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TD-LTE覆蓋規(guī)劃指標及子幀配置*

2013-02-28 06:15:36李秋香徐曉東周伯慧
電信科學 2013年5期
關鍵詞:子幀頻段信道

李秋香,徐曉東,周伯慧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北京100053)

1 引言

公共參考信號(common reference signal,CRS)用于控制信道和業(yè)務信道接收時的信道估計,其接收功率(common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CRS RSRP)間接反映控制信道和業(yè)務信道的信號強度。公共參考信號干擾噪聲比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CRS SINR)是信號功率相對于噪聲與干擾功率之和的比值,可反映信號質量。TD-LTE由于其特殊的設計方式,如隨機序列加擾、跳頻傳輸、功率控制及干擾抑制技術等,可進行同頻組網,在進行LTE商用網絡規(guī)劃時,一般考慮CRS RSRP、CRS SINR、邊緣速率等指標,而邊緣速率與CRS SINR規(guī)劃指標密切相關,因此本文主要對CRS RSRP和CRS SINR這兩個規(guī)劃指標進行分析。

TD-LTE在標準上與LTE FDD進行了融合,采用與LTE FDD等長的子幀結構,繼承了TD-SCDMA幀結構的特點,包括上行子幀、下行子幀、特殊子幀,其中特殊子幀由下行導頻時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護間隔 (guard period,GP)和上行導頻時隙 (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3部分組成。TD-LTE系統(tǒng)通過GP實現(xiàn)同一頻段上同時進行上下行傳輸,在DwPTS上傳輸主同步信號(PSS),剩余資源可用于下行數(shù)據傳輸,UpPTS可承載隨機接入信號和上行信號質量估計信道。與TD-SCDMA相比,TD-LTE具有更靈活的子幀配比和特殊子幀配比,以適應不同的業(yè)務速率要求,在進行網絡規(guī)劃時,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子幀配比。

2 覆蓋規(guī)劃指標

合理的CRS RSRP和CRS SINR規(guī)劃指標是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用戶體驗主要包括駐留網絡、接入網絡以及使用業(yè)務3個環(huán)節(jié)。不同的用戶體驗環(huán)節(jié)對RSRP的要求基本相同,RSRP滿足用戶駐留的要求后,一般也可滿足用戶接入和使用業(yè)務的要求。

不同的用戶體驗環(huán)節(jié)對SINR的要求不同。在用戶駐留網絡環(huán)節(jié),SINR需保證用戶可正確接收系統(tǒng)廣播消息;在用戶接入網絡環(huán)節(jié),SINR需保證可在網絡中建立連接并發(fā)起業(yè)務;在用戶使用業(yè)務環(huán)節(jié),用戶需求的數(shù)據速率不同,直接帶來對SINR的要求不同。一般來說,在上述環(huán)節(jié)中,保證一定業(yè)務速率對SINR的要求最高,用戶接入對SINR的要求次之,用戶駐留對SINR的要求最低。

2.1 CRS RSRP規(guī)劃指標

RSRP需滿足用戶駐留網絡的要求,以保證終端可以正確接收系統(tǒng)消息。理論上用戶駐留網絡最小的RSRP要求與終端的接收機靈敏度相同。以8天線系統(tǒng)為例,接收靈敏度=熱噪聲密度+10lg(BW)+接收機噪聲系數(shù)+解調門限=-174 dBm/Hz+10lg15 000+7 dB+解調門限=-125 dBm+解調門限。終端類型、實現(xiàn)及個體差異導致各終端的解調性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無其他干擾的情況下,假設解調門限為0 dB,接收靈敏度為-125 dBm,此時滿足駐留網絡對RSRP的要求為-125 dBm@15 kHz(TD-SCDMA終端接收機靈敏度對應RSCP為-106 dBm@1.28 MHz)。

上述駐留網絡對RSRP的最小要求考慮的是下行,當系統(tǒng)為下行覆蓋受限時,只要實際RSRP大于終端駐留所需求的最小RSRP,終端即可駐留網絡。但在實際系統(tǒng)中,由于不同小區(qū)采用不同的天線配置或者負載,覆蓋有可能是上行先受限,此時,即使實際RSRP大于駐留網絡所需求的最小RSRP,終端可能由于上行覆蓋較弱而無法駐留網絡。以下僅從下行覆蓋受限的角度來考慮RSRP的規(guī)劃指標。

用戶使用過程中,由于存在人體損耗、車體損耗、穿透損耗、鄰區(qū)干擾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為保證實際的覆蓋效果,實際規(guī)劃RSRP指標需預留一定的余量,所以實際規(guī)劃RSRP指標應為駐留網絡所需最小RSRP與預留余量之和,而余量和使用場景、頻段、環(huán)境等有關。

在利用室外宏基站覆蓋室內的場景下,室外宏基站RSRP規(guī)劃指標,在終端駐留RSRP基礎上,如果考慮人體損耗3 dB、鄰區(qū)干擾余量(3 dB)、OTA(6 dB)和穿透損耗(假設一般主城區(qū)F頻段室內覆蓋目標的穿透損耗為13 dB左右),室外F頻段非手持終端RSRP規(guī)劃指標為-100 dBm。但在不同場景、不同頻段情況下,需考慮不同穿透損耗和干擾余量。

上述RSRP規(guī)劃指標指的是終端天線口接收到的信號電平值。實際上,驗收時所用終端、終端所處位置都是多樣的,一般來說驗收位置都在室外,可能在車內也可能在車外,驗收所采用的終端也有可能是手持終端或非手持終端。如果在車內驗收,需考慮車體損耗;如果采用手持終端,則實際測量的RSRP已經包含人體損耗,無論是手持還是非手持終端,測量值都已經包含了OTA。總之,驗收位置和終端決定了驗收評估時的RSRP值,該值與規(guī)劃指標是不同的。

對于室內用戶而言,只要終端接收到的RSRP在-122 dBm以上即可,考慮了接收靈敏度加鄰區(qū)干擾余量,以保證用戶體驗的穩(wěn)定性。

對于室外而言,如果采用車外手持終端驗收,以F頻段為例,終端已包含OTA,人體損耗也已經計算在內,因此需在規(guī)劃指標的基礎上排除OTA和人體損耗,因此,RSRP評估指標為:-100 dBm-6 dBm-3 dBm=-109 dBm;如果采用車內非手持終端驗收,終端已包含OTA,不包含人體損耗,但存在車體損耗,假設車體損耗為6 dB,則車內非手持終端評估指標為:-100 dBm-6 dBm-6 dBm=-112 dBm。

因此,在評估網絡覆蓋水平時,在考慮網絡規(guī)劃指標的基礎上,還需考慮終端類型及所處位置。

2.2 CRS SINR規(guī)劃指標

網絡規(guī)劃中使用的CRS SINR為公共參考信號的信干噪比,而和業(yè)務速率等用戶體驗直接相關的是業(yè)務信道的SINR。CRS SINR與業(yè)務信道SINR之間(進而與業(yè)務速率之間)的關系受全網負載水平、天線傳輸模式和傳播環(huán)境、終端性能以及速率滿足的概率等因素共同影響。

(1)網絡負載水平的影響

在網絡空載情況下,服務小區(qū)公共參考信號僅受到鄰區(qū)與其模3相同的公共參考信號的干擾,而業(yè)務信道則受到與本小區(qū)非模3沖突的公共參考信號干擾,公共參考信號受到的干擾與業(yè)務信道受到的干擾不一致。在50%網絡負載情況下,公共參考信號和業(yè)務信道在多個小區(qū)間會相互產生干擾,在調度算法相對固定的情況下,業(yè)務信道與公共參考信號的SINR對應關系相對收斂;在100%網絡負載下,鄰區(qū)公共參考信號及業(yè)務信道均占滿全部資源,CRS受到的干擾與用戶業(yè)務信道受到的干擾一致,業(yè)務信道與公共參考信號的SINR對應關系相對固定。在網絡實際規(guī)劃或驗收時,可綜合考慮未來網絡典型負載情況、公共參考信號與業(yè)務信道SINR之間的關系等因素,確定應采用何種網絡負載水平進行規(guī)劃或驗收。

(2)傳播環(huán)境和天線模式的影響

信道傳播環(huán)境直接影響LTE的天線模式選擇,而不同天線模式下CRS SINR與用戶業(yè)務速率之間的關系存在差異。以8天線為例,在信道質量較差區(qū)域,一般采用波束成形TM7及發(fā)送分集TM2兩種天線模式。TM2在各種場景下的性能相對比較固定,TM7相對TM2的性能有所提升,因此在保證一定速率的前提下,TM7與TM2相比,可降低對CRS SINR的要求。傳播環(huán)境和天線模式對CRS SINR規(guī)劃指標的影響見表1。測試結果顯示,同一場景下,以95%高于某SINR的取值作為規(guī)劃指標,在滿足相同的邊緣速率的要求下,TM7較TM2對CRS SINR的要求可降低1~3 dB,不同場景SINR的規(guī)劃指標有所差異。TM7的性能增益與應用場景、廠商實現(xiàn)和算法等密切相關。

表1 傳播環(huán)境和天線模式對CRS SINR規(guī)劃指標的影響

在實際網絡規(guī)劃中,若使用TM2固定模式進行規(guī)劃,可以確保信號質量CRS SINR和用戶業(yè)務速率關系穩(wěn)定,可反映最差情況下對網絡的要求,用戶實際使用TM2/TM7自適應模式驗收時將獲得更高速率;若同時采用自適應模式進行規(guī)劃和驗收,則規(guī)劃與驗收時的天線模式和用戶體驗基本一致,但不同環(huán)境、不同廠商波束成形增益波動性較大,CRS SINR和用戶業(yè)務速率關系波動較大,實際操作較為復雜。

(3)端到端產品性能的影響

不同芯片、品牌、類型的終端的解調性能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在相同位置處的速率存在較大差異。在發(fā)射功率一定的情況下,基站和終端的接收機性能指標越差,達到相同目標速率時需要的SINR越高。如果兼顧性能較差的終端,SINR規(guī)劃指標要預留一定余量。

(4)達到一定速率的概率的影響

對RSRP和SINR的規(guī)劃指標而言,通常要求全網95%以上的概率高于某規(guī)劃指標。對業(yè)務需求而言,需包含一定的業(yè)務速率要求以及達到該速率的概率,因為即使同一速率要求,若要求滿足的概率不同,對SINR規(guī)劃指標的要求也不同。假設在某特定場景下,鄰區(qū)100%負載、TM2模式下,目標規(guī)劃速率為2 Mbit/s,若規(guī)劃SINR指標為[-4,-3],約73%概率高于2 Mbit/s;若規(guī)劃SINR指標為[-3,2],約86%概率高于2 Mbit/s。

(5)接入過程對SINR的要求

為了保證用戶的感知,需保證用戶具有一定的接入成功率,從表2某終端在加擾情況下的實際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出,終端在不同SINR下的接入成功率是不同的。

表2 SINR和接入成功率的關系

因CRS SINR和用戶業(yè)務速率之間關系復雜,不同場景下兩者的對應關系有所差異,在實際確定網絡規(guī)劃指標時,需結合實際的目標速率及概率要求,并充分考慮不同場景的差異來確定CRS SINR的規(guī)劃指標。

2.3 CRS RSRP和CRS SINR的關系

在干擾情況相對復雜、干擾比較隨機的場景(如室外道路場景)中,速率主要隨SINR變化,不同RSRP下的速率也有可能相同。但在干擾情況簡單、干擾相對收斂的場景中,如室內分布、“孤站”等場景,隨著RSRP的增加,SINR也隨之增加,此時,RSRP越高,速率越高。實際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速率與信號強度RSRP無必然聯(lián)系,主要取決于信號質量SINR。

此外,RSRP與基站發(fā)射功率、站間距有較大關系,但SINR與這兩者的關系不明顯。不同發(fā)射功率下全網CRS RSRP CDF與CRS SINR CDF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在網絡結構固定的情況下,全網RSRP水平隨基站發(fā)射功率提高而增強,存在較為確定的對應關系;而網絡中的有用信號和干擾信號隨功率同升同降,整體上看,在不同功率配置下,小區(qū)邊緣/平均SINR沒有明顯差異。

3 TD-LTE子幀配置規(guī)劃

3.1 TD-LTE幀結構特點

TD-LTE幀結構如圖3所示,1個無線幀包含10個子幀,1個子幀長1 ms,常規(guī)子幀包含2個時隙,下行和上行子幀之間有1個特殊子幀,包含3個部分,即DwPTS、GP和UpPTS。上下行子幀配比和特殊子幀配比有很多種,通過調整上行和下行子幀數(shù)的配比,TD-LTE系統(tǒng)可以滿足不同的上下行數(shù)據傳輸業(yè)務比例的需求。特殊子幀的配比也有多種選擇,以適應不同的傳輸距離。TD-LTE上下行子幀配置見表3(其中,S表示特殊子幀,D表示下行子幀,U表示上行子幀)。TD-LTE特殊子幀配置見表4。

表3 TD-LTE上下行子幀配置

表4 TD-LTE特殊子幀配置

與TD-SCDMA幀結構相比,TD-LTE系統(tǒng)保留了TD-SCDMA系統(tǒng)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靈活的上下行時隙配比,根據業(yè)務需求實現(xiàn)靈活的上下行子幀配置;特殊子幀保留和TD-SCDMA系統(tǒng)類似的結構,由DwPTS、GP和UpPTS 3部分依次組成。

同時,TD-LTE在TD-SCDMA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與TD-SCDMA的子幀結構有所差別,具體如下。

·子幀長度不同:TD-SCDMA正常子幀長度是0.675 ms,但特殊子幀長度是0.275 ms,而TD-LTE的正常子幀和特殊子幀長度都是1 ms。

·調度周期不同:TD-SCDMA的調度周期是5 ms,而TD-LTE的調度周期是1 ms,具有更短的時延和更大的靈活性。

·特殊子幀配置不同:TD-LTE特殊子幀可靈活配置,

DwPTS、GP、UpPTS可以選擇不同的長度,以適應覆蓋、容量、鄰頻共存、規(guī)避遠距離基站干擾等不同場景的需要,且在某些配置下,DwPTS可以傳輸數(shù)據,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而TD-SCDMA的特殊子幀的DwPTS、GP、UpPTS是固定的,且不能傳輸數(shù)據。

3.2 TD-LTE子幀配置考慮的因素

TD-LTE具有靈活的上下行子幀和特殊子幀配置方式,實際配置需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

第一,上下行業(yè)務需求。移動寬帶業(yè)務的上下行流量是不對稱的,其上下行業(yè)務流量比為1∶4~1∶6。而TD-LTE可提供靈活的上下行配置。移動寬帶業(yè)務上下行流量之比見表5。在上下行時隙配比為1∶3的情況下,TD-LTE上下行數(shù)據速率比例約為1∶5.94,與移動寬帶業(yè)務的上下行流量之比接近。TD-LTE上下行速率之比見表6。

第二,與TD-SCDMA同頻共存或鄰頻共存。當TD-LTE與TD-SCDMA同頻共存或當TD-SCDMA采用FA寬頻功放,與TD-SCDMA在FA鄰頻共存時,兩個網絡的上下行轉換時間一定要對齊以避免干擾。TD-SCDMA和TD-LTE鄰頻共存時的子幀配比如圖4所示。TD-SCDMA上下行子幀配比為3∶3時,TD-LTE上下行子幀配比應為2∶2,特殊子幀 最 佳 配 置 為10∶2∶2,此 時DwPTS可 用 于 傳 輸 數(shù) 據。TD-SCDMA上下行子幀配比為2∶4時,TD-LTE上下 行 子 幀配比應為1∶3,TD-LTE特殊子幀可采用3∶9∶2或3∶10∶1等配置,此時,DwPTS無法承載業(yè)務數(shù)據或部分承載數(shù)據,峰值/平均吞吐量較10:2:2配比,有一定的吞吐量損失。

表5 移動寬帶業(yè)務上下行流量之比

表6 TD-LTE上下行速率之比

圖4 TD-SCDMA和TD-LTE鄰頻共存時子幀配比

因此TD-LTE的子幀配比應該遵循兩方面的原則:TD-LTE的子幀配比需保證TD-LTE與TD-SCDMA的上下行轉換時間對齊;TD-LTE特殊子幀的GP長度盡可能小,使TD-LTE下行吞吐量最大。

3.3 TD-LTE子幀配置建議

TD-LTE子幀配置,需綜合考慮上下行業(yè)務需求及與TD-SCDMA鄰頻共存,同時盡可能使吞吐量最大化,即使用GP較短的特殊子幀配置。根據上下行業(yè)務需求差異,上下行子幀配比主要考慮1∶3和2∶2。

對于F頻段而言,為了與TD-SCDMA在同頻段(如F頻段)共存,需要保持子幀上下行轉換點保持對齊;對于TD-SCDMA采用寬帶功放(F+A)RRU設備的情況,TD-SCDMA的A頻段和LTE的F頻段鄰頻共存時也需子幀對齊。因此當TD-SCDMA上下行時隙配比為2∶4時,TD-LTE只能配置為1∶3,但特殊子幀的配比可有多種選擇,具體如下。

·DwPTS∶GP∶UpPTS配比為3∶9∶2。系統(tǒng)和終端支持能力較好,但DwPTS不能用于傳輸下行數(shù)據。由于控制信道配置不同、符號/子幀計算方式不同,3∶1時隙配比下,3∶9∶2相 對10∶2∶2下行吞吐量損失為18.7%~20%。

·DwPTS∶GP∶UpPTS配比為6∶6∶2。DwPTS可用于傳輸下行數(shù)據,相比10∶2∶2的配置,容 量損失降至 約10%。目前尚在標準化過程中。

對于D頻段而言,不存在與TD-SCDMA共存干擾的問題,上下行子幀配比可以配置為2∶2或1∶3,為使下行吞吐量最大化,特殊子幀配比建議配置為10∶2∶2。

4 結束語

本文對TD-LTE組網的關鍵規(guī)劃指標CRS RSRP和CRS SINR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展開分析。從終端接收靈敏度出發(fā),結合干擾余量、人體損耗及滿足一定程度的室內覆蓋要求等,理論分析CRS RSRP規(guī)劃指標要求,給出CRS RSRP規(guī)劃指標參考值,并在規(guī)劃指標的基礎上,考慮驗收時所采用的終端類型及終端所處位置,給出實際驗收時的評估指標參考值;從網絡負載、傳播環(huán)境及天線模式、邊緣速率要求、終端性能等多個方面分析CRS SINR規(guī)劃指標的影響因素;分析CRS RSRP和CRS SINR兩者之間關系,得出在實際復雜的網絡中,CRS RSRP與CRS SINR無必然聯(lián)系,CRS RSRP與基站發(fā)射功率、站間距有較大關系,但SINR與這兩者的關系不明顯。

此外,本文還對TD-LTE子幀結構特點進行了分析,并與TD-SCDMA的子幀結構進行比較,結合上下行業(yè)務速率需求、與TD-SCDMA共存等因素,給出不同頻段的子幀配置建議。對F頻段而言,考慮到與TD-SCDMA同頻共存,或當TD-SCDMA采用FA寬頻功放時與TD-SCDMA在FA鄰頻共存,TD-LTE上下行子幀配比應為1∶3,特殊子幀配比為3∶9∶2、9∶3∶2或6∶6∶2等;對于D頻段而言,上下行子幀配比主要考慮上下行業(yè)務速率需求靈活配置,為使TD-LTE的速率最大化,特殊子幀配比考慮為10∶2∶2。

1 3GPP TS 36.2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2 3GPP TS 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3 3GPP TS 36.2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4 戴源,朱晨鳴,王強等.TD-LTE無線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子幀頻段信道
gPhone重力儀的面波頻段響應實測研究
地震研究(2021年1期)2021-04-13 01:04:56
LAA系統(tǒng)在非授權頻段上的動態(tài)子幀配置策略
電信科學(2016年7期)2016-11-30 08:21:59
用于針對LTE中的eIMTA有效使用DAI比特的方法和裝置
推擠的5GHz頻段
CHIP新電腦(2016年3期)2016-03-10 14:07:52
基于導頻的OFDM信道估計技術
一種改進的基于DFT-MMSE的信道估計方法
一種改進的基于DFT-MMSE的信道估計方法
TD—LTE在D頻段和F頻段的覆蓋能力差異
中國新通信(2015年1期)2015-05-30 10:30:46
基于MED信道選擇和虛擬嵌入塊的YASS改進算法
LTE-A異構網中空白子幀的動態(tài)配置*
来安县| 张北县| 峨眉山市| 明水县| 鄂托克前旗| 句容市| 霍林郭勒市| 南充市| 房产| 阳曲县| 长垣县| 革吉县| 黄大仙区| 五原县| 抚宁县| 黑河市| 分宜县| 夏邑县| 常熟市| 宁波市| 东阿县| 乐清市| 汽车| 吉隆县| 平原县| 娱乐| 东山县| 马关县| 辛集市| 射阳县| 新津县| 连山| 东宁县| 韶山市| 酉阳| 凉城县| 沁源县| 芮城县| 河东区| 丰原市|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