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有過孩子的家長可能聽說過這樣的一些說法,寶寶出生了,要想讓他長的漂亮,要不斷的給孩子“整形”,比如要讓孩子睡硬枕頭,這樣頭就不會難看了;四肢要綁直,否則孩子長大腿會不直;胎毛要經常剃,否則頭發(fā)會發(fā)黃;女孩的乳頭要擠一下,否則長大了不發(fā)育等等,上面的說法對嗎?怎樣讓孩子漂亮并且健康的成長,下面談談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1 孩子不需要睡硬枕頭
一些家長喜歡給孩子用硬枕頭,希望那樣可以糾正孩子難看的頭型,是的,不能說沒用,新生兒的頭骨相當柔軟,很容易受外力影響而變形,但是,這不是關鍵,而且硬枕頭會讓孩子感覺很不舒服。其實影響孩子頭型的主要因素是孩子的睡姿, 睡姿對寶寶頭型起決定性作用。有人說,讓孩子平躺好,有人說側臥好,到底給孩子選擇那種睡姿最科學呢?
其實,我們的擔心都是多余的,人類在睡覺的時候,不會永遠保持一種狀態(tài),新生兒也是如此,除非他是早產兒太虛弱或你給他穿的太多,限制了他的活動。讓孩子按照他自己喜歡的姿勢睡覺是最科學的。家長們在護理孩子的時候,不要頻繁地翻動孩子,除非他每日都以一種姿勢睡覺。我的建議是,因為孩子頸椎的生理彎曲還未建立好,平躺時根本不用枕頭,更不需要什么定型枕,墊一塊折疊毛巾就行了;有人說,孩子側臥最舒服,因為側臥是寶寶處于媽媽體內時就已習慣的自然狀態(tài),會全身放松,得到充分休息,提高睡眠質量,這有道理,你可以這樣做,孩子剛從你懷里放下時,你可以把孩子側臥放下,然后任他自由的活動,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2 頭發(fā)不需要經常剃
孩子的發(fā)質與遺傳關系最大,常剃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發(fā)質;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剃光頭,這樣其實并不安全,因為剃光頭可能引起肉眼看不到的傷痕,由于嬰兒的免疫防御功能不夠完善,剃刀又沒經嚴格消毒,很容易讓細菌乘虛而入,從而引起皮膚化膿性疾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3 孩子的四肢不需要綁起來
1歲以內的小寶寶平躺在床上睡覺時,會擺出像青蛙一樣的姿勢,兩條胳膊彎曲向上呈“W”狀,兩條腿彎曲向下呈“M”狀,這是寶寶最自然的休息姿勢。因為嬰兒的屈肌發(fā)育占優(yōu)勢,他用這種姿勢睡覺最舒服。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就慢慢消失了。有的媽媽擔心寶寶將來長成“羅圈腿”,把寶寶的胳膊腿拉直,然后“五花大綁”的綁起來,這樣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這樣會使寶寶一直處于僵直狀態(tài),渾身緊張疲勞,休息不好,反而影響生長發(fā)育。
4 寶寶的乳頭不需要擠
我國民間有一種舊習,就是寶寶出生不久,大人要給寶寶擠乳頭,擠出一些黏液來。說是如果不擠,男孩長大乳頭會發(fā)癢,女孩乳頭會凹陷。其實這種說法沒有一點科學道理,不擠乳頭的寶寶長大根本不會出現這種現象。而且,新生寶寶的抵抗力很弱,如果給他擠乳頭,會使細菌從擠破處侵入體內,導致化膿性性乳腺炎、新生兒黃疸,嚴重的還會引起敗血癥,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千萬不要給孩子擠奶頭。
5 不要讓孩子過早的學坐和走
俗話說“四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有他不同的特點。由于嬰兒發(fā)育剛剛開始,身體各組織十分薄弱,骨骼絕大部分由軟骨構成,根本談不上堅固。所以,過早負重,對發(fā)育非常不利。如四個月的寶寶,是他該學翻身的時候,而你卻讓他長久的坐,這樣做,會使他脊柱過早負重,由于脊椎骨缺鈣柔軟,背部肌肉不發(fā)達而松馳,自然會出現脊柱側彎畸形或駝背,并隨年齡增長逐漸加重,可造成永久性體態(tài)異常,釀成終身痛苦與遺憾。同樣道理,倘若學走路過早,因下肢骨柔軟脆弱,經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勞,下肢的血液供應也因此受到影響,故而容易導致下肢出現佝僂病似的“X”型腿或“O”型腿,甚至發(fā)生疲勞性骨折。還要提醒大家一點的是,孩子在學走路時,建議孩子不要依賴學步車,因為學步車的使用并不能促進嬰兒的運動發(fā)育,相反與多方面的嬰兒運動發(fā)育遲緩有關。使用過學步車的嬰兒與未使用者相比,學會爬行、獨自站立和獨自行走的時間都比較晚,用學步車的時間越長,運動能力延遲越明顯。使用學步車的時間每增加24小時,獨自站立和獨立行走的時間就延遲3天多。
所以,漂亮健康的寶寶不是“整形”出來了,關鍵是家長要多了解孩子的生理和發(fā)育特點。不要讓孩子嘗試和他年齡段不相符和的活動,根據孩子的發(fā)育特點來護理呵護他,這才是育兒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