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 “詩史”說文化成因的三維探溯

2013-04-06 04:34:31胡睿臻
關(guān)鍵詞:詩史史學詩學

胡睿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北京102488)

“詩史”說是中國古代詩學批評和史學研究中富有特色的觀念之一。它的產(chǎn)生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的整體特點,追溯到由此決定的詩學、史學的特點,也可追溯到特定時期的詩學思潮和史學實際。這里就試圖運用文化還原的方法,從三個方面追溯“詩史”說的文化成因,以明確它之所以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文化起點和文化邏輯。

一、詩可兼史的文化根源

儒家學說崇尚先王之道,主張依據(jù)先王之道修身、齊家、治國。先王已逝,但先王之道通過文獻保存下來。孔子非常重視文獻記載、整理和學習,他使六經(jīng)成為儒家的經(jīng)典,成為繼承、傳播、學習儒家之道的載體。六經(jīng)在修身治世方面各有側(cè)重,但在道之為一的意義上,彼此相通。這種文化特征,輾轉(zhuǎn)表述為不同的命題,最終形成了“六經(jīng)皆史”說。六經(jīng)一體的觀念,是詩與史能夠混同,形成“詩史”說的深層文化原因。

它首先體現(xiàn)為“六經(jīng)載道”?!肚f子》雖然是道家的著作,但《天下》篇表明了“道見于經(jīng)”的觀點:“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于本數(shù),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其明而在數(shù)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薄盾髯印と逍А氛J為天下之道、百王之道集中于圣人,《詩》、《書》、《禮》、《樂》、《春秋》分別體現(xiàn)了圣人的 “志”、 “事”、 “行”、 “和”、“微”,其實也是道的體現(xiàn)?!痘茨献印ぬ┳逵枴氛J為“五行異氣而皆適調(diào),六藝異科而皆同道”,它們各有特點和缺陷,但“圣人兼用而財制之”,依道治世的旨歸是一致的。持有相似觀點的還有《太史公自序》與《漢書·藝文志》。雖然他們都指出六經(jīng)功能不同、側(cè)重點有異,但在實現(xiàn)帝王之道的意義上是相通的。在特定的需要下,人們可能忽略它們之間的差異,關(guān)注它們共通的一面。

其次體現(xiàn)為“六經(jīng)為政”。儒家學說不看重道的形而上思辨層面,而主張在道的指導下治理社會。因此六經(jīng)更具有政治實用價值,指導統(tǒng)治者從不同方面達到平治天下的目的。 《史記·滑稽列傳》說:“孔子曰:‘六藝于治一也?!抖Y》以節(jié)人,《樂》以發(fā)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 《春秋》以義?!?《荀子·榮辱》認為“先王之道,仁義之統(tǒng), 《詩》、 《書》、《禮》、《樂》之分”,是“為天下生民之屬長慮顧后而保萬世”,成功地運用它們就能達到“治情則利”,“為名則榮”,“以群則和”,“以獨則足樂”的政治效果。后來《程氏遺書》甚至說:“《詩》、《書》載道之文,《春秋》圣人之用?!对姟?、《書》如藥方,《春秋》如用藥治疾。”[1]這都表明,六經(jīng)在社會治理上所起的作用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它們作為廣義的文,重要是能夠起到實際的政治作用,文體之間的區(qū)別無足輕重。這就是中國古代以治世為目標與中心的文治文化邏輯。它也是“詩史”說得以產(chǎn)生的思想淵源之一。

儒家治理社會、踐行道的任務由君子來承擔。由于前兩個原因,六經(jīng)是培養(yǎng)政治人才必須的教育內(nèi)容。在培養(yǎng)君子的才德方面,六經(jīng)的目的和作用也是一致的。這可以稱為“教以六藝”。《周禮·保氏》中的六藝指書、禮、樂、射、馭、數(shù);孔子的四教是文、行、忠、信;他認為君子之德“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2]104。在孔子及以前,經(jīng)典文獻只是教育的部分內(nèi)容,君子的許多才能品德要通過實踐培養(yǎng)??鬃拥恼恚谷墨I經(jīng)典化,教育的內(nèi)容開始向經(jīng)典傾斜;于是到了荀子《勸學》,學習的內(nèi)容就專指五經(jīng),《史記》也托孔子之口,把六經(jīng)當作了“六藝”?!抖Y記》和《春秋繁露》繼承了荀子的觀點,認為六經(jīng)從不同方面培養(yǎng)君子之德:“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3];“《詩》《書》序其志,《禮》 《樂》純其美,《易》 《春秋》明其知”[4]。這種觀念也是“詩史”說產(chǎn)生的思想淵源。

最后,六經(jīng)一體的觀念體現(xiàn)在“六經(jīng)皆史”的命題中。錢鐘書《談藝錄》對它有精到的考索與闡發(fā)。他把這個命題的起源追溯到道家學說?!肚f子·天道》中老子對孔子說:“夫六經(jīng),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同篇中輪扁對桓公說書是古人糟粕,不能傳承道的精微之處。錢鐘書梳理了“六經(jīng)皆史”由王通到王陽明的發(fā)展軌跡,并由此發(fā)揮,認為如果經(jīng)不能載道的話,就變成了史;就一個時代的風氣、人們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而言,當時所有文獻都可以看作史[5]。從莊子到王通,在晚唐“詩史”說產(chǎn)生以前,“六經(jīng)皆史”說的基本內(nèi)容已經(jīng)具備。

上面四種觀念中,“六經(jīng)載道”說是源頭與核心。正是在共同體現(xiàn)道、踐行道、弘揚道的意義上,六經(jīng)是一個整體;也正是從“六經(jīng)載道”說,發(fā)展出直接作為“詩史”說思想淵源的“六經(jīng)皆史”說。

二、以詩觀政的詩學淵源

詩學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整體特征與邏輯的制約,以自身的方式為“詩史”說的發(fā)生提供內(nèi)在規(guī)定。 《論語·陽貨》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其中的“觀”演變成了“以詩觀政”的觀念,“怨”則被理解為對當時政治的情感價值判斷。這兩點正好與歷史著作記錄時政、褒貶揚抑、提供借鑒的功能有相通之處,是“詩史”說得以產(chǎn)生的詩學觀念淵源。

“詩可以觀”有兩種意思。一是“以詩觀志”,來自春秋外交辭令中的“賦詩言志”?!蹲髠鳌は骞吣辍汾w孟出使鄭國,提出了“賦詩觀志”與“詩以言志”,后來成了中國詩學中的兩個重要命題。孔子認為學詩的目的是從政事君,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2]173從這兩方面看,“詩可以觀”的意思是“以詩觀志”。但《襄公二十九年》還有一段“季札觀周樂”。季札在魯國觀賞周樂,多次贊嘆《周南》、《召南》等作品中反映的周朝政治。由于當時詩樂合一,所以季札“以樂觀政”也是“以詩觀政”。這是“詩可以觀”另一個含義。后來,“詩可以觀”的內(nèi)容主要朝這個方向發(fā)展。鄭玄就說“觀”是“觀風俗之盛衰”,從政治效果的角度去理解。班固說:“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以微言相感,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諭其志,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焉。”,[6]1383巧妙地把 “以詩觀政”的說法放入“以詩言志”。還說“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6]1355提出了影響深遠的“采詩觀政”說??追f達在《毛詩正義》中把“風”解釋為言“諸侯之政,行風化于一國”,把“雅”解釋為言“天子之政”、見“四方之風”。因此,就詩歌“志”和“觀”的作用來看,詩可以兼史。從鄭玄到孔穎達,“以詩觀政”成為“詩可以觀”最有權(quán)威的解釋。后來,“詩史”詩人吳偉業(yè)正是這種意義上說:“古者詩與史通,故天子采詩,其有關(guān)于世運升降、時政得失者,雖野夫游女之詩,必宣付史館”,“必入貢天子”;不必局限于“士大夫之詩”和“朝廷邦國之史?!盵7]

孔安國把“怨”解釋為“怨刺上政”, “刺”與“美”構(gòu)成了對時政的評價,也為當政者提供了參考借鑒;其中“刺”還更多地承擔了進諫的作用。詩歌的政治評判勸誡功能濫觴于《尚書》?!段男牡颀垺っ髟姟钒言姟绊樏揽飷骸钡膫鹘y(tǒng)追溯到“九敘惟歌”和《五子之歌》,前者是贊頌,后者是怨刺。《益稷》中皋陶“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具有勸誡的意味。舜說:“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毕M麖V開言路,其中包括運用詩歌。鄭玄《詩譜序》對這種作用表述得最為清楚。他說:“論功頌德,所以將順其美;刺過譏失,所以匡救其惡。各于其黨,則為法者彰顯,為戒者著明。”他認為詩中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揭示了興亡的原因,有極重要的借鑒意義,所謂: “吉兇之所由,憂娛之萌漸,昭昭在斯,足作后王之鑒,于是止矣?!边@兩段話實際上說出了“美”和“刺”對當時和后世政治不同意義:能提醒當政者及時改正過失,為后來者提供歷史警戒與借鑒。這種觀念被繼承下來,成為詩的固有特征,是古代詩論中關(guān)于詩歌功能的權(quán)威觀點之一。裴子野《雕蟲論》說:“古者四始六藝,總而為詩,既形四方之風,且彰君子之志,勸美懲惡,王化本焉?!卑拙右椎摹杜c元九書》竭力主張詩歌“救濟人病,裨補時闕”的作用,把它當作一種補充的進諫方式。元稹《樂府古題序》認為杜甫的歌行“即事名篇,無復傍依”,改變了六朝詩人“寓意古題”“引古以諷”的作風,直承《詩經(jīng)》和樂府“諷興當時之事”的傳統(tǒng)。詩的“美”“刺”作用和所期待的社會效果,實際上與史是一致的。司馬遷《太史公自序》就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p>

詩的“怨”與“觀”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從理論上講是要實現(xiàn)執(zhí)政者與社會各階層之間的交流:人民怨刺和頌美的感情反映出對政策的評判和它們的實際效果;統(tǒng)治者采詩就是要了解這種效果,及時調(diào)整政策。人民希望“怨”能被上層聽到,上層“觀”的目的是了解人民的“怨”或“美”。但這只是一種近乎理想的觀念,實際上自春秋時代就已經(jīng)王道淪落、詩道不再。白居易在理論和創(chuàng)作上自覺地主張復興詩的諷諭作用,卻遭受打擊,晚年只好改弦易張。當觀政與怨刺不再具有當下意義的時候,詩所展現(xiàn)的社會治理狀況和對它的評判就更多地是為后世提供借鑒。在這一點上,詩也顯示出與史相通的地方。

“詩史”作品的產(chǎn)生與“詩史”概念的提出,除了有詩學上深遠的淵源,也與唐代文學在思想、技法上受到史學的影響有關(guān)。羅宗強從劉知幾史學的實錄思想看出,“崇實”是當時社會思潮的總特征,文學也傾向反映真實的生活與感情。劉知幾、陳子昂、元結(jié)、杜甫生活的時間相去不遠, “興寄”說和《篋中集》都產(chǎn)生在《史通》問世后不久[8]42-47。杜甫寫身之所歷目之所見,在詩歌中體現(xiàn)了“實錄”精神,更多地傾向于寫實,而不是“興寄”[8]79。后來,他的新題樂府也因此被稱為“詩史”。另外,唐代科舉風行“投卷”,中唐所投的作品包括了傳奇。它能同時體現(xiàn)史才、詩筆、議論,被公認為是以史傳筆法寫成的虛構(gòu)作品。晚唐孟棨說“詩史”“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恰恰是從善敘事的“史筆”角度提出的。這表明,作家從史傳文學學習敘事技巧的風氣,對詩歌評價觀念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以詩補史的史學原因

除了在“觀”的借鑒和“刺”的評判作用上,詩與史有共通之處外,史學本身面臨的一些問題,也決定了詩可以作為一種重要的史料,用來補充歷史記載的缺陷,甚至直接被作為歷史來看待。這是“詩史”說的產(chǎn)生在史學方面的觀念淵源和現(xiàn)實原因。

以詩為史是中國史學的傳統(tǒng)觀念,這種觀念來自“博采”的史料觀。歷史記載不可能周詳完備,這是中國古代史學家的共識,更何況遠古時代文字記載極其稀少。所以他們主張博采史料,詩在其中占據(jù)了重要位置。司馬遷寫作史記“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報任安書》),雜取各種史料。《殷本紀》說:“余以頌次契之事,自成湯以來,采于書詩”,《詩經(jīng)》是殷商歷史和周朝先祖歷史的主要來源。劉知幾《史通·采撰》以孔子的話證明“史文有闕”由來已久,因此主張“徵求異說,采披群言,然后能成一家,傳諸不朽”。在所有的史料中,他把詩與其他十種“雜述”區(qū)別開來,認為“詩人之什,自成一家”,給予極高的地位;并且主張史書體例應該象“《舜典》列《元首之歌》,《夏書》包《五子之詠》”一樣,錄入詩歌,以達到《春秋》、《尚書》創(chuàng)立的史學標準(《載言第三》)。他在《載文》中說明了以詩為史的原因,認為觀國風可以察興亡, “周詩”“楚賦”“不虛美,不隱惡”,所以與史同流,它們的作者與南史、董狐一樣“良直”。

歷史記載除了不可能詳備,還存在失實的情況。中國的思想家和文論家、史學家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王充、劉勰都指出過這種情況,劉知幾的分析最為全面。他們提出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史料多偽,來源不純,采自道聽途說和可疑資料;尊賢隱諱,美化祖先,做不到善惡必書;迫于權(quán)勢,貪戀榮華,不能秉筆直書;出于懲惡揚善或個人愛憎,妄加夸飾,善者沒有缺點,惡者一無是處;輕信迷信,好奇尚異,以致魚龍混雜、虛實難辨;仿古求雅,實情脫離,掩蓋了當時的風俗;文體混淆,追求聲韻,忽略史實的考辨。由于這諸多流弊,劉知己就主張對史料進行考證,以辯明真?zhèn)?、澄清史實。所以他既分析了之前正史的?yōu)劣,也分析了“雜述”的可取和不可取之處。在他的心目中,詩與諸子的可靠程度是相當高的。

在唐代,歷史失實的情況還與史官制度有關(guān)。唐初,曾設(shè)有兩個修史部門,宮中有史館,屬門下省,宮外有著作局,屬秘書外省。但史館的工作仍然由著作局的官員擔任。中唐以后,國史撰寫人主要選自內(nèi)官,外朝官員很少有機會參與修史。修史就成為宮廷秘事,外界不得而知,真實性和客觀性令人懷疑。另一個制度是宰相監(jiān)修國史。中晚唐政局一直受到黨爭的困擾,不同的宰相立場各異,修史觀點與標準變動不一;史官應該堅持的真實原則和客觀態(tài)度就被政治爭斗破壞。而當時擔任史官的人往往如劉知幾在《史官建置》中所說,沒有史德、史識與史才,只是一群利?之徒。史館內(nèi)部的分工也不明確。政治干擾與史官庸碌,導致了實錄精神難以在修史中貫徹下去。韓愈曾經(jīng)有志于振興修史之道,但當他擔任史職之后,卻在《答劉秀才論史書》中陳述史官所遭受的禍殃,表示不敢冒險直筆。他死之后,唐文宗就要求路隨修改韓愈撰寫的《順宗實錄》,指示他刪除德宗、順宗時的宮中之事。

戰(zhàn)亂導致正史大量散逸,是“詩史”說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原因。安史之亂之中,唐肅宗之前的“《國史》一百六卷,《開元實錄》四十七卷,起居注并余書三千六百八十二卷”,“皆被焚燒”[9]。黃巢戰(zhàn)亂中,唐宣宗以后的史籍又被焚毀。中晚唐時期,朝庭曾下詔從民間征購散逸的史料。還有,經(jīng)劉知幾提倡,歷史考證逐漸受到了重視;杜甫的詩作因為寫實的特點,被用來考證唐玄宗時期的歷史。這種情況在《明皇雜錄》、《開天傳信記》等雜記作品中已露端倪,與孟棨提出“詩史”概念是相同的時代。到《舊唐書·卷十七下》,則用杜甫的《曲江行》來推知天寶之前長安曲江兩岸宮館林立的繁盛景象。宋朝,考證方法被廣泛運用,以杜詩考史成為一種風氣,“詩史”說也得以全面發(fā)展。所以,“詩史”說在晚唐提出,在宋代興盛,不是一種偶然現(xiàn)象,它是史學中“以詩為史”觀念、歷史考證思想和史料失真亡逸的現(xiàn)實匯合在一起,產(chǎn)生的詩學、史學觀念。

還有,朝代交替時期的戰(zhàn)亂,造成了前朝歷史記載的空白點。這一方面是因為舊的王朝政局混亂、王官失守,記載缺乏;另一方面是因為新政權(quán)為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往往湮沒歪曲前朝的史實。因此,亡國之臣往往采用“以詩存史”的方法來記載當時的事件人物,表明對時政的褒貶。最早有這種明確意識的是文天祥。他的《指南錄后序》就說明這本詩集是“以詩記所遭”[10]313,具有實錄的性質(zhì)。后來他集杜甫詩句成詩,用小序記載當時的軍政事件。《集杜詩自序》說:“予所集杜詩,自余顛沛以來,世變?nèi)耸?,概見于此矣。是非有意于為詩者也,后之良史,尚庶幾有考焉。”[10]397明末清初,黃宗羲在《萬履安先生詩序》中提出了“以詩補史”的說法,認為“詩史”的意義就在于:亡國之人物的詩作能使“天地之所以不毀、名教之所以僅存”[11]。錢謙益《胡致果詩序》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說: “至今新史盛行,空坑、厓山之故事,與遺民舊老,灰飛煙滅。考諸當日之詩,則其人猶存,其事猶在,殘篇嚙翰,與金匱石室之書,并懸日月。謂詩之不足以續(xù)史也,不亦誣乎?”[12]以此為目的,他選編了《列朝詩集》。宋明末期,“詩史”說由之前的史料觀,轉(zhuǎn)變?yōu)樽杂X的“存史”“補史”觀念。

四、結(jié) 語

從上面的追溯與還原可以看出,“詩史”說的產(chǎn)生不是偶然現(xiàn)象。古代的文化觀念、詩學理論、史學理論和具體的時代因素,是它之所以出現(xiàn)的內(nèi)外兩方面的必然性。 “六經(jīng)載道”的文化起點與“六經(jīng)為政”的文化邏輯,決定了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和史學研究對現(xiàn)實政治的過度關(guān)注。也就是在實現(xiàn)治世這一點上,古代的詩人、史家和批評家主動追求詩與史在功能上的互通,于是就產(chǎn)生了有強烈的紀實性質(zhì)和干預意識的詩歌作品。在此基礎(chǔ)上,“詩史”概念被提出并受到極大的重視。這種文化、創(chuàng)作與理論上的內(nèi)在規(guī)定性與特定的歷史情境相遇合,“詩史”說就發(fā)展成了中國詩學和史學的一個重要理論觀點。理清了“詩史”說的文化基因,就可能為確定它的理論特性提供一定的借鑒,進而有助于解決歷史上關(guān)于它的爭論與分歧。因為,只能對“詩史”說有清晰的認識之后,才能對批評和提倡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態(tài)度做出客觀的評判。而這里的文化探溯僅僅能揭示這樣一個事實:“詩史”說的優(yōu)點與缺點其實并不完全是它自身的問題,它們還受制于一個更大的文化基礎(chǔ)與體系。所以,這種還原與探索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與之相關(guān)的更多的文化、詩學、史學問題,還需要更為深入全面的研究。

[1] 程顥,程頤.二程集 [M].北京:中華書局,1981:19.

[2] 何晏,邢昺.論語注疏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鄭玄,孔穎達.禮記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386.

[4]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 [M].北京:中華書局,1992:35.

[5] 錢鐘書.談藝錄[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761-765.

[6]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7] 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05.

[8]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 [M].北京:中華書局,2003.

[9] 劉昫.舊唐書 [M].北京:中華書局,1975:4008.

[10] 文天祥.文天祥全集 [M].北京:中國書店,1985.

[11]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 [M].第十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47.

[12] 錢謙益.牧齋有學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800-801.

猜你喜歡
詩史史學詩學
背詩學寫話
百年詩史巨著——《百年詩頌》
中華詩詞(2021年12期)2021-12-31 09:05:42
“東亞漢詩史(多卷本)”簡介
東疆學刊(2021年4期)2021-02-12 01:50:18
杜詩“詩史”說檢討
杜詩“詩史”說檢討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11
史學漫畫館
史學漫畫館
試論杜甫“詩史”在宋代的接受
兩種翻譯詩學觀的異與似
外語學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4
都江堰市| 金阳县| 健康| 台州市| 晋宁县| 略阳县| 桃园市| 偃师市| 讷河市| 贡山| 紫阳县| 扶沟县| 汤原县| 灌阳县| 宝坻区| 昌都县| 芜湖县| 石嘴山市| 淮安市| 安丘市| 陕西省| 家居| 墨竹工卡县| 沛县| 双城市| 南汇区| 张家川| 靖西县| 通山县| 尚义县| 柳州市| 饶阳县| 合作市| 绥宁县| 平顶山市| 石台县| 扎囊县| 黑山县| 中方县| 惠东县|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