化期管理。這段時期要嚴格控制肥水,防止陡長影響苗木質(zhì)化,除非遇到嚴重的秋旱,葉片出現(xiàn)缺水癥狀時,可適量澆水。
1.3.7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時應注意應達到地上部枝條健壯、成熟度好、芽飽滿、根系健全、有較粗的主側(cè)根系、無病蟲危害損傷等標準,起苗時間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進行,起苗深度要依樹種的根系分布規(guī)律而定,宜深不宜淺,過淺易傷根。
起苗后即進行苗木質(zhì)量分級,標記品種名稱,嚴防混雜。
密度決定單株營養(yǎng)面積,決定單位面積產(chǎn)量和效益,因此密度是營造楊樹速生豐產(chǎn)林最為重要的技術關鍵。
根據(jù)國際楊樹委員會把楊樹栽培密度分為6級:1級,極密,單株營養(yǎng)面積小于10m2;2級,密,單株營養(yǎng)面積為10~25m2;3級,中密,單株營養(yǎng)面積為25~35m2;4級,常密,單株營養(yǎng)面積為35~45m2;5級,稀,單株營養(yǎng)面積為45~60m2,6級,極稀,單株營養(yǎng)面積大于60m2。
2.2.1 細致整地 整地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zhì),較為科學的整地方式是全面整地,即翻耙40cm深度,去除伐根和樹樁,揀除有礙于栽樹的粗質(zhì)雜物,然后鎮(zhèn)壓一遍。
2.2.2 打點挖坑 按既定的設計密度用白灰打點,為保樹行縱橫成90°角,可用測樹羅盤、測桿、測繩等工具,保證測點間的準直株行距,標準規(guī)范的株行距。
挖坑時要注意樹坑尺寸大小一致,根據(jù)遼寧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在新民機械林場2000年栽培楊樹速生豐產(chǎn)示范林的經(jīng)驗,樹坑規(guī)格坑口徑50cm,樹坑深70cm。
2.2.3 篩選壯苗浸水并進行根樁苗造林 清水浸苗,可把成捆楊樹苗放到最好有流動淡水的水渠或河流中浸泡3d左右,保證楊樹苗吸足水分,也可用井水集中噴濕保濕3d,栽植時隨栽隨取,不可暴露空氣中太久時間。
選取壯苗,壯苗標準一般定為,美洲黑楊、歐美楊類根樁地徑要大于2.0cm以上,其他楊樹品種要大于1.5cm以上,根系完整、無劈裂傷、無病蟲害、根樁高度達25~30cm。起苗時要對苗木進行篩選分級,在造林前要指定專人對苗木還要進行復選和修根,對側(cè)根過長需用枝剪修除,保留35~45cm長的側(cè)根較為合適。
2.2.4 掌握好合適的栽樹時間 栽植時間分兩個季節(jié),分春季和秋季栽樹,春季栽樹的時間是在土壤化凍后的4月上、中旬,秋季是在11月初前后。實驗結果表明,楊樹秋季造林效果明顯好于春季造林。
2.2.5 栽樹方法 將樹苗放到樹坑中央,扶正培土,當土埋到半坑時,雙腳踩實,再進行第2次培土,再踩實,最后培土稍高于根際3~4cm。
(1)澆灌透水。楊樹定植后,可實行分次澆水,多次澆足,澆水要緩慢,讓水分滲透到土壤中,坑內(nèi)水分要達到防飽和,澆水要設專人負責,并落實好目標責任制,并做澆水質(zhì)量檢查,對少澆、沒澆透的樹坑及時做好標記,及時進行補澆。
(2)虛土覆蓋。待水分下沉入土,表面不積水時,在樹坑表面用稍干一些的細土覆蓋整個樹盤,最好覆土厚度不小于8cm,在風沙嚴重地區(qū)秋季造林,需要培土堆,翌年春季土壤化凍時把土堆撤掉。
林間管理的任務主要有兩項,主要涉及土壤培肥管理和林木管理。
土壤培肥的目的是防止地力衰退,提高土壤肥力,增強地力,改善土壤水、肥、氣、熱、微生物酶活性等肥力因素,為楊樹速生豐產(chǎn)提供土壤肥力基礎保障。
林糧間作技術的基本條件是實施寬行距造林配制,實行大徑材培育目標,可進行連續(xù)多年的林糧間作和土壤培肥。
在行距設計成4~8m的條件下,可間種農(nóng)作物3年,第一年因楊樹苗較矮,最好間種矮棵作物,如大豆、花生豆科類作物,不但不遮樹,而且能明顯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水平,從第2年起可種高棵作物,遼寧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的試驗結果表明,間種玉米相比其他作物效果明顯,這是因為種植玉米的氮、磷、鉀的肥料配合比例及單位面積的施肥量,能夠滿足楊樹速生期對肥料元素種類和肥量的需求。因此楊樹寬行造林和林糧間種是楊樹速生豐產(chǎn)的必要條件。
楊樹速生豐產(chǎn)林和林地管理,第一年至少除草3次,第2年和第3年要保持鏟地和除草2次,保持林地無雜草。
林地的中耕翻耙作業(yè)是在林地間種結束后進行,也可以看做是松土和除草的繼續(xù),翻耙不僅能清除雜草,而且還能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熟化速度,提高土壤貯藏自然降水的能力,樹葉被翻入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可在樹行間用機械深翻并用圓盤伐耙將土伐耙碎。這項工作每年要進行一次,作業(yè)時間可選在樹木生長停止期進行。
關于定量補水的問題,據(jù)有關資料分析,楊樹速生豐產(chǎn)林年供水理論下限是800mm(包括降水量),每年至少灌溉3~4次,灌水量(t·hm-2)=10 000×(田間持水量-當時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量×預定濕潤層厚度。例如:林地土壤容重為1.43g·cm-3,田間持水量為23.92%,當時土壤含水率15%,濕潤層厚為1m,則其灌溉量=10 000×1.43×1×(0.239 2-0.15)=1 275.6t·hm-2。
采用根樁苗造林,當年從根樁上能萌發(fā)數(shù)個枝條,由于枝條頂端優(yōu)勢控制,通常根樁上的剪口部位下端能萌發(fā)5~6個新生枝,其中,第1~3個芽抽生的枝較壯且較長,可選取其中的一個最壯并抽生最長的一枝條,作為中央領導枝培養(yǎng)成主干,其余枝條全部去除。
第2年春天幼樹主干上著生的葉芽都會抽生新條,當其伸長到5~8cm時,將干高2/3處以下的所有萌生枝用手全部捋掉,留取以上1/3萌枝構成樹冠。
從第3年開始凡是從傷口或剪口新萌生的枝條一律剪除,以免萌枝不及時去除,在傷口部位形成萌枝樹疙瘩,產(chǎn)生樹干不通直,死節(jié)子和活節(jié)子較多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木材質(zhì)量和經(jīng)濟效益。
據(jù)遼寧省林業(yè)學研究院的試驗效果表明,速生楊的修枝在第3、5、7年時每隔2年修去1輪側(cè)枝,修枝強度控制在1/3~1/2樹高之間。修枝季節(jié)可安排在楊樹生長的休眠期,即晚秋和春季樹液流動之前完成。修枝的目標是為了達到樹干10m以上通直無節(jié)無疤痕。
[1]鄭世諧.楊樹速生豐產(chǎn)栽培技術問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鄭世諧.楊樹豐產(chǎn)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3]國家林業(yè)局速生豐產(chǎn)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管理辦公室.楊樹速生豐產(chǎn)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4]王勝東,楊志巖.遼寧楊樹[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