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荒田
什么是人的“天性”?我以為它具備以下的品質:1.自然而然存在的;2.在理性思考之前就出現(xiàn)的;3.遇到外力干預,首先作出的反應。諸如:水往低處流,瓜熟蒂落,嬰孩餓時啼哭,兒童愛受夸獎,女人愛被愛,這些都是。人不是不能違反“天性”,但一如逆水行舟,一如變性,吃力未必討好。
人的“天性”之一,是對異見的抗拒。不喜歡和自己相反的意見,如果不算普遍的天性,也是多數(shù)人難以幸免的共性,老人家尤其如此。對此,我有親身體會。那天,打電話問候遠方一位朋友,向來和他交情不錯,這“不錯”,主要是指“同氣相應”,即在對世事以及對一些人的意見不謀而合。但這回圍繞家鄉(xiāng)一樁文化事件,展開激烈的辯論,彼此把客氣、包容拋到爪哇國去,非要爭個水落石出。一個小時過去,唇干舌燥之余,很是氣悶,我首先鳴金收兵?;氐郊遥钡揭雇砭蛯?,心口都堵得慌,起初以為心臟有恙,再想,是心火,它來自白天的辯論。輾轉反側時,生朋友的氣愈演愈烈,此公何其偏狹!難道一首詩只能有一種解釋嗎?難道質疑定規(guī)便是大逆不道?難道你忘記文革的教訓?不可理喻!我早就明白了兩條世故:一曰所謂通過辯論說服對方,如果對方已成年或進入老年,那是空想;二曰辯論永遠是自說自話,人家何曾仔細聽你的陳述?然而今天熱血澎湃起來,竟當了“天性”的俘虜,企圖以言辭征服成見比我還頑固的朋友。事后也難以釋懷。
不但我等小人物,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也曾在這方面出洋相。這位歷盡坎坷的天才,晚年被貶到江北瓜州時,自以為看透人生,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沒想到佛印禪師讀了以后,批了兩個字,托書僮帶給正等候贊美的蘇東坡。蘇東坡看到“放屁”兩字,差點氣昏。立即坐船到金山寺,沖進里面問罪:“即使我的詩不好,你也不能惡語傷人!”禪師笑道:你不是自夸“八風吹不動”嗎?怎么一個“屁”字就把你氣得過江來吵架?“八風”指的是人生必然具備的八種心境: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但凡“負面”來襲,人的第一個反應并非聞之即喜。為此,洋諺語這般應對:每一塊批評的“三文治”都夾上“贊美”的火腿。
那次和友人爭吵后,我冷靜下來,回溯多久沒和人家爭論過,被人家指斥、諷刺、譏笑過?很久很久了,久到記不起“上一次”是怎么一回事了。心境太平,日子順溜,同時,心嬌貴了,虛弱了,受不住純粹的駁難了。這種爭論,放在年輕時光,該不會那么介意,吵完便忘記。然而在缺乏自信和耐性的老年,正常不過的過招,成了攪亂心湖的怪風。
如果沒有上述反省,我下一步將是什么呢?可能牢記朋友的不是,要么寫信逐一駁斥其謬論,要么打電話給共同的朋友,把對方的“不是”一一渲染、放大,讓他成為遭受一致排斥的公敵。
為什么老人會把正常的辯論看成“冒犯”,急于作出還擊呢?可能有以下的理由:一,過分的自尊,認為人家不贊同自己的主張,就是看不起,就是對自己的名譽和地位的挑戰(zhàn)。二,過分的偏狹,有些人無法把“意見不同”視為日常生活的必然現(xiàn)象,反而肆意作出負面的引伸,從而得出對方“故意給自己難堪”的結論,下一步便是報復。三,過分的自以為是。長期來極少聽到反面意見,卻不間斷地接受贊譽,形成了“高人一等”的錯覺。
一番痛徹的自我檢討之后,對朋友不再懷恨,那次辯論也漸漸忘記干凈,言歸于好。由此,想起更加嚴峻的問題:作為一介退休老人,此類記仇所造成的危害,再大只波及不多的朋友。如果成了大人物呢,我會把反對我和“反對整個權威”混為一談,那樣后果就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