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均
(江蘇省漣水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223400)
淺表性胃炎是消化內(nèi)科的常見疾病,嚴重危害人們的消化吸收功能,給生產(chǎn)生活帶來諸多影響。本人近幾年用針刺配合隔姜灸治療該病,并與單純服用香砂養(yǎng)胃丸作比較,現(xiàn)報告如下。
患者均來自本院門診,都經(jīng)胃鏡確診為淺表性胃炎。治療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齡最大73歲,最小24歲;病程最長15年,最短3個月。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最大70歲,最小25歲;病程最長20年,最短半年。兩組在病程、男女比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取中脘、下脘、建里、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脾俞、胃俞穴。選用0.30 mm×40 mm針灸針,直刺1.2~1.5寸,施行提插捻轉(zhuǎn),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法,留針30 min。中脘、下脘、足三里接G6805電針儀,使用連續(xù)波。起針后在中脘、胃俞、脾俞、建里、下脘行隔姜灸,用2 mm厚姜片,針刺小孔若干,放上大艾炷,點燃后如感到灼痛可適當提高姜片,每穴各灸 5壯。10 d為1個療程,休息3 d,再進行下1個療程。
口服香砂養(yǎng)胃丸,每次3 g,每日3次。20 d為1個療程。休息1星期再進行第2個療程治療。
臨床治愈:癥狀消失;胃鏡檢查示病變部位黏膜修復(fù)較好。
好轉(zhuǎn):主要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胃鏡復(fù)查示黏膜炎癥減輕,范圍縮小,或炎癥好轉(zhuǎn),胃酸分泌或膽汁返流改善。
無效:未能達到好轉(zhuǎn)標準而又未惡化、未加重者。
治療組53例,臨床治愈28例,占52.9%;好轉(zhuǎn)20例,占37.7%;無效5例,占9.4%。對照組40例,臨床治愈18例,占45.0%;好轉(zhuǎn)15例,占37.5%;無效7例,占17.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表明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
患者,男,64歲,退休教師,2009年10月9日在我院消化科門診,胃鏡確診為淺表性胃炎,西藥治療1個月,效果不明顯,患者要求針灸治療。于2009年11月26日來我科門診,患者胃脘脹痛半年,嘔吐清水,胃部冷痛,喜熱飲,小便清長,便溏,舌淡苔薄白,脈沉緊。中醫(yī)辨證為寒凝氣滯、胃失和降之胃痛。取中脘、建里、足三里、胃俞、脾俞、三陰交穴,針刺后,中脘、建里、足三里、胃俞施以隔姜灸。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癥狀基本消失,休息3 d,鞏固治療1個療程,用穴及治療方法不變。2個療程后,患者癥狀消失。2010年1月胃鏡復(fù)查示胃黏膜未見到糜爛或炎性表現(xiàn)。半年后回訪,未復(fù)發(fā)。符合臨床治愈標準。
慢性淺表性胃炎以脘腹脹痛為主癥,胃鏡可以明確診斷,可見不同程度糜爛或出血。中醫(yī)學將本病歸納為“胃痛”或“痞滿”范疇,為胃氣郁滯所致,臨床上常見以寒凝氣滯、脾胃不和癥為主。治療以和胃理氣為原則,本研究以口服中成藥香砂養(yǎng)胃丸為對照組,取其和胃理氣止痛之用。治療組選用胃募腑會中脘,胃腑下合穴足三里,及下脘、建里、三陰交、陰陵泉、脾俞、胃俞。用隔姜灸中脘、下脘、建里、脾俞、胃俞,共奏溫經(jīng)暖胃散寒、健脾益胃、理氣和胃之效。曾有報道胃鏡下觀察針刺足三里、中脘穴,發(fā)現(xiàn)有明顯增強胃蠕動和增加胃酸分泌的作用。本研究顯示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總有效率優(yōu)于中成藥香砂養(yǎng)胃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