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見她時,她還小,幾乎站不穩(wěn),但她堅持不要他人扶的倔強模樣實在是可愛到讓人無法忘懷。她扶著墻一步一步地挪動,她的母親在不遠處喚著她的乳名,她咯咯笑著跑了過去,那兩個小小的梨渦也伴著她的笑漾了起來。
然后,她摔倒了,哭得好不凄慘。媽媽嚇得趕過來抱起她,嘴里“哦哦”地哄著,這才止住了她的哭聲。
第二次看見她時,她不但能走了,還能拿筆了。趁著家人不在,她拿著媽媽買的彩筆,看著哥哥的數(shù)學(xué)書,在墻上寫著“1,2,3……”字越寫越大,越寫越丑。她不高興了,將筆隨處一扔,然后捧著數(shù)學(xué)書看了起來。她還不認識漢字,但她能看懂畫。
“呀。”她奶生奶氣地叫了一聲,然后又拿起了筆,臨摹著數(shù)學(xué)書上的小女孩。
家人回來后,看見慘不忍睹的墻和那張掛著認真的小臉,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第三次看見她時,她正悶悶不樂地一個人玩泥巴,原來她多了一個妹妹。家人告訴她:從今以后你就是姐姐了,姐姐要照顧妹妹,要讓著妹妹,要……她認真地打斷家人:我要做妹妹。媽媽笑了:那怎么行,你是先生出來的。
她哭了:媽媽壞,不先生妹妹,偏要先生我。然后就跑了出去。
她邊摳泥巴邊自言自語:壞妹妹,玩具絕對不給你。
第四次看見她時,她上小學(xué)了,背著紅彤彤的書包,在妹妹面前臭屁地炫耀了一番,頂著妹妹艷羨的眼神,神氣地去上學(xué)了。她看見老師打招呼,看見同學(xué)揮揮手,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她成為老師眼中的乖學(xué)生,同學(xué)眼中的乖女孩。然后她就自以為自己是完美的了。
第五次看見她時,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些以前沒有的東西。原來她已是一名高中生了,學(xué)業(yè)一下子重了好多。
她突然發(fā)現(xiàn),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有那么多,比自己完美的人多到用“多”來形容已經(jīng)不夠了。
她對人生也有了新的感悟。
她不再單純得如孩子一般臉上掛的永遠是笑。
她開始一個人神傷、一個人哭、一個人冥想、一個人想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
她已經(jīng)長大了。時光翩躚,十幾年轉(zhuǎn)瞬即逝,她終于明白了自己已不是那個喜歡笑和鬧的孩子。
然后,我醒了。
再見,孩子。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