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建梅
父母們聚集的地方,有一個話題經(jīng)久不衰,這話題就叫:“如今的孩子”?!叭缃竦暮⒆釉趺催@么懶,恨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今的孩子自理能力真差,吃喝拉撒都要靠父母,將來走上社會可怎么辦呀”、“還指望孩子大了就懂事了,哪知道大了更操心?!薄?/p>
以下是家長提供的孩子們的表現(xiàn):
女兒:“媽,我的那件白色的上面有KT貓的T恤你給我放哪了,我找不到了。”
媽媽:“你的衣服不都是讓你自己放的嗎?我怎么知道你放哪了呢,你自己好好想想?!?/p>
女兒:“我都想了N遍了,幾只衣櫥都翻亂了也沒找到哦?!?/p>
媽媽:“一直跟你說做事要有條理,你總是做不到,這會是找不到衣服,上午是找不到書,幸虧腦袋是固定在脖子上的,不然我真擔心你也會找不到腦袋……”
這只是眾多事例中的一個,說起諸如此類的情況時,許多父母還有份委屈,即對社會評價的不滿:人們大都認為是家長的包辦代替和溺愛造成了孩子的種種毛病,可天地良心,我們雖然也有嬌慣孩子的方面,但一是一,二是二,教育孩子方面一直未敢松懈,真的沒有一味縱容孩子,就不明白孩子怎么就成這樣了。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如果你拿著一把鑰匙擰了半天沒打開鎖,那就說明你要不拿錯了鑰匙要不找錯了鎖。同樣,當父母們費了很大心力也不能使孩子改變時,可能也需要反省,究竟是自己找錯了方向還是用錯了力氣?
其實,促進孩子的改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肯定孩子的能力,這一方面絕大多數(shù)父母都確信自己做得很好:賞識教育嘛,大家都懂的,孩子表現(xiàn)好時我們都會及時肯定和獎勵。但其實,如果父母只在孩子表現(xiàn)好時才去肯定他的能力,那只做對了一半。
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在孩子看似不具有某種能力,甚至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時仍能夠肯定他的能力,并且這份肯定還真實,可信,不虛偽。
來看看這種情形:
一名五歲的男孩首次嘗試幫媽媽拖地板,結果可想而知:地面汪著水,地板上拖把的痕跡一道一道的,像在畫大花臉。
王媽媽:“趕緊把拖把放下!媽媽剛把地板拖干凈你就來添亂啦。我知道,你是想幫媽媽是嗎?那媽媽告訴你怎么才是真的在幫我,那就是:別讓媽媽的勞動白費,不要把衣服這么快又弄臟,不要把家里東西又摔壞或者又弄得亂七八糟,不要……”
李媽媽:“喲,寶貝,在學媽媽拖地。現(xiàn)在看看地,是比原來干凈了還是更臟了呀?哈哈,是更臟了對吧?你現(xiàn)在還小呢,還擰不干拖把拖不好地,等你再長大一點你就能做好了,好好吃飯多運動,你很快就能把地拖干凈啦!”
值得肯定的是,如今父母對家庭教育都很重視,并且也愿意通過學習和再學習提升自己為人父母的教育水平,所以,那些簡單、粗暴、用懲罰來管理孩子的行為已極少出現(xiàn)。
以上兩位媽媽的言行是家庭教育中較為常見的,通過并列比較,人們會看出其中的優(yōu)劣:王媽媽以結果來評價孩子的行為,致使孩子拖地的良好愿望得到的是來自父母的否定和更多的限制;而李媽媽則以動機來評價孩子,故而肯定了孩子的良好行為,并用鼓勵的方式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能力局限,同時激發(fā)孩子強身健體的愿望。
無疑,人們都會認為李媽媽的回應才是良好的。
那么,請問:李媽媽的孩子在短期內(nèi)還會嘗試拖地嗎?當他做其他一些事情不如意時他會堅持嗎?
答案也應該很明顯:孩子在媽媽所說的“再長大一點”前是不會再嘗試拖地了,而且,一旦某件事孩子嘗試時結果不如意,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目前不具備做好它的能力,于是放棄。而事實上,當孩子生理成熟后,做好很多事靠的是信心和努力,然而,由于早期的生活經(jīng)驗,孩子內(nèi)部的心理加工模式已經(jīng)這樣形成。
或者這多少能說明為什么父母真心付出了許多心血去教育孩子,孩子仍然疏懶、畏難、消極應對。
如今有沒有孩子持有阿基米德那樣的信心: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如果仍會有這種孩子的話,我想他可能是安媽媽的孩子。
安媽媽:“孩子,你在拖地哪,真用勁,我都看到小汗珠了??墒牵匕搴孟癫活I情,你看它拖干凈了嗎?沒有。知道什么原因嗎?那是因為你用的是大人的工具,如果你用的是適合你自己的工具,你會把地拖得像媽媽一樣干凈,甚至比媽媽拖得還要好?!笔潞?,找出舊棉毛衫剪成條,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只小拖把,讓孩子負責拖他自己的“地盤”。
若孩子做不好某件事時從父母那得到的是安媽媽式的回應,他就在任何時候都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對其他的因素做出調(diào)整,他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父母不必擔心是不是需要跟在孩子后面一個勁為他制作工具,事實上,只要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當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后,他會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條件,不勞父母大駕。
當孩子摔碎第一只玻璃杯時,所有的父母都會叮囑他:“小心點”,孩子也會回答你“知道了”。于是,當孩子再摔碎東西的時候父母必然地覺得自己有理由不滿了:“告訴過你‘小心點’,你也說‘知道了’,那怎么又摔碎了呢?”
孩子自覺理虧,無言以對。其實,他大可以對父母說:“我只是說我知道了,我可沒說我懂了,我更沒說我會了?!?/p>
蒙臺梭利教育法有一句名言:“我聽了,我知道了;我看了,我懂了;我做了,我會了?!毕喈斁?。
如果家長只是口頭上提醒孩子怎么做時,對欠缺生活經(jīng)驗的孩子來說,他的“知道了”只是說他知道了你的態(tài)度和要求,而并不意味著他知道了應該如何去落實。
比如,他知道了他應該“小心”,但怎么拿杯子才叫“小心”呢?小心是如何體現(xiàn)在動作上的呢?他并不懂。
所以,想讓孩子懂得如何去做才是“小心”,父母必須“做”給孩子看,即用實際操作來演示:水接七成滿,右手持杯,左手托底。演示時遵循“說時不做,做時不說的”守則,不要一邊做著動作一邊嘴巴不停解釋,給孩子造成干擾,無法形成專注。
但孩子“懂”了仍然不代表他“會”了,就如你通過觀摩懂得了司機是怎么駕駛車輛的但不代表你也會開車一樣,若想讓孩子會,必須讓他親自操作,操作中即使孩子做錯了也不要強調(diào)他的錯誤,可以溫和而平靜地對他說:“看媽媽再做一次”。想讓孩子鞏固練習,也微笑著對他說:“你做得很好,請再做一遍?!?/p>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即使是同一種錯也未必是同一種原因,如果孩子已經(jīng)學會“小心”地端水杯,下次又摔碎杯子時家長仍然要了解原因,或者,這次是因為接的水太燙了。那么,“小心點”就需要打個“補丁”——在杯底墊上隔熱墊。
身教重于言傳,父母需用指導的方式而不是用評價的方式去幫助孩子取得進步。
孩子做事拖拉,孩子不守時,孩子沒條理……當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已經(jīng)形成一段時間后,父母只是指出這些是不夠的,孩子需要的是我們針對某一具體目標提供的具體建議和幫助。
比如,若想讓孩子變得有條理,就示范給孩子看如何分類分區(qū)域安放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用品,如何通過貼標簽、記備注,建立生活檔案等方式來使生活變得“有條理”,帶領孩子一同實施部分環(huán)節(jié),再協(xié)助孩子達成目標,在實施中,允許和鼓勵孩子按自己的喜好做出調(diào)整和更改。
另外,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fā)生過失或者錯誤時,父母不給孩子外加的批評和懲罰,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承擔由于他的不當行為直接導致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時感到不愉快甚至痛苦,從而促使孩子自覺彌補過失,糾正錯誤。讓孩子承受自己行為的自然后果也稱為自然懲罰法,是由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的一種教育方法。
比如:當孩子作業(yè)拖拉時,父母可以將孩子寫作業(yè)的時間安排在吃飯的上一個時段或他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的上一個時段,若到時間作業(yè)仍沒有完成,父母不去催促和責備他,而是自己先就餐,孩子完成作業(yè)后自己熱飯吃;或者因為拖拉而錯過自己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又比如:當孩子因為疏懶將衣服積攢后一次性洗掉,恰逢天氣不好上學要穿的衣服沒有干時,父母不去幫他烘衣服或買衣服,由他自己面對:是想辦法把衣服烘干還是借用爸爸或同學的衣服穿。
只有當自己釀的苦果由自己品嘗時,孩子才會自發(fā)產(chǎn)生改善自身行為的意愿,即我們所說的內(nèi)驅力。當他愿意去改變時,新貌才能真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