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從有趣的運動,貼切的教學語言,歌曲的選材豐富的情感體驗,歌曲演唱與伴奏結合,五個方面闡述了普通高中聲樂教學中的情緒調動問題。
【關健詞】普通高中音樂考生;聲樂教學;情緒調動
現(xiàn)代教學方法強調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是符合生理學和心理基礎的,大量的實驗證明,情緒愉快則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思維比較活躍,反之,消極的情緒則會阻抑認識活動的開展。聲樂教學與其它教學一樣是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無論是教師或學生都客觀存在著某種情緒變化的過程,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因此,我認為運用多樣化的科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是提高學生聲樂演唱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有趣的運動是情緒調動成功的基礎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親切巧妙的導語是歌唱情緒調動成功的鋪墊,教師應該經常關心學生的嗓音、學習、飲食、睡眠及身體情況,使學生感到親近,心情得到放松,間接培養(yǎng)聲樂學科興趣。各種母音的訓練中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各器官自然放松且協(xié)調配合,學生經常容易緊張、放不開。在每節(jié)聲樂課上,教師應該重視課堂上的起拍,即在最佳的時間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教師可借助有趣的運動開始,如學生雙手互相前搭,為對方人頸部到軀干揉搓擊捶,使喉、頸、肩、背、胸充分放松。此外,教師還用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為放松身體作準備,如拉伸腿、腰、腹背肌肉的練習,接著還可做口腔肌肉的訓練,如張大口、哈欠張嘴、驚嚇張嘴的練習,通過這些運動的練習,能讓學生很快地放松身心,活躍氣氛,很快就有了融洽放松的感覺,呼吸也就自然了。
二、貼切生活的教學語言是情緒調動的手段
聲樂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極強的學科,歌唱樂器——聲帶深藏在喉部,人是不可能直觀地操作它的,這就給聲樂教學增加了困難,將枯燥、深奧的理論通俗化,對聲樂初學者是一項得力的措施,在此階段因他們還不了解科學的發(fā)聲和正確的聲音概念,如果一味講解高深的理論,只會讓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此,教師要伺機尋找現(xiàn)實生活中耳熟能詳?shù)默F(xiàn)象加以比喻,更快地達到要求。那么哪些現(xiàn)象是可用可行的呢?如上行“連音”像應答“嗯”,下行“連音”像嘆氣“唉”,再如學生“跳音”時,先讓學生體會發(fā)笑時腰腹與喉頭間協(xié)調的動作,而后要求學生帶節(jié)奏笑,有規(guī)律地笑,加上音高笑等,這些笑學生很容易做到,音樂與生活拉近了距離,也為學生對聲樂的學習有了興趣,學習的勁頭也上來了。
三、歌曲的選材是情緒調動的條件
為了調動歌唱情緒,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素質和學生的心理、興趣、程度、聲音類型及音色音域等因素進行選歌,指定演唱相應程度和風格的曲目,不可憑主觀愿望,而不顧學生客觀實際,一味讓學生模仿或演唱超越自身能力的大曲子,筆者在歌曲的選材上打破以前那種在聲樂課中只教授美聲唱法或民族唱法的歌曲的陳舊思想和觀點,在選材上注重歌曲的多樣性和時代性,既有那些古典的經典名曲,也有優(yōu)美的民族,還有一些青年學生喜歡的、健康的流行歌曲,讓學生在學習了傳統(tǒng)的演唱方法后,也能唱她們自己想唱的歌,如《親親茉莉花》、《天路》等,把被動式學習轉為主動式學習,全方位感受聲樂藝術的魅力。
四、豐富各種情感體驗,體會歌曲情感,強化歌曲演唱的情緒
學生除了學習聲樂知識之外,平時多接觸表現(xiàn)各種情感的文學作品及電影、電視作品,多接觸社會,豐富閱歷,多參加校內、校外舉辦的藝術活動或比賽,并參與表演訓練,多欣賞高水平的歌曲演唱大賽,如中央電視臺兩年一屆的青年歌手比賽等,不斷接受認知刺激,在課堂上有意識地讓學生模仿各種面部和形體動作,如用面部表情表現(xiàn)高興、驚嚇、憤怒、生氣等基本情緒,選唱一首歌曲,將基本情緒根據(jù)需要揉入其中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這種對歌曲的認知之后的體驗,強化了歌曲演唱的情緒。
五、積極情緒狀態(tài)是伴奏與歌曲的有機結合
如果把優(yōu)美的歌聲比作鮮花,那么恰如其分的伴奏就猶如片片綠葉,把鮮花點綴得更加艷麗,由于伴奏樂器的音域寬廣,音樂豐富多彩,音響效果強烈,再加上它的旋律。節(jié)奏、織體、和聲等等,都會給學生的聽覺能力、記憶能力、歌唱控制能力及表演能力等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激勵他們的演唱情緒,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當十分重視伴奏效果對于調動學生情緒的積極作用。
在基礎發(fā)聲訓練中,單調枯燥的練習曲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如果教師再配以單調的單音伴奏,那么,學生的情緒就很難充分地調動起來,最終勢必影響教學效果,那么怎樣才能使原本枯燥的練習變得讓學生唱起來有情緒、有興趣呢?我認為,除了需要教師循循善誘,言傳身教以外,富有感染力的伴奏效果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我們在進行1234|5432|1—|的練習時,慢速可采用琶音的伴奏法,而快速則可用和弦的伴奏法,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感覺到練習曲也是有音樂的,從而使他們的情緒變得積極而有興趣的去完成枯燥的練習,因此,嫻熟的伴奏技巧是有利于調動學生情緒的。
當然,關于在聲樂教學中讓學生情緒調動起來的方法還很多,關鍵在于是否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聲樂演唱中真正地學到技能,使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提高到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中小學音樂教育》第99期
[2]《中小學音樂教育》第169期
[3]俞子正等編著《聲樂教學論》
[4]周大鳳.漫談唱歌教學[J]中國音樂教育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