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嫻
新生兒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系統(tǒng)原發(fā)或繼發(fā)性因素導致通氣和/或換氣功能異常,發(fā)生低氧和/或高碳酸血癥的疾病。此時,動脈血氧分壓≤50 mm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50 mm-Hg[1],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兒常見的急重癥,病死率高,因此及時使用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呼吸機在新生兒呼吸功能發(fā)生衰竭時,能有效地改善通氣和換氣功能,減輕呼吸肌做工,保持呼吸道通暢,從而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本組對25 例新生兒疾病應用呼吸機經過正確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 資料 2008 年12 月~2010 年9 月,我科救治患者25例,其中早產兒原發(fā)性呼吸暫停6 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7例,新生兒窒息7 例,肺出血2 例,胎糞吸入綜合癥3 例。
1.2 護理方法
1.2.1 備齊用物 備好呼吸機、電源、氧氣接頭、消毒好的管路、模肺、簡易呼吸氣囊、氣管插管及喉鏡等,將無菌蒸餾水加入濕化器中,設定溫度為33℃~35℃。
1.2.2 操作 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者,應清理呼吸道,加壓給氧?;純喝⊙雠P位,肩部墊高,頭低位,協(xié)助醫(yī)生插管。插管后,邊固定插管位置,邊加壓給氧,同時觀察胸廓起伏情況,聽兩肺呼吸音是否相同,然后協(xié)助醫(yī)生用蝶形膠布固定好氣管插管,打開呼吸機,調整好參數(shù)后接于患兒。
1.2.3 護理 (1)常規(guī)監(jiān)測動脈血氣。(2)患兒床旁備有簡易呼吸氣囊及吸痰裝置,且性能良好。(3)保持呼吸道通暢:①氣道濕化:良好的氣道濕化,有利于痰液的稀釋及排出,防止痰痂的形成。蒸汽加溫濕化,將無菌蒸餾水加于濕化器內,水溫在50℃左右,吸入氣體的溫度在35℃~37℃,濕度在60%~70%。②吸痰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插管后護理的關鍵,必須隨時進行吸痰,吸痰時動作要輕、穩(wěn)、準、快,避免損傷黏膜。正確有效的吸痰應取仰臥位,墊高肩部2~2.5 cm,使頭部稍微后傾,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吸痰管的外徑不超過氣管導管內徑的1/2,并有側孔。要2 人操作,其中1 人吸痰,1人協(xié)助。吸痰者右手戴無菌手套后持吸痰管,左手持吸痰管開關部分,助手復蘇氣囊加壓給氧,氣道濕化,翻身,拍背及分開氣管插管和呼吸機接口。調節(jié)吸痰壓力在8~13.3 kPa 之間,吸痰時間一般不超過10 s,以免發(fā)生缺氧。吸引次數(shù)不宜過多,插入吸痰管深度不要超過導管和接頭總長度1 cm 為宜[2],若吸痰管插入遇到阻力,患兒出現(xiàn)咳嗽樣反應時,先后退1 cm 再吸引[3]。(4)預防繼發(fā)感染:①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時通風,病房每日空氣消毒2 次,每次1 h。②吸痰時,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③加強皮膚、眼睛、口腔的護理。④呼吸機管道每周更換消毒1 次。(5)嚴防人工氣道移位及意外拔管。新生兒經口插管時較難固定,極易移位及滑脫,特別是經人工氣道吸痰時。因此吸痰時最好2 人配合操作,新生兒躁動時,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劑,必要時使用約束帶。(6)嚴格掌握各種報警的意義,保證患者的安全:①電源插頭脫落,重新連接;②停電時,迅速至患者床旁脫機,使用簡易呼吸機人工給氧,嚴密監(jiān)控;③對于一些無法查明的原因,立即用人工簡易呼吸機或更換另一臺呼吸機。(7)其他:①搬動患兒時應注意先脫機后搬動,防止管道扭曲或牽拉致氣管插管脫出;②觀察并發(fā)癥,有異常時及時通知醫(yī)生;③嚴密觀察病情,注意觀察呼吸、心率、體溫及尿量的變化。觀察呼吸機參數(shù)的變化及患兒對機械通氣的反應,并做好記錄。使用呼吸機后,患兒表現(xiàn)安靜,呼吸平穩(wěn),缺氧表現(xiàn)減輕或消失,意識清醒,證明通氣適宜。反之,則通氣不足。管道漏氣或堵塞,尋找原因及時處理;④嚴格床旁交接班,交待生命體征、氣管導管大小、插入氣管深度、呼吸機各參數(shù)并有記錄。
1.2.4 撤機護理 患兒病情改善,自主呼吸穩(wěn)定,咳嗽及排痰有力,能耐受吸痰,血壓及心率穩(wěn)定,用氧濃度≤40%、PIP≤15~16 cmH2O,PEEP≤5 cmH2O,血氣正常,酸堿失衡及水、電解質紊亂已糾正,可遵醫(yī)囑拔出氣管插管。(1)撤機前遵醫(yī)囑用藥,并停用鎮(zhèn)靜及抑制呼吸的藥物。(2)拔管前徹底吸盡鼻、咽及口腔分泌物。(3)拔管后用頭罩吸氧,密切觀察呼吸變化。(4)拔管后每2 h 進行霧化吸入1 次,酌情連用2~3次。(5)呼吸機備用狀態(tài),置于床旁,準備好氣管插管用物,以備隨時重新插管。
1.2.5 呼吸機的消毒 定期清潔消毒氣路管道。(1)浸泡消毒,如泡騰片。(2)對硅膠氣路管道用高溫、高壓消毒。(3)用環(huán)氧乙烷氣體熏蒸消毒。
本組25 例患者,16 例治愈,5 例因經濟原因放棄治療,4例原發(fā)病死亡。
本組研究顯示,因護理不當引起脫管1 例,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操作者違反操作原則,翻身時未先安置好各種管路,牽拉使管道滑脫。(2)巡視不仔細,未及時測量氣管插管外露部分的長度。(3)未用固定氣管插管的專用膠布。該患兒在吸痰、復蘇氣囊加壓呼吸處理后重新插管,患兒雖安全度過了危險期,但因護理不當給患者增加了痛苦。因此,護理人員一定要掌握呼吸機的操作原則,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處理。
[1] 宋韶鳴,邵肖梅.實用新生兒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78.
[2] 章亞平,張宏娟.新生兒機械通氣治療[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18-233.
[3] 徐潤華,徐桂榮.現(xiàn)代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