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德雙 汪維紅 張鳳蘭 余陽俊 趙岫云 于拴倉 盧桂香
近幾年在大白菜、普通白菜(小油菜)商品種子生產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如落地種子、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殘留、農藥對蜜蜂的傷害等等,如何解決?
據農業(yè)部2006年統(tǒng)計,我國大白菜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在各種蔬菜中均位居首位。大白菜年種植面積達262.37萬hm2(3 935.55萬畝),占全國蔬菜播種面積的14.4%,產量為10 506.3萬t,占全國蔬菜總產量的18%。隨著白菜類蔬菜〔本文專指大白菜、普通白菜(小油菜)〕播種面積的增加,雜交一代種子的生產面積也隨之擴大。雜交種子的優(yōu)劣不僅關系到白菜品種的質量和生命力,而且關系到農民的效益、育種單位和推廣單位的聲譽。因此,優(yōu)質白菜商品種子的生產是白菜品種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幾年,在白菜商品種子生產中存在一些問題,有的是新問題,或有的問題雖曾發(fā)生過,但又以新的方式出現,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白菜商品種子的質量和產量。
1.1 苗床中落地種子出現的原因及其對白菜繁種的影響 落地種子是指在雜交種生產過程中直接遺落在土壤里或先期遺留在種莢、秸稈等植物殘體里最后又間接回到土壤里的種子。近年來,隨著白菜繁殖面積的增加,落地種子影響白菜商品種子純度的事件多有發(fā)生,負面影響越來越顯著。
落地種子極大地增加了苗床去雜、田間花期去雜的工作量。普通白菜(小油菜)與大白菜相比,苗床中落地的小油菜種子對繁育的白菜商品種子影響更顯著,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小油菜種子具有容易休眠的特性,生命力比大白菜種子更強等造成的。有時甚至在苗床中還可以發(fā)現兩年前或更早繁育的小油菜生產種子。農戶種植的生產種常會因種子收獲不及時、主枝種子最先成熟或種莢炸裂等原因導致種子落地,由于用于繁育白菜種子的土地有限,輪作難度大,而翌年又要在繁種地再建苗床進行育苗,所以落地種子與播種的親本種子幾乎同時發(fā)芽、出苗,影響了繁育的白菜種子的純度。通常,有些親本材料與落地種子的幼苗在葉色、毛刺等性狀方面有明顯區(qū)別且容易分辨,但多數親本材料與落地種子的幼苗難以分辨,或雜交種的親本之一與落地種子的幼苗容易區(qū)分,另一個親本與落地種子的幼苗則很難區(qū)分。如果苗床的幼苗長勢好、播種密度適宜,去雜工作相對比較容易;相反幼苗過密、煉苗不好,去雜工作難度則加大。為此,必須在緩苗后、開花前繼續(xù)重復在田間去雜的工作,導致同一苗床要反復、多次去雜,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去雜很難完全徹底。定植后每667 m2需去雜面積由原來育苗面積的僅30 m2擴大到生產面積的667 m2,分布極其零散的幾十公頃生產面積,需要去雜的難度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再有,有些種植戶雖然在沒有生產過商品種子的地塊建苗床、播種,但覆土中含有落地種子,同樣影響了繁育的白菜種子純度。當農戶被問及落地種子出現的可能原因時,他們很肯定地認為自己的苗床沒有建在繁育生產種子的地塊,肯定是親本材料純度不好造成的,卻忽略了覆土中可能含有落地種子的問題。由于播種后覆蓋種子的表土取自于遺棄的白菜秸稈、種莢堆放處的土壤,或施用了以秸稈、種莢為飼料的家畜糞便,同樣造成落地的雜交種子與當年親本材料同時發(fā)芽的情況。有的農戶雖然上年的苗床一直閑置,沒有栽種繁種植株,但由于上年使用的苗床中少量剩余的幼苗沒有拔除,經自交或雜交后的種子依然落地,在苗床中出現非親本材料的幼苗。
1.2 除草劑對白菜繁種的影響 由于勞動力、種植結構的調整,農民普遍使用除草劑防治雜草。除草劑抑制雜草生長的效果很明顯,但也對白菜制種植株產生了不良影響。以往,除草劑對白菜繁種的影響多表現為農民在臨近繁種田周圍的其他作物上噴施除草劑時,由于風的作用,少量除草劑飄落到白菜植株上,導致制種田中緊鄰的幾行白菜植株受到除草劑的影響。現在的情況是,由于操作失誤,在繁殖白菜種子時,農民使用了噴施過除草劑但沒有清洗干凈,或雖清洗干凈但沒有清洗過噴桿、噴頭,仍殘留了少量藥劑的藥桶,結果導致了繁種田種株受到影響,使得制種田邊緣幾行白菜植株,甚至是半片地的白菜植株生長不正常,表現為生長點壞死、花序不開放、花序呈叢生狀不伸長、裂蕾、花粉少或無花粉等(彩色圖版1)。
同時還發(fā)現,除草劑的影響因材料不同而表現不同的癥狀,如有的材料失去了生長點,有的材料雖可以開花,但花序呈叢生狀不伸長、裂蕾等(彩色圖版 2)。
1.3 矮壯素對白菜繁種的影響 隨著矮壯素的廣泛使用,矮壯素對白菜制種的不利影響也日益突出。在種植前茬作物時(如花生),由于矮壯素施用不當,土壤殘留了一定濃度的矮壯素,導致后茬繁種的白菜植株受到影響。正常的小油菜葉片顏色綠、生長旺,而受矮壯素影響的小油菜主要表現為植株生長受到明顯抑制,葉片厚、顏色深、株型矮化等癥狀(彩色圖版3)。在大棚中生長的同一份小油菜材料受矮壯素影響后,生長表現差異較大,好似兩份性狀完全不同的材料。
更嚴重的情況是,矮壯素的影響深遠。當大棚中的小油菜幼苗移走后,在同一地塊再栽種其他作物,如西葫蘆,結果西葫蘆也受到了相似的危害。正常生長的西葫蘆葉色翠綠、植株旺,而矮壯素影響的西葫蘆植株生長受到明顯抑制,主要表現為葉片顏色深、葉片厚、植株矮化等癥狀(彩色圖版4)。
矮壯素同樣會影響制種田中的大白菜植株,主要表現為植株生長受到明顯抑制,葉片顏色深、株型矮化、花序節(jié)間變短、花瓣不正常開放等(彩色圖版5),限制了大白菜制種產量。
1.4 農藥對蜜蜂的影響 白菜花是蟲媒花,傳粉過程必須依靠昆蟲完成。近幾年,由于天氣干旱等原因,蚜蟲、斑潛蠅等害蟲普遍發(fā)生。為了防治蟲害,有些農戶常常在上午或下午噴藥。由于農作物普遍施用各種藥劑,使得白菜制種田里的野生昆蟲數量減少了許多。同樣,多次、大劑量地噴施殺蟲劑導致許多蜜蜂也被毒死,造成蜜蜂連續(xù)幾天都很少光顧白菜花的現象,使授粉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表現為結莢不連續(xù)、莢內種子發(fā)育不飽滿等。
同時還發(fā)現,在沒有人為放蜂的情況下,當白菜制種田面積較小時,每667 m2可以獲得較滿意的產量,但當繁種面積增加到一定數量時,每667 m2平均產量可能降低,這與單位面積上的昆蟲數量的多少直接相關。當繁種面積增加后,輔助授粉的昆蟲數量有限,雖然單個昆蟲的授粉質量沒有受到影響,但整片制種田的授粉效果卻不好。因此,必須保證單位繁種田里有適當數量的蜜蜂才會獲得高產。在白菜制種中,一般要求每667 m2放2箱蜂,才能達到較好的授粉效果。有時當養(yǎng)蜂人得知蜜蜂用在白菜制種上,盡管已經租用了蜜蜂,他們也不愿意將蜂群放在制種田周圍,因此,農戶需要保護繁種田中的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蟲,合理、安全地施用農藥。
1.5 老鼠、鳥類、家禽對苗床中幼苗的影響 近幾年,苗床的位置選在鄰近養(yǎng)鴨、養(yǎng)雞的大棚四周,鼠害發(fā)生也開始嚴重。鼠害導致苗床中幼苗明顯不生長或缺苗(彩色圖版6)。鳥類對制種田中幼苗的影響也時有發(fā)生,多發(fā)生在山區(qū)附近。在植株生長的早期,鳥會將嫩葉、主莖啄下來,影響了植株正常生長。同樣,家雞也會對苗床中生長的幼苗帶來影響。農戶經常將苗床建在村莊附近,在大煉苗階段,完全揭去苗床上的覆蓋物,由于疏忽管理等,家雞常常會吃掉幼苗葉片,甚至生長點也被吃掉,嚴重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
2.1 解決落地種子的方法 針對落地種子出現的可能原因,苗床最好建在沒有繁育白菜種子的新地塊或在建苗床的地塊種植一些食用的蔬菜等,及時采收,避免種子落地。若苗床只能建在繁育白菜種子的地塊,應減少落地種子數量。方法:建苗床的土壤最好采用換土的方法進行處理,即將表層10 cm土壤移走,代以新的土壤。盡早收割預建苗床處的種株。施用的農家肥應盡量腐熟,注意農家肥的來源。播種前盡早烤苗床,預先覆蓋薄膜、草簾,提高苗床溫度,使落地種子先發(fā)芽、生長,然后再拔除。覆蓋土必須取自沒有種植過生產種的地塊和沒有堆放過白菜殘留秸稈、種莢的地方。另外,繁種基地、繁殖品種間的定期輪換也可以解決落地種子問題。不同熟性和不同類型的大白菜、大白菜與小油菜、不同類型的小油菜間相互輪換,落地種子與繁育材料的幼苗由于部分直觀性狀容易區(qū)別,落地種子容易去除。
2.2 解決除草劑的方法 農戶自家最好配備2個藥桶,桶上標注醒目的“除草劑專用”,時刻提醒農戶勿拿錯藥桶。如果使用借來的藥桶噴藥,桶內、噴桿、噴頭需經多次清洗,不要忘記打開開關噴灑,最好再倒入一定量清水泡桶,時間盡可能長,稀釋除草劑,然后再使用。
2.3 解決矮壯素的方法 土壤中殘留的矮壯素很難被發(fā)現,只有繁種植株表現出癥狀后才會發(fā)現。因此,農戶需要嚴格使用矮壯素,盡量不在噴施過矮壯素的地塊生產白菜種子。對那些租用或承包的土地,最好事先了解前茬作物是否噴施過矮壯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4 解決藥劑對蜜蜂不良影響的方法 種植戶要預先防病、防蟲。在定植前,事先噴施防治蚜蟲、霜霉病的藥劑。在初花期,噴施防治蚜蟲、斑潛蠅的藥劑,葉片正反面均要噴施,花期少噴藥,盡量不要噴到花蕾上,且嚴格規(guī)定噴藥時間(每日傍晚17:00后噴施)。
2.5 解決老鼠、鳥類、家禽對繁種植株不良影響的方法 在苗床內投放鼠藥,或在遠離雞鴨舍四周的地方建苗床,可以防止老鼠的影響。在繁種大田中的不同位置安放假人、懸掛易飄動的東西,防止鳥類的影響。有的農戶在桿子上懸掛老鷹的風箏,風箏隨風飛舞,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止鳥類為害的效果。為了預防家禽傷害幼苗,苗床應盡量在遠離村莊的地塊搭建,苗床四周安置隔離網。
白菜良種繁育工作需要很多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11、12月開始到翌年6、7月結束,主要包括苗床管理:播種、分苗、通風煉苗;田間管理:定植,水、肥、藥,蜂源,收割;后期管理:晾曬、防雨、運輸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缺失都可能導致白菜繁種產量、質量下降,直接影響繁育單位和種植戶的效益。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與落地種子、蜜蜂、鼠害等可早期發(fā)現、部分挽回損失的問題不同,對繁種植株的影響是潛在的,結果無法挽回。因此,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非常關鍵。土壤中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除被植物吸收外,其他部分遇光、堿、微生物分解或蒸發(fā),但仍有一部分被土壤膠體吸附著。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土壤中的殘留量,除了與其本身化學性質有關外,也與土溫、降雨量和土質有關。土溫高、雨量大,土壤殘留量小,粘土有機質多,微生物多,分解生長調節(jié)劑就快。種植戶應把握正確、精量施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原則,減少對下茬白菜制種株的影響,降低經濟損失。
在白菜制種實際生產中,種植戶還會存在一些其他錯誤操作。例如,澆水的問題:沒有及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繁種田澆過大水后,緊臨大風,而且連續(xù)幾天,極容易導致植株倒伏、折斷,影響產量。肥害問題:在苗床中,由于播種土使用了過多化肥,幼苗受到肥害。為了加速幼苗的生長,在幼苗生長后期,重復或過多追施化肥,結果幼苗受到肥害。使用了飼養(yǎng)雞鴨排泄物的水澆地,由于排泄物沒有充分腐熟,導致幼苗受到肥害。栽錯幼苗問題:在定植時,農戶經常找親戚朋友幫忙栽苗,由于人多、活急,常發(fā)生雙親定植比例不合適的情況,有的地塊甚至連續(xù)多行都是一個親本的幼苗。為了雜交種的純度,必須拔除比例不合適的多余幼苗,導致人力、物力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