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芳
(四川省資中縣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內(nèi)江 641200)
32例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分析
羅慧芳
(四川省資中縣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內(nèi)江 641200)
目的 探討32例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措施及要點。方法 選取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急救科室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共32例,對其病理資料進行回顧分析,進而探討護理的要點。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3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在實施急救后30例臨床癥狀得到緩解和控制,預后恢復良好,另外2例救治無效死亡。結論 對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來說,其具有發(fā)病急以及臨床癥狀復雜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盡快的進行病情控制,同時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來提高搶救的成功概率。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護理;措施分析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心排血量顯著降低,導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xiàn)急性淤血綜合征、急性左心衰竭?;颊叩呐R床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急性肺水腫、心源性休克[1]。急性心力衰竭是急診科常見的危急重癥疾病,起病快、發(fā)展迅速,若不及時搶救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護理人員要掌握心衰的發(fā)病誘因和發(fā)病癥狀,及時協(xié)助醫(yī)師積極搶救,才能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救治86例急性左心力衰竭竭患者,急救護理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急救科室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為40~75歲,平均55.4歲,經(jīng)過院前檢查發(fā)現(xiàn)冠心病合并高血壓10例,心臟病12例,冠心病10例。對其病理資料進行回顧分析,進而探討護理的要點。
1.2 急救護理
1.2.1 體位與病情觀察
急性左心力衰竭竭常發(fā)病急,患者變現(xiàn)為突然氣喘、呼吸困難、強迫坐位、面色青灰、發(fā)紺、大汗淋漓、煩躁不安、恐懼和頻死感,是急性左心力衰竭竭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急性左心力衰竭時還可咳出大量的白色或粉紅色泡沫樣痰。護士接診應迅速將患者置坐位或半臥位,兩腿下垂于床下,以減少靜脈回流和減輕心臟負荷。取坐位時最好是前面有依托,半坐位或半臥位時,背后要有舒適和柔軟的靠背物,以減少患者的體力負擔,對于體力衰竭或精神萎靡者,最好有護床欄,以防墜床。護士應掌握急性左心力衰竭竭發(fā)生的癥狀及體征,全面觀察患者的呼吸頻率、節(jié)律、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心電圖等方面的變化,并針對患者的血電解質(zhì)、血氣分析等方面做全面的檢查[2]。掌握出入量,并仔細觀察患者的精神面貌、膚色、體溫以及肺部啰音的變化等。
1.2.2 提高用藥的合理性
急性心力衰竭在急救過程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huán)就是建立通暢的靜脈通道,從而提高用藥的時效性[3]。急救患者入院,應立即加以淺靜脈留置針穿刺,確保緊急搶救時患者靜脈通道通暢,遵醫(yī)囑合理使用強心、利尿藥物,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急救時間。
①血管擴張。在急性左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中,硝酸甘油是首選血管擴張劑,此藥物的使用,有利于擴張動、靜脈,降低心臟負荷和肺動脈壓,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增強心肌收縮力、緩解肺水腫起到良好的效果。在輸液的過程中,醫(yī)師應該正確地調(diào)整用藥的速率,并密切留意患者的血壓變化。針對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注射嗎啡5~8 mg,以緩解患者疼痛與焦慮的程度,降低心臟耗氧景和心臟負荷。在注射的過程中,需要觀察患者心率、心律的變化。②強心。以生理鹽水40mL加入西地蘭0.2mg靜脈推注,并將出入量記錄好,在患者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5mg的過程中,如果患者的節(jié)律不規(guī)則或心率<60次/min,便需要立即停止使用。③利尿。呋塞米推注的作用在于利尿、緩解肺水腫。利尿劑聯(lián)合強心苷的使用,應該注意血鉀濃度以及進行及時的補鉀。在搶救的過程中,應該遵循醫(yī)師的指導,給予患者合理的用藥。同時為了后面的核對工作更加方便,應該保留用過的安瓶。在搶救的時候,應該盡量保持鎮(zhèn)定,以免出現(xiàn)錯誤的操作。
1.2.3 進行吸氧操作
組織缺氧、動脈系統(tǒng)供血不足,心排血量銳減等原因是導致的急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的重要原因。進行吸氧操作是患者急救過程中的第二關鍵點,也是非急救患者病發(fā)時第一關注重點。其目標在于減輕呼吸工作,加強氧與二氧化碳交流,能增加心排血量。所以作為醫(yī)務人員,對于患者的病情應該加以正確的判斷,根據(jù)情況給予30%~70%經(jīng)乙醇霧化高流量氧氣吸入。對于那些病情特別嚴重,已經(jīng)意識模糊的危重患者可以給予壓面罩給氧8~10L/min,用NIPPV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輔助提高吸氧能力,增加肺泡間隙壓力、緩解肺水腫。在濕化瓶里加入20~30酒精濕化,也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提高吸氧的效果。當然,應用呼吸機的過程中,護士必須密切觀察和護理,使患者的SaO2保持在95%以上。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證明,如果實現(xiàn)開放氣道以及增加吸氧濃度,可能會無法提高氧供,所以非常有必要使用氣管插管[4]。
1.2.4 嚴格輸液速度
心力衰竭患者在輸液的過程中,應該要合理控制生理鹽水的用量,輸液一般都是以葡萄糖為主。針對糖尿病患者,可以加以適量的胰島素[5]。但是為了避免誘發(fā)和加重心力衰竭,需要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及輸液量,一定要注意輸液不能過多或過快。輸液的滴速一般都是控制在15~30滴/rain左右,液量控制在300~1500mL/d。一般人量應略大于出量,以每日多于出量超過300~500mL為宜。在急救過程中,如患者需要應用嗎啡時,應在嚴密注意患者有無呼吸抑制的情況下,進行靜脈的緩慢靜推。如患者已經(jīng)休克或呼吸抑制、意識不清應禁用嗎啡等精神科藥物。如發(fā)現(xiàn)患者具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病史的情況下,也應禁用嗎啡等神經(jīng)性陣痛藥物。遵醫(yī)囑應用利尿藥物,如呋塞米時,根據(jù)尿量調(diào)整用藥劑量,呋塞米2 min內(nèi)應推完。硝普鈉放置4h后藥效會顯著下降,所以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并根據(jù)臨床反應適量調(diào)整用藥劑量。
1.2.5 心理護理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緊張等消極情緒,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導致機體缺氧狀況加重。尤其是病發(fā)時呼吸困難產(chǎn)生的瀕死感,極易引發(fā)患者的恐懼心理,患者和患者家屬因此產(chǎn)生的極度緊張和煩躁心理。護理人員要及時安撫,給予心理疏導,開導患者及患者家屬,解說成功案例,讓患者有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6]。這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復。護理人員要與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使家屬能夠充分了解疾病的進展、預后等方面的知識,了解護理措施,主動配合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鼓勵家屬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夠充分感受家庭的溫暖。
在本次研究中,3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在實施急救后30例臨床癥狀得到緩解和控制,預后恢復良好,另外2例救治無效死亡。
急性心力衰竭也就是急性心功能不全,此疾病主要是由于急性心臟器質(zhì)性病變導致的急性心排血量銳減、器官組織灌注不足,患者一般都會伴有急性淤血的綜合征[7-8]。在護理的過程中,提供充足的氧氣,使患者的呼吸更加均勻。對一些性格暴躁依從性比較差的患者可以使用選用鎮(zhèn)靜劑或肌松劑,有利于患者鎮(zhèn)定下來配合治療,在治療的時候需要時刻關觀察患者病情和各項監(jiān)測指標的變化;在患者突出不同顏色的泡沫痰、呼吸沒有規(guī)律、意識模糊的時候,分析血氣監(jiān)測結果,判斷治療療效和病情進展。我院對住院的74例患者經(jīng)過積極有效的護理,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滿意出院。
[1] 楊雙雨,張新超.成人急性心衰綜合征的急診評估和治療[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9,28(4):362-363.
[2] 張淑榮.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 248-249.
[3] 曹利蕓.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心理干預的作用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8):1045.
[4] 籍敏.心力衰竭治療中的幾個護理問題[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 (17):64.
[5] 鄭麗麗.5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1,6(12):185-186.
[6] 李小鷹,范利,葉平,等.高齡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9,31(6):344-347.
[7] 張健,楊躍進.急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和處理原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4(11):1053-1056.
[8] 張克芹.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及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 (8):1001-1002.
R473.5
B
1671-8194(2013)34-0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