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思
【摘要】本文通過對羊群效應在經(jīng)濟學中尤其是股票市場中的表現(xiàn)及原因進行分析,探討了我國政府應該如何應對“羊群效應”對股票市場和投資者帶來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完善股票市場。
【關(guān)鍵詞】股市,羊群效應,投資者,政府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過去,第二只、第三只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盡管攔路的棍子已經(jīng)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經(jīng)濟學中的羊群效應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信息不充分,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在這種信息的不斷傳遞中,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chǎn)生的從眾行為。
一、股市中的“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不僅是心理學中一個經(jīng)典效應,也被廣泛的用于解釋現(xiàn)代金融市場中一些不能為正統(tǒng)理論所解釋的問題。在資本市場上,“羊群效應”是指在一個投資群體中,單個投資者總是根據(jù)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入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凱恩斯就曾指出:“從事股票投資好比參加選美競賽,誰的選擇結(jié)果與全體評選者平均愛好最接近,誰就能得獎;因此每個參加者都不選他自己認為最美者,而是運用智力,推測一般人認為最美者?!痹谀壳巴顿Y股票積極性大增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能量迅速積聚,極易形成趨同性的“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蜂擁而至,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也開始連鎖反應,紛紛出逃。
二、股市“羊群效應”產(chǎn)生的原因
1. 很多股民缺乏專業(yè)的炒股知識,沒有獨立的價值判斷能力,跟風成為一種習慣。中國的股票產(chǎn)生不過二十年,眾多股民并不清楚股票市場運作的機理。這些股民看似“兢兢業(yè)業(yè)”,每天熱衷于奔波在交易所和家庭的兩點一線之間,但在他們操持的業(yè)務上往往都是顆粒無收。也許他們也曾博覽過一些旁門左道的炒股秘籍,或者曾不懈的嘗試過一些自認為有效的博弈秘法,但是卻很少有人會從專業(yè)的角度去學習和了解股票市場,了解股票價格的決定因素等等,最終還是輸給了股市殘酷的現(xiàn)實,然后不得已選擇了跟風的招數(shù)。這樣,一旦賭博成功不但有了收益又有了與人炫耀的資本,即使不幸失手,也因為有眾多和他同一戰(zhàn)線的跟風者而感到安慰。
2. 股民始終難以克服貪婪和恐懼的心理。在股市形勢一片大好時,股民普遍都表現(xiàn)出極度膨脹的熱情。已經(jīng)涉足股市的股民紛紛加大資本投入,希望獲得更多收益;未曾涉足的則爭先恐后的開戶,也希望能夠分得股市走高的一份好處。在股市形勢低迷的時候,股民則是憂心忡忡,熱情像股票指數(shù)一樣從高處急速墜下。已經(jīng)入市的紛紛出逃,擔心自己的投入會受到損失;沒有涉足的則是深感畏懼,對自己還沒來的及入市感到無比欣慰。回想07年我國股市的紅紅火火,當滬指沖到4000點以上時,已經(jīng)有人指出股市市盈率過高,擔憂股市泡沫的破裂帶來整個股市的大崩盤。當股指迅速躥升到5000點時,貪婪的股民開始嘲笑那些提出擔憂的人們是在杞人憂天。當股市更迅猛的站上6000點后,更多人開始堅信股市站上10000點絕無問題,我國每年超過8%的實體經(jīng)濟增速足以解釋市盈率過高的“小問題”。然而是泡沫就終有破裂的時候,當實體經(jīng)濟終于無法支撐股市過快的增速時,股市的崩盤開始了。從最高點下墜的速度遠勝過當初股市上揚的速度,在迅速的崩盤中眾多股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從眾,紛紛拋售手中的股票,甚至直到2000點以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僅有15倍左右都不敢再入場。盈利時貪婪,虧損時恐懼這是所有股市中股民的通病,只不過這一真理在中國股市不成熟的股民身上表現(xiàn)的更為透徹。
3. 股市中難免會有一些暗箱操作或是有人惡意的散播錯誤信息,導致信息不對稱,從而引起市場機制的失靈。比如某些基金經(jīng)理利用職務的便利,進行“老鼠倉”交易,或者某些莊家為了賺取更多價差收益,采用各種手段操縱市場,這些行為或多或少都會加劇股民的從眾心理,其原因在于人們都傾向于認為自己得到的就是所謂的“內(nèi)幕消息”。當然這些類似的行為都是被國家法律所嚴令禁止的,但在利益面前往往有很多逐利者斗膽觸犯刑律。這些反面事例無疑會隨著股票市場的日趨成熟而逐漸減少,而基于此類原因產(chǎn)生的羊群效應能否隨著機制完善而消亡則有待時間考證。
4. 在股票市場中,從眾投資的風險同樣也來自一些外界的引導,例如分析師的推薦。
一只很有價值的股票剛被發(fā)現(xiàn)時,市場并不會給它充分的價格,這時只有一兩位分析師推薦,股價也漲得也不是很多,一旦越來越多的分析師認識到它的價值并開始推薦的時候,股價開始大幅上升了,并在一定階段飚升,這時所有的分析師都開始推薦了,投資者這時再投資此類熱門股票,其超額收益將比較有限。這就是市場的定價,當所有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一只股票的時候,是很難從市場的供求關(guān)系中獲得超額收益的。
三、政府弱化股市“羊群效應”的政策建議
1.加快市場化進程,增強證券市場及監(jiān)管機構(gòu)的獨立性,減少非市場性的政府干預。行政政策的干預雖然往往是出于穩(wěn)定股票市場的目的,然而由于羊群行為的存在,使得政策效果不能盡如人意甚至適得其反。而且政策的效應是暫時的,由其所產(chǎn)生的投資者的羊群行為沖動卻是持續(xù)的, 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勢必要保證證券市場的獨立性。
2.進一步規(guī)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的不確定性,向市場提供及時、充分、準確、廉價的信息。出于信息披露成本和其他利益的考慮,上市公司往往不情愿披露自己的信息或者往往不會完整真實的披露自己的信息,這就需要成熟的法律法規(guī)來強制保證證券市場信息的規(guī)范披露。除了法律規(guī)定外,還可以建立包括相互監(jiān)督制約在內(nèi)的嚴格的公開監(jiān)督約束機制,使上市公司信息被動披露,更有效地推動信息披露的改進。
3.培養(yǎng)投資者的理性投資理念。可以通過媒體宣傳、專業(yè)指導和培訓等方式,向盡可能多的散戶投資者傳播正確的投資理念和專業(yè)的股票知識,促使其從夢想一夜暴富的投機者轉(zhuǎn)變?yōu)檎嬲饬x上的投資者。并且要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如果想要獲得超過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必須保持一種獨立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還需要充分了解所投資的資產(chǎn)信息,不應該輕信道聽途說的傳聞,投資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種潛在的風險。
參考文獻:
[1]胥婉葭,蔣葵.機構(gòu)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投資行為羊群效應比較分析[J].財會通訊,2011(8).
[2]林小妹,李瑾.試論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羊群效應[J].中國外資,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