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全心
香囊,也稱“錦囊”或“錦香袋”,我們看電視劇,經常會見到古代的公子哥兒或者千金小姐喜歡在腰間佩戴個香囊,有時候也會把香囊系在床帳或車輦上。千百年來漢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各個民族佩戴香囊的風俗十分盛行。香囊的樣式也十分繁多,一般來說,女性喜歡佩戴有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等圖案的香囊;大人為小孩子佩戴香囊,多選一些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等圖案的香囊。無論佩戴哪一種樣式的香囊,都寄寓著國人追求夫妻恩愛、家庭和睦、萬事如意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并且佩戴香囊也有養(yǎng)生保健、預防疫病的作用。早在兩千多年前,先民們就佩戴香囊來驅除穢惡之氣,確保自身健康。現(xiàn)在許多城市、鄉(xiāng)村,仍有給孩子戴香袋來防病的習俗。其實,不單單是小孩子,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夠通過佩戴香囊來養(yǎng)生保健,只不過在佩戴上有些細微的差別而已。
每到春夏季節(jié),許多父母都會惴惴不安,因為天氣逐漸炎熱,是病毒、細菌繁殖的大好時機,對于免疫力低的孩子來說,最容易誘發(fā)感冒以及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了。對于小孩子來說,最常見的莫過于感冒了,無論是風熱感冒還是風寒感冒,都與風邪犯肺有關,肺臟在中醫(yī)上常被稱做“華蓋”,華蓋是指張在古代帝王車輦上華麗的傘蓋,把肺臟比作華蓋既能說明它在體內的位置較高,也可以說明它的地位十分尊貴,也就是說它是十分嬌嫩的,耐不得寒熱,被稱作“嬌臟”。所處的位置高,又不耐寒熱,小孩子的免疫力又低,這樣就容易出問題,風為百病之長,風的性子是輕浮的,最喜歡騷擾位置高的臟器,因此才有風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說法。風邪等外邪侵犯肺臟,就容易使小孩子患上感冒以及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其實,在這個時期預防小孩感冒有個“錦囊妙計”,那就是佩戴中藥香囊。中藥香囊一般采用蒼術、白芷、藿香、薄荷等氣味辛香的中藥組成,裝入棉布袋中制成小香囊,佩戴于小孩胸前,由于選用的中草藥大都含有揮發(fā)油,氣味清香純正、持久,對多種細菌和病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殺滅功能,從而起到了扶助機體正氣,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驅邪避疫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上呼吸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從而達到預防感冒的目的。
那么如果方便的話,父母可以為自己的孩子做一個香囊,準備蒼術、石菖蒲、川藁本、山柰(nài)、甘松、丁香各10克,樟腦、冰片各5克,研成粗末,然后裝入香囊內縫好,佩戴在孩子的胸前,佩戴15天后要換藥。蒼術、菖蒲、藁本、山柰、丁香、樟腦都是辛溫之品,有開竅驅邪的作用,甘松性味甘,溫,入脾,心,胃經,有理氣止痛,醒脾健胃的功效。冰片性涼,味辛苦,入肺、心、脾經,也能起到開竅、醒神、散郁火的功效。諸藥合力,十分適用于預防風邪犯肺的感冒,另外對預防其它小兒呼吸道感染的病癥也有不錯的療效。而香囊發(fā)揮其作用,除了香囊中藥發(fā)出的芳香氣味能夠辟穢除濁外,根據(jù)中醫(yī)內病外治的理論,皮毛肌膚為五臟中的肺臟所主,藥物外用,藥性可從皮膚毛竅汗孔而入肌膚,通過經絡的輸送而直達臟腑,起到調整機體陰陽平衡、鼓舞正氣、抵御外邪的作用。因而也就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另外,小孩子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雖然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yǎng),但是由于小孩子的脾胃系統(tǒng)的功能還沒有發(fā)育完整,還要十分注意日常的飲食。中醫(yī)認為小兒的臟腑嬌嫩,脾胃功能還不健全,不宜強喂濫補,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墒窃S多家長總以為讓孩子吃得越多越好,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事與愿違,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飯,形成厭食?,F(xiàn)在有不少家長為孩子厭食而大傷腦筋,而長期厭食也必然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厭食也可以通過佩戴香囊來預防,準備高良姜、青皮、蒼術、川椒各10克,將藥物研成粉,裝入香囊內,佩掛于胸前。高良姜、蒼術性味辛溫,都能入脾胃兩經,有健脾開胃的作用。青皮、川椒都能入脾經,青皮有疏通肝氣,散結消痰的功效,善于治療胃內食積,川椒能夠溫中散寒,也有治療食積的作用。諸藥合力,就能夠起到防治小兒厭食的效果。
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xiàn)象是,現(xiàn)在有許多工廠制造香囊,而許多工作人員在制作香囊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很容易饑餓,需要不斷加餐才能工作,應該說這些工人制作的香囊中少不了上述的幾味開胃健脾的中藥。還有一些科學研究人員給大白鼠聞過這些藥物后,大白鼠也有食欲猛增的狀況。原來這些開胃健脾的中藥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多和提高消化酶的活力,增強消化功能。因此說,以掛香袋這種外治法來達到防病保健目的,對有厭食癥的小兒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此外,有些家長老是抱怨自己的孩子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什么病都能找上。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也可以采取佩戴香囊的辦法,一般來說,新生兒至六個月嬰兒因為可從母體中獲得免疫能力,這么小的孩子就沒有必要戴了,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如果經常患感冒、咳嗽,哮喘、大便拉稀、面黃饑瘦,營養(yǎng)不良的,都可以通過佩戴香囊來解決。去藥店購買生蒼術、石菖蒲、藁本、山柰(nài)各10克,甘草5克、公丁香、桂皮、砂仁、蔻仁各2克,薄荷10克。并且可以加進2克冰片,如果孩子感到刺激性的味道太大,也可以舍棄冰片不用。然后將諸味藥搗為粗細末和勻,裝入塑料袋內封存好,每次取6克,裝在香囊內縫好掛在胸前就可以了,一般約十天換一次藥。當然,佩戴香囊只是增強小兒體質的一個方面,生活中也少不了細心護理和鍛煉,只有采取綜合措施,孩子才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