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韜
【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2007-2011年間收治的2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老年性(60歲以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非老年性(小于60歲)出血患者110例,對兩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11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潰瘍所致出血最多23例,占20.91%,其次為胃癌18例,占16.35%,其他常見的病因還有復合型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門脈高壓出血,老年組患者腫瘤發(fā)生率、胃潰瘍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老年組,而十二指腸潰瘍及肝硬化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非老年組。結(jié)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是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病因,其次是胃癌。
【關鍵詞】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管及膽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可為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全身性因素是指血管性疾病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導致的出血,此類病因較少見[1]。本病以局部因素多見,臨床上包括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賁門撕裂綜合征等食管疾病、消化性潰瘍、胃癌、胃腸手術后病變,及門脈高壓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為探討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筆者對比分析了本院11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和同期非老年性患者110例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7-2011年間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0例;其中男128例,女92例,平均年齡(67.5±2.3)歲;其中老年組110例,男64例,女46例,年齡最小60歲,最大90歲;非老年組110例,男64例,女46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59歲。
1.2 診斷方法 220例患者均以嘔血或黑便為主訴入院,均經(jīng)胃鏡或X線鋇餐檢查證實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潰瘍及胃癌均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6.0對觀察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病因分布情況 老年組食管賁門撕裂綜合征4例,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相關性潰瘍5例,應激性潰瘍患者8例,復合型潰瘍15例,門脈高壓所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13例,十二指腸潰瘍(DU)15例,胃潰瘍(GU)23例,術后吻合口潰瘍9例,腫瘤患者18例。非老年組吻合口潰瘍2例,腫瘤患者3例,應激性潰瘍患者3例,胃潰瘍10例,管賁門撕裂綜合征12例,十二指腸潰瘍(DU)45例,肝硬化門脈高壓因素35例??梢?,老年組患者腫瘤發(fā)生率、胃潰瘍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老年組,而十二指腸潰瘍及肝硬化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非老年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誘因分析 本討論還對老年組110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進行了探討,其中69例老年性上消化道患者發(fā)現(xiàn)有明確誘因,其中藥物使用不當誘發(fā)者最多25例,占36.24%,其次為酗酒所致共16例,占23.19%,其他常見誘因還有應激因素8例,其中占11.59%、精神緊張及勞累過度5例占7.25%、飲食不當因素11例,占15.94%、受涼所致共4例,占5.79%。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的危急重癥且在老年患者中發(fā)病率較高,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的病因有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賁門撕裂綜合征等食管疾病、消化性潰瘍、胃癌、胃腸手術后病變等胃十二指腸疾病,及門脈高壓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等,老年患者由于心血管耐力差,對大出血多不能耐受,病情較危急。探討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積極提出應對措施,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老年性出血患者須積極探討出血的誘因,避免危險因素,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生率是老年患者規(guī)避出血的主要措施[2-3]。
3.1 病因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病因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本討論中胃癌23例,十二指腸潰瘍15例,胃癌18例,三種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91%,因此臨床處理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病情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行胃鏡檢查,不僅可在胃鏡下止血,而且可直接取病處組織活檢以確定病因,有利于疾病的治療。老年人好發(fā)胃潰瘍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下降抵御胃酸的消化作用能力及胃黏膜屏障的再生功能都受到了影響,從而易發(fā)生胃潰瘍。胃癌的發(fā)生可能與老年患者長期胃潰瘍及接觸致癌性物質(zhì)有關,同時機體衰老過程中免疫功能下降也是癌癥發(fā)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性患者因胃腸手術的機會多及術后的病程較長,因此亦出現(xiàn)術后吻合口潰瘍,吻合口潰瘍多發(fā)生于手術后10年,因此青年患者發(fā)生較少。此外,老年患者因慢性骨與關節(jié)疾病多有非甾體類抗炎藥服用史,此類藥物因減少胃黏膜血液循環(huán)而削弱屏障功能,導致潰瘍發(fā)生[4]。
3.2 誘因 上消化道出血誘因很多,其中非甾體類抗炎藥運用不當是常見的誘因,本討論11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69例有明確誘因,其中25例均是運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所致,老年人肝腎功能較年輕人差,非甾體類藥在體內(nèi)停留的時間較長,藥效持續(xù)較長,因此對胃黏膜的損害也較大,因此老年患者更需要慎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其次誘因是酗酒,飲酒可能誘發(fā)潰瘍穿孔導致出血,其次飲酒亦可引發(fā)急性胃炎,造成胃黏膜糜爛、水腫、充血。精神緊張、寒冷刺激導致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力更強而誘發(fā)出血,本組患者有5例是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所致,4例是由于天氣轉(zhuǎn)涼寒冷刺激,8例是由其他已知急性病應激誘發(fā)[5]。
綜上所述,老年性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病率高且由于老年患者耐受差,病情多較危急,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與青年患者大不相同,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潰瘍和胃癌多見,對于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警惕胃癌的可能,且老年性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因患者耐受差且止血較困難,發(fā)生再次出血的幾率大,病情多較危重,因此對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從病因治療,盡早治療原發(fā)病,并避免不良因素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
參考文獻
[1] 賀學勤,余學愚,查超.上消化道出血外科治療76例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8):22-23.
[2] 遲青仲,積珊.124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2,9(2):142-143.
[3] 尋琳婷,范紅.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9例病因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5):151-152.
[4] 張明智,陶彩芳,雷敏.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11):103-104.
[5] 孟照華.青年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2,10(9):1070-1071.
(收稿日期:2012-09-06) (本文編輯: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