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民國時期郵展述論*

2013-03-31 15:07:16蘇全有郭大帥
關(guān)鍵詞:新光集郵郵票

蘇全有,郭大帥

(河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民國初期,郵展作為一項新的文化活動登上歷史舞臺,此后日臻完善。民國郵展是我國集郵史、郵政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學術(shù)界對此卻著力不多,只有陳建寧《1948年上海郵展一瞥》[1]、黃祥輝及曹葒《探尋民國時期上海舉辦的8次郵展舊址》[2]對民國上海郵展有所論述,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編寫的《中國集郵史》[3]48以及李毅民《中國集郵史話》[4]對幾次重要郵展有附帶提及。鑒于此,筆者擬以民國郵展為視點,梳理史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推動相關(guān)研究走向深入。

一、郵展的類型

近代以來,西潮激蕩,西方人影響中國的不僅有堅船利炮、議會政治,而且也觸及中國的社會文化,西方集郵的愛好以及郵展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傳入中國的。中國郵人效仿他們集郵、辦郵展、組織集郵團體,風氣所及達于政府,最后政府也加入到鼓勵集郵、舉辦郵展的行列中。依據(jù)主辦方的不同,郵展分為民間、官方兩種,而民間郵展又可分為個人和民間集郵團體兩類。

(一)個人郵展

個人郵展,即指以個人或若干人名義舉辦的集郵展覽,展出個人收藏的各類集郵品[5]95。民國時期的個人郵展開了舉辦郵展風氣之先,中國最早的兩次郵展都是個人郵展。1914年7月舉辦的福建展覽會上,郵商魏叔彝與美國人卜威利將各自所藏中外郵票進行展示,是目前已知的中國人舉辦的首次郵展;而1918年5月10日至12日,由魏柏熙等發(fā)起在常州公園舉辦的個人郵展,邀請一些集郵家參與,同時聘有評判員品評展品,按照得分給予獎勵,又是中國最早的具有競賽性的郵展[5]524。

不論是民間團體郵展還是官方郵展,其展地多是通邑大都,對二三線城市很少顧及,個人郵展雖在規(guī)模上、質(zhì)量上無法與之匹敵,卻能彌補它們的空白。1946年6月14日至16日,四川宜賓縣人賀伯辛在宜賓縣民教館舉辦宜賓首屆郵展,出品一百八十號,中外古今兼?zhèn)?,并制宜賓首屆郵展紀念特戳[6];同年10月10日至14日,吳戈在天水中山公園圖書館舉辦天水首次郵展[7];翌年4月20日,呂大維在四川梓潼西街三十九號農(nóng)林部第一工程隊內(nèi)舉辦郵展[8]。

有時因為集郵者的藏品豐富,其個人郵展也很有吸引力,甚至是高水平的。1943年12月25日至27日,四川大學教師李超然在成都美術(shù)協(xié)會舉辦個人郵展,這次展覽展出了他數(shù)十年所藏郵票,有七八巨冊,展覽當日,“萬人空巷,戶限為穿”[9]。繼李超然之后,李有年于翌年9月23日至27日舉辦個人郵展,郵品共四十余框,布置井然有序,展出郵票分國郵、外郵兩部分,國郵又分為正票、紀念票、航空票、限省票、信封、明片等六種,外郵則有各國美術(shù)大形全套票、紀念票、航空票等,同時展覽還印行了紀念明片。這次展覽在當?shù)匾鹆撕艽筠Z動[10]。

(二)團體郵展

民國時期,國人集郵興趣日漸提高,集郵者不斷增多,民間集郵團體也不斷涌現(xiàn)。集郵團體憑借其組織上的便利,能聚集眾人之力,征集到更多且更具價值的藏品,郵展資金也更易于籌集,有能力舉辦規(guī)模大、組織水平高的郵展,同時舉辦郵展也是其會務活動之一,因而民間集郵團體郵展是民國郵展的主體。該時期最著名的集郵團體有綿嘉義(西班牙)和施開甲(英國)創(chuàng)辦的上海郵票會、陳復祥創(chuàng)辦的神州郵票會、周今覺創(chuàng)辦的中華郵票會、張包子俊創(chuàng)辦的新光郵票會、趙善長發(fā)起在鄭州成立的甲戌郵票會等。

上海郵票會于1922年6月15日到17日在愛多亞路130號法興洋行樓上開郵票展覽大會,此次郵票大會系中國第一次破天荒之舉[11],此后該會為紀念其成立25周年,于1937年在上海亞洲文會伍連德堂舉行過一個大型展覽會,極一時之盛,展品陳列268鏡架,按出品人及國別分類編號,參觀門票貳角,展期本來三日,后因參觀者踴躍,改為一個星期[12]。

中華郵票會的周今覺被人譽為“郵票大王”,他的展品為該會郵展增色不少。1926年初,中華郵票會曾與上海郵票會聯(lián)合舉辦“郵票大杯賽”,這次大賽分別比賽了中國郵票、在華客郵、遠東各國和地區(qū)的郵票,得分最高者獎大銀杯一具。這次郵展,提升了我國集郵者的競賽意識[3]58。1940年7月,中華郵票會為紀念其成立15周年聯(lián)合新光郵票會舉行了一次盛大郵展,陳列展品在四百框以上,周今覺出其精品參與展覽,令集郵家大飽眼福[13]。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面積102萬km2,涵蓋5個地州和兵團4個師的近百個縣市和國營農(nóng)場,農(nóng)業(yè)灌溉面積1.65萬hm2。流域內(nèi)河流眾多,水系龐雜,歷史上和田河、葉爾羌河、阿克蘇河、開都—孔雀河、喀什噶爾河、迪那河、渭干河、克里雅河、車爾臣河等9大水系都有流水匯入塔里木河干流。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于人口增長,經(jīng)濟發(fā)展,加之無節(jié)制的水土資源開發(fā)利用和失控的水資源管理,使得許多源流水資源消耗殆盡,再也無法給塔里木河干流補給水量。目前,只有阿克蘇河、葉爾羌河、和田河、開都—孔雀河有水匯入塔里木河干流,形成“四源一干”的流域格局。

新光郵票會在民國時期各集郵團體中歷時最長、會員最多、影響最大,由它所舉行的郵展無論是在數(shù)量上還是質(zhì)量上都首屈一指。1926年新光郵票會正式成立,是年二月該會便在杭州基督教青年會舉辦展覽。1937年3月21日又在上海八仙橋青年會舉行新光10周年紀念郵展。除本會會員展品外,還得到大集郵家周今覺等的幫助,新光郵票會在上海名聲大震。1940年為紀念發(fā)行郵票百年,該會又在維多利亞飯店舉辦郵展,許多珍品首次亮相,為人稱道。1941年在大新公司舉行的郵展,新光集郵名家均有參與,會期五日,會場布置10間,還設(shè)有郵票市場、臨時郵局。1948年在新光郵票會邀請下,郵政總局郵展在南京舉辦過后又移駐上海,同時該會也參與了郵展,各大報刊均予以報道,反響強烈[14]。

甲戌郵票會興起于中原地區(qū),與中華郵票會、新光郵票會并稱中國早期三大郵票會。1937年6月,該會在開封青年會舉辦首屆郵展,國郵展品搜羅廣博,特別展出了兩部蘇區(qū)郵票專集,展會屬于競賽性質(zhì),有會員進行評議,經(jīng)評議:黃紹齋獲一等獎,吳南愚獲二等獎,趙善長獲三等獎,閻東魁獲四等獎,魏亦亨獲五等獎[3]70。

受其影響,各地集郵團體也不斷在本地舉行郵展,比如:1937年天津友聯(lián)集郵會在西沽桃林舉辦郵展[15],同年十二月香港集郵會也舉行郵展[16];1943年四川江津癸未郵票會在武昌藝專舉行郵展,滿洲郵票會則于是年7月在長春舉行郵展[17];1945年2月,重慶陪都郵展會舉行郵展,同年8月,蘭州金城郵票會舉行郵展[18];等等。

(三)官方郵展

民國時期大型的官方郵展主要由郵政總局舉辦,剛開始政府對集郵活動是不屑的,甚至很是抵觸,郵政當局也曾一度禁止職工集郵。然而隨著民間集郵活動的不斷發(fā)展,郵政當局逐漸認可并重視集郵,同時舉辦郵展加以鼓勵。

從1944年到1948年,郵政總局共舉行過四次郵展,一次比一次進步。1944年郵展出現(xiàn)在重慶舉辦的國防科學展覽會上,1947年的郵展出現(xiàn)在南京的國慶美術(shù)展覽會上,這兩次郵展都附屬于其他展會,與1948年南京、上海郵展不可同日而語。1948年3月20日,郵政總局為紀念“第二屆郵展紀念日”,在南京新街口舉辦郵展,展品以國郵為主,包括我國自有郵政以來之全部郵票198套,及1947年國際間向我國交換之各國郵票多種[19],會場附設(shè)臨時郵局,并發(fā)行一枚“郵政紀念日郵票展覽”的紀念票,又有特制的紀念郵戳,同時印行了簡明郵展目錄[20]。1948年5月19日,在新光郵票會邀請下,郵政總局聯(lián)合新光郵票會在上海舉行郵展,展室八間,郵政總局與新光郵票會各占一半,分別展覽新、舊票,展品種類比前次南京郵展有所擴充[21]。

官方郵展雖然次數(shù)不多,展品因政治因素有所限制,比如“偽組織加蓋或擅發(fā)之郵票,未便列入;凡不屬郵政正統(tǒng)之郵票,如光復初之各處地方加蓋郵票等未能陳列”[22],然而就其規(guī)格、形式而言,民間郵展難以望其項背,特別是上海郵展實現(xiàn)了政(政府)與郵(民間集郵團體)的結(jié)合,意義頗大。

二、郵展的組織運作

民國郵展的組織運作模式,可分為籌備、實施、展后三個階段。

(一)籌備

收集展品。就個人郵展而言,展品多為個人收藏,集郵者只需將其藏品按照郵展要求加以排列即可。團體郵展主要向其會員征集展品,這一時期征集郵票的報道屢屢見諸報端,新光郵票會為紀念其成立20周年就曾經(jīng)登載一篇郵展征集出品啟事,要求愿意參與展覽的會員將自己的藏品種類品名抄單寄示[23]。團體郵展所征藏品中的大部分由集郵名家出品,他們所出珍品也是郵展的亮點。如1937年上海郵票會舉辦郵展時,出品者除周今覺外,尚有葉頌藩、朱世杰、李輝堂,此外皆西人出品[12],上述幾位中國郵人皆是集郵的名家老手。有些集郵家的藏品或首次展出,或妙趣橫生,如邵洵美在1948年上海郵展上出展一張紅印花綠加蓋,被陳志川稱為紅衣綠姑娘[24],傳為美談。官方郵展展品的來源除自身外,有時也會邀請集郵團體合作,比如1948年的上海郵展。

選擇場地。理想的郵展場地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空間大,人流量大,租金低廉。規(guī)模小的展覽為節(jié)省成本,多選擇在公共場所舉行,如公園、各省區(qū)青年館、民眾教育館,這些地方人流量往往也很大,當然也有獨立承擔者如曾淡人在自己家宅淡人美術(shù)館舉行郵展[27],這樣倒也省去不少麻煩,至于規(guī)模稍大的郵展則多租賃百貨公司之類的地方舉辦[28]。

布置展品。展品布置很有講究,該時期郵展大多同時展覽中外郵票,且以國郵為主,布展時外郵多按其國別編排,國郵則依時間順序分類排列,按出品人姓名或國別編號,裝入鏡框,進行展覽。另外一種方法則是將郵票按照某一主題排列布展,也可以稱作專題展覽。郵展場地布置的不單單是郵票,還有關(guān)于集郵的書籍刊物,甚至于有關(guān)集郵的名言也要有所布置[29]。

(二)實施

郵展期間的宣傳。為了吸引民眾參觀,主辦方往往會在報刊上發(fā)布郵展通告,告知郵展日期以及大致的展品內(nèi)容。為了讓大家能實時了解到郵展信息,主辦者往往會在報刊上登載郵展期間的新聞,內(nèi)容多是郵展期間出現(xiàn)的珍貴郵票介紹,郵展上出現(xiàn)的趣聞趣事,或者是直接刊登郵展照片,如1948年上海郵展期間所刊發(fā)的“我們怎么參觀這次交通部郵政總局的上海郵展”[30],就用一系列照片再現(xiàn)了觀眾參觀郵展的場景。

刻制特戳、發(fā)行郵展紀念封和紀念郵票,這些都是郵展中標志性的東西,往往極具說明性、藝術(shù)性,為郵展舉辦方與參觀者所重視。民國時期的郵展特戳,多為郵展主辦方自己刻制,形制簡單,一般刻有郵展名稱、舉辦時間地點,另外再配以圖案。如新生郵票會在其第二次郵展中所刻紀念郵戳,圖案為新生會徽,四周綴以星星[31],而城固附中郵展特戳則由郵政局刻制,圓形,上為附中郵展紀念六字,下為城固中英文地名,中為西文年月日[32],雖然形制簡單,卻因郵政局刻制而意義非凡。郵展紀念封基本上都出現(xiàn)在團體郵展中,由集郵團體設(shè)計發(fā)行,陪都郵展上郵展會就曾印行片封,印的圖像為大象背著一盆萬年青,上為“萬象更新”,下為“陪都郵展紀念”[33]。郵展紀念郵票發(fā)行權(quán)在郵局手中,對郵展而言最具有紀念意義。郵政總局舉辦的南京上海兩次郵展所發(fā)行的紀念郵票,由光復和郵政總局50周年兩紀念票縮影橫排組成,兩次郵展發(fā)行紀念票除花色不同外,沒什么區(qū)別[34],雖然沒什么奇特之處,但郵票也很受歡迎。

郵品交易,這是郵展的衍生物。在郵展期間往往會附設(shè)臨時郵局,它的主要工作是售賣郵展紀念郵票、紀念封、郵展目錄等郵品,同時蓋郵展紀念戳,集郵者們參觀完郵展后多半會到這里買上紀念郵票貼在紀念封上,蓋上郵戳,這里也往往成為郵展中最擁擠的地方,郵局收益自然也會很多。除此之外,郵展還會出現(xiàn)郵品交易市場,1914年福建展覽會上魏叔彝就曾設(shè)攤售賣郵品,而1948年的上海郵展,更是直接附設(shè)郵票市場,以供上海郵商進行郵票交易[35],盛況空前。

另外,如果是競賽性質(zhì)的郵展,還會有評選、頒獎等活動。

(三)展后

郵展結(jié)束后,主辦方會召集郵友對郵展得失進行交流,或者邀請郵界名流為郵展寫些紀念性的文章,以作宣傳。郵友們交流的形式是自由多樣的,可以是在集郵團體組織下召開的理事會,如1948年上海郵展后,新光郵票會就召開了首次理事會,“主席陳志川報告會中出版及經(jīng)濟收支情況,會計部馬理事任全及伍瑞報告郵展收支狀況及賬冊等,次即討論審查郵票齒孔真?zhèn)窝芯哭k法等各種議案”[36];也可以是郵展主辦方舉行的宴會或聚餐,1948年上海郵展后,郵政總局就曾設(shè)宴款待新光會成員,宴會上郵政總局局長李進錄致辭,表達了對新光會成員的感謝,談及了郵展的意義,新光會成員則就辦郵展推廣集郵等問題提出了不少建議[37]。1948年,香港中國郵學會在郵展結(jié)束后則以聚餐形式召集郵友集會,“定于展覽會閉幕后在啟明行華人公教俱樂部舉行聚餐,歡迎會員偕親友參觀”[38]。

郵展紀念性文章多由集郵界名家操刀,或是對郵展經(jīng)過進行記述,或是對郵展期間郵票進行品評,或是作者對郵展的感想及建議,研究性與娛樂性并重,這些文章承載著的是鮮活的郵展歷史。如萬燦文為1937年甲戌郵票會舉辦的開封首屆郵展寫的《開封郵展漫談》[39],詳細介紹了這次郵展,并對郵票作了品評;同年周今覺寫的《上海郵展之提要與批評》[40],則是對上海郵票會所舉辦郵展中郵票的介紹與品評;至于1948年上海郵展更是在這方面大做文章,《新光郵票雜志》直接發(fā)了一個《郵展觀感特輯》[41]專收此類文章,如幼儒的《上海郵展觀感》、梁蕓齋的《郵展感言》、陳復祥的《郵展會見聞錄》、張包子俊的《本會與郵展》、鐘韻玉的《新光的郵展》、王紀澤的《會場集錦》、蔣伯塤的《參觀郵展散記》、孫君毅的《本屆郵展的成功》、施文驥的《我參加了郵展》、夏鎮(zhèn)波的《展后瑣談》、范廣珍的《上海郵展之觀感》、伍瑞的《我對這次郵展會的感想》、林萍湘的《參觀交通部郵政總局上海郵展記》等均刊載于此,可謂洋洋大觀。

三、郵展的影響

民國郵展雖然整體水平不高,但對于普通民眾、集郵家、集郵團體乃至政府,都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促進了集郵活動的推廣,推動了我國集郵事業(yè)的發(fā)展。

對于普通民眾而言,郵展增強了其集郵的興趣,增加了其對郵票、集郵的知識。從郵展的結(jié)果來看,對于郵展中參觀者擁擠情形的報道屢見不鮮,同時,從一系列觀眾人數(shù)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中可以看出普通民眾對集郵的關(guān)注程度。不論何種郵展,其最主要的目的都在于增強人們對于集郵的興趣,郵展主辦方為了這一目的可謂不遺余力。1948年上海郵展舉行時,郵政總局為引起民眾對郵展的關(guān)注,“宣傳用廣告招紙將遍貼于全上海之公共汽車、電車及各郵政支局、大公司、商號,僅此項印刷費計耗七千余萬元”[35]。有的郵展還特意從提高兒童對集郵的興趣入手,1946年新生郵票會郵展上,“為了誘導小朋友們集郵的興趣,由新生會的理監(jiān)事,捐助普通票品一批,標訂最低廉的價格,在會場內(nèi)間小屋子,設(shè)立小朋友選票處,專供小朋友們購買”[42];1948年香港中國郵學會郵票展覽,不僅免費參觀,“凡到會參觀者,俱贈以郵展簡明目錄紀念冊及量齒尺各一,值留紀念,小學生別贈袋袋票,聞贈出數(shù)百袋云”[38]。為了宣傳集郵知識,郵展中往往會陳列關(guān)于集郵的書刊,或者直接陳列集郵時所需要用到的工具,1948年的上海郵展還陳列有如何開始集郵與如何進行研究的圖說。

對于集郵家而言,郵展擴展了集郵家的見識,增進了集郵家之間的交流,促進了集郵研究的發(fā)展。郵展中一般都會有珍稀郵票出現(xiàn),這些既是郵展的看點,也是集郵家們關(guān)注研究的對象。1941年新光郵展上,“對于五國名貴古票,網(wǎng)羅完備,最貴重之紅印花小字當一元郵票,有一新一舊陳列,實屬難能”[43]。1948年南京郵展上,“我國郵票中之最珍貴者,為民國元年倫敦版第二次郵票,加蓋‘臨時中立’及‘中華民國’字樣之一套,共十四張,此種郵票整套者,除現(xiàn)今展覽之一套外,流傳外間者,僅有我國于卅二年贈送羅斯福總統(tǒng)之一套,羅氏逝世后,此項郵票以四千八百元美金之標價售出”。像這些珍郵的出現(xiàn),自然會讓癡迷于此的集郵家怦然心動。郵展也為集郵家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1948年上海郵展就將全國各地著名的集郵家招徠過去,所謂“群賢畢至”,“天南地北萬里郵人相聚一堂”[44],他們在一起參觀、品評、研究郵票,促進了集郵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對集郵團體而言,郵展的舉行能夠為其做很好的宣傳,擴大其影響,同時郵展期間的收入又是其活動經(jīng)費來源之一,也有利于其持續(xù)發(fā)展。僅以新光郵票會為例,剛創(chuàng)立時,會員寥寥無幾,其后,“首印郵刊,復舉行郵票展覽,以作動的宣傳”,“新光經(jīng)此宣傳,會友即逾三十人矣”。等到新光會十周年紀念郵展舉辦時,其“聲名大張于申江”,而該會1940年在上海舉行郵展時,“而世之有其他搜藏癖好者,不敢再小覷吾道,新光郵票會之會員因以日眾”[14]。到1948年該會與郵政總局聯(lián)合舉辦郵展時,其地位更是如日中天。由此看來,郵展的威力不可小覷。郵展期間,集郵團體多會發(fā)售紀念信封、郵展目錄、郵展特刊,有時還要收取門票費,像1940年新光郵展,“參觀券分三種:計甲,榮譽贊助券每張十元,在會期內(nèi)得隨時入場;乙,普通參觀券每張二元,只用一次;丙,會員參觀券每張一元”[43]。至于1948年上海郵展上,其“紀念封二萬元,通訊會的速報也二萬元”[45]。除此之外,郵票交易也使其獲利不少。這些資金投入到集郵團體活動中去,又促進了集郵團體的進一步發(fā)展。

對政府尤其是郵政總局而言,民間郵展促使其正視集郵活動,而政府參與郵展既能增加財政收入,又提高了國郵的地位。如前所述,起初郵政局對集郵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甚至于禁止郵局職工集郵,更遑論舉辦郵展了。然而,隨著個人郵展、團體郵展的舉辦,人們對集郵的理解也不斷加深,郵局也逐漸轉(zhuǎn)變了自己的態(tài)度,在1948年,郵局還作為主辦方舉辦了兩次郵展。在這兩次郵展中,其門票是每張2萬元,僅上海郵展,參觀人數(shù)“統(tǒng)計越五萬人”[46],另外,上海郵展上郵局所發(fā)行紀念郵票,有齒、無齒兩種,“每種擬發(fā)一百萬枚”[47],郵局所得顯而易見。郵政總局參與郵展,充分顯示了郵局對集郵的重視。官方郵展與民間相比更為出色,更具國際水平,且展品以國郵為主,對于宣傳國郵,提高我國郵票的國際地位功不可沒。

四、郵展的時代特征

1.民國時期的郵展就其發(fā)展趨勢而言,是遞進式向前的。雖然中間因抗戰(zhàn)而略顯萎縮,但總體而言,不論是其舉辦形式,還是郵展自身內(nèi)容,都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民國郵展受西方影響,最早由郵商們從西方人那里移植而來,這種新生事物吸引了國人的眼球,集郵家不斷出現(xiàn),他們又從西方人創(chuàng)設(shè)的集郵團體中受到啟發(fā),隨著集郵團體的漸次出現(xiàn),個人郵展雖有少量舉行,但已不是郵壇主角,受到來自民間郵展的壓力,郵政局也轉(zhuǎn)變態(tài)度,舉辦了幾場有水平的郵展,此風一開,各地也紛紛效仿。如果以10年為一個跨度,筆者據(jù)上海圖書館“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北京愛如生公司“申報數(shù)據(jù)庫”等資料統(tǒng)計,1914年到1919年舉辦郵展2次,1920年到1929年4次,1930年到1939年9次,1940年到1949年39次。從郵展出現(xiàn)的頻率來看,郵展無疑是呈遞進式增加的,20世紀40年代可謂突飛猛進。從郵展的舉辦形式而言,隨著郵展的漸次舉辦,已不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如軍中文化列車附設(shè)的郵展就是在列車上舉辦的,“沿隴海平漢兩路工作,隴海西至洛陽,東至徐州。平漢南至漢口,北達彰德”[48],其展覽既機動靈活,同時又擴大了郵展的影響范圍。至于郵展的內(nèi)容,僅就新光郵票會所舉行的歷次郵展所陳列的郵票等展品,已經(jīng)是一次比一次豐富,縱向看整個民國郵展亦是如此。

2.就其展地分布而言,郵展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南北分布很不平衡。筆者據(jù)上海圖書館“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北京愛如生公司“申報數(shù)據(jù)庫”等資料統(tǒng)計,整個民國時期,南方:上海舉辦郵展8次,江蘇的南京2次、蘇州1次、無錫1次,浙江的杭州2次,安徽的蕪湖1次,重慶5次,四川的成都5次、都江堰1次、宜賓1次、梓潼1次,湖南長沙1次、芷江1次,貴州的金竹1次,云南的昆明2次,廣東的廣州2次,香港3次,臺灣1次;北方:北平1次,天津1次,山東的濟南2次,河南的開封1次、鄭州1次,陜西的城固1次,甘肅的蘭州2次、天水1次、玉門1次,東北的長春1次。很明顯,南方舉辦的郵展在次數(shù)、展地上多于北方,并且南方郵展集中分布于長三角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究其原因,上海是幾個重要集郵組織的所在地,對于長三角地區(qū)郵展的推廣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至于西南,因抗戰(zhàn)的緣故,政府遷都重慶,集郵家、集郵組織自然也隨之遷入西南地區(qū),集郵的風氣得以傳播,郵展也得以漸次舉行。

3.就其參與者構(gòu)成而言,郵展局限于特殊人群。從郵展主辦者來看,如昆明新光分會“其中有各機關(guān)公務員,銀行界的大老板,各大學的教授,都是學識很高尚的知識分子”[49]。再如個人郵展舉辦者李超然是任教于四川大學的園藝專家,另外像梓潼郵展的主辦者呂大維“原供職于川陜公路工務處”,這些人或是政府人員,或是知識分子,或是商人。從觀眾來看,如天津郵展,“據(jù)該會負責人統(tǒng)計,當時觀眾約一千七百余人,學生占百分之五十而強,商界有百分之三十,其他百分之二十未注明職業(yè),大概是津市名閨和社會雅士居多數(shù)”[15]??梢娻]展并未能真正走入普通民眾的視野。

綜上所述,民國郵展中,個人郵展、團體郵展、官方郵展各具特色,形成了完善的組織運作模式,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推動了我國集郵事業(yè)的發(fā)展。同時民國郵展又有發(fā)展趨勢上的遞進性、展地分布上的區(qū)域性、參與人群的有限性等鮮明的時代特征。

[1] 陳建寧.1948年上海郵展一瞥[J].上海檔案,1999(6):50.

[2] 黃祥輝,曹葒.探尋民國時期上海舉辦的8次郵展舊址[J].上海集郵,2010(12):37-39.

[3] 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中國集郵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4] 李毅民.中國集郵史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3:117-126.

[5] 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中國集郵大辭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

[6] 郵海風光:宜賓首屆郵展[J].新生郵刊,1946(7):1.

[7] 郵人郵事:郵展迭興[J].蓉錦郵朏,1946(3):11.

[8] 梓潼郵展[J].蓉錦郵朏,1947(24):8.

[9] 李弗如.超然郵展補志[J].蓉錦郵朏,1944(1):6.

[10]李弗如.有年郵展速寫[J].蓉錦郵朏,1944(4):5-6.

[11]郵票收藏會預報[N].申報,1922-05-31(14).

[12]鑄秋.上海郵展之概況[J].郵訊,1937(4):11-13.

[13]今夏上海將有盛大郵展舉行[J].郵典,1940(1):24.

[14]張包子俊.本會與郵展[J].新光郵票雜志,1948(3):28.

[15]世瑄.天津友聯(lián)郵展素描[J].新光郵票錢幣雜志,1937(6):2-3.

[16]金城.香港第二屆郵展[J].新光郵票錢幣雜志,1937(1):19-20.

[17]漢平.兩會舉行郵展[J].郵話,1943(19):3.

[18]蓉蔭軒.郵人郵事[J].蓉錦郵朏,1945(3):6.

[19]郵政節(jié)紀念:總局舉辦郵票展覽[N].申報,1948-03-21(2).

[20]程本正.郵局郵展回憶錄[J].新光郵票雜志,1948(2):10-13.

[21]錢萬能.上海郵展[J].蘇州郵刊,1948(6):5.

[22]郵政總局郵展觀后感[J].郵友,1948(16):3.

[23]新光郵票會廿周年紀念郵展征求出品啟事[J].新光會刊,1946(3):1.

[24]郁功漢.襄辦卅七年五月十九日交通部郵政總局郵票展覽會有感[J].新光郵票雜志,1948(3):22.

[25]雙十節(jié)郵展用費捐款征信錄[J].新光會刊,1946(2):1.

[26]王強松.會計部報告[J].新光會刊,1946(6):2.

[27]曾淡人.芷江郵展[J].郵侶,1947(10):2.

[28]文化界小新聞[N].申報,1948-05-02(4).

[29]王一介.天津美術(shù)館郵展概觀[J].郵訊,1937(4):10-11.

[30]我們怎么參觀這次交通部郵政總局的上海郵展[J].新光郵票雜志,1948(3):9-14.

[31]青.新生二次郵展[J].郵友,1947(12):4.

[32]城固附中郵展特戳[J].新光雜志,1941(3/4):31.

[33]馬則新.陪都郵展[J].新生郵刊,1946(3):1.

[34]會芳.對郵政節(jié)郵展紀念票之感言[J].郵苑,1948(4):10.

[35]本屆郵展花絮錄[J].新光郵票雜志,1948(2):15.

[36]會務報導:郵展閉幕后之首次理監(jiān)事會議[J].新光郵票雜志,1948(4):18.

[37]陳葆藩.記郵展當局之盛宴[J].新光郵票雜志,1948(3):38.

[38]香港中國郵學會集郵展覽[J].廣州郵刊,1948(8):18.

[39]萬燦文.開封郵展漫談[J].新光郵票錢幣雜志,1937(7):14-15.

[40]周今覺.上海郵展之提要與批評[J].郵訊,1937(6):9-12.

[41]郵展觀感特輯[J].新光郵票雜志,1948(3):24-29.

[42]誠.新生一次郵展點滴[J].新生郵刊,1946(5/6):1.

[43]本埠將舉行盛大之郵票展覽會[N].申報,1941-11-02(10).

[44]群賢畢至:天南地北萬里郵人相聚一堂[J].新光郵票雜志,1948(3):18.

[45]再記上海郵展[J].郵摘,1948(20):29.

[46]劉行才.郵展小語[J].新光郵票雜志,1948(3):30.

[47]國內(nèi)外新郵消息[J].青島郵學月刊,1948(25):6.

[48]張旭.軍中文化列車之郵展紀略[J].新光郵票雜志,1947(1):23.

[49]倚紅.昆明元旦舉行郵展[J].新上海,1946(47):23.

猜你喜歡
新光集郵郵票
Properties of focused Laguerre–Gaussian beam propagating in anisotropic ocean turbulence
獨一無二的郵票
市政工程施工現(xiàn)場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科學家(2022年5期)2022-05-13 21:42:18
集郵養(yǎng)生 身心兼顧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34
郵票被誰拿走了
ST新光股價因何一路重挫 重倉機構(gòu)浮虧已超11億
投資者報(2018年48期)2018-12-11 02:30:14
郵票上的“三月三”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54
王九成集郵漫畫欣賞
喜劇世界(2017年12期)2017-06-24 12:45:24
王九成集郵漫畫欣賞
喜劇世界(2017年4期)2017-03-08 13:00:56
集郵
绿春县| 灌云县| 天等县| 乌海市| 鄄城县| 淄博市| 肇东市| 屏东市| 青神县| 三门峡市| 定南县| 成安县| 电白县| 鄂伦春自治旗| 奉新县| 镇安县| 伊宁县| 定远县| 醴陵市| 泸定县| 阿图什市| 和龙市| 正安县| 奉节县| 绥阳县| 芒康县| 历史| 简阳市| 永新县| 高尔夫| 黄梅县| 屏东市| 天等县| 准格尔旗| 宁明县| 云林县| 西贡区| 武汉市| 沅陵县| 乃东县|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