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認為:為了最大限度發(fā)揮高中課堂教學的作用,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充分重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探究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教師的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和有效的課堂設計。
【關鍵詞】課堂教學;弊端;轉變觀念;激發(fā)興趣
一、目前蘇北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總結歷年高考學生的英語成績從整體來看蘇北高中不如蘇南高中,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我認為和目前蘇北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弊端是分不開的,教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精心準備,但是,教學效率卻不高,大多數學生的知識積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究其原因我想我們不難總結出如下幾點問題。
1.農村學生升入高中學習,相當部分高中生英語學習觀念的滯后,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很少考慮到真正交際的需要和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他們比蘇南學生更少地了解和使用學習策略,這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
2.蘇北高中英語教師主要有如下幾方面不足:教師課堂上只顧講課,不關注學生的反應。教師提問缺乏有效性和趣味性。教師課堂上的語言不夠精煉,提問不明確,學生對其傳教的內容無法產生興趣和共鳴,造成學生的混亂思維、無效思維,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活動任務設計過于簡單或不具操作性或科學性。課堂活動,追求“量,”忽視“質”,缺乏對活動內容“少而精”的提煉,沒有深入開展探究,過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熱鬧。
二、轉變當前蘇北高中英語教學落后現狀的對策
1.幫助學生擺脫應試思想的束縛,轉變思想,積極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講究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通過對所學語言的存儲、增強學習效果所采取的行為、步驟和行動,是學習者為理解和掌握某種語言有意采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學生要真正對自己的學業(yè)負責,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學生除了要有完成任務的決心和態(tài)度,有較為明確的學習目標外,完成任務的方法和策略也非常重要。前者依賴學生本身,而后者則是教師可在其中發(fā)揮較大的指導作用。
2.要幫助學生進行認知策略訓練和培養(yǎng)
讓他們了解并掌握諸如聽說、交際、閱讀、翻譯及解題等各種學習策略和技巧;同時,幫助他們進行其他策略的訓練和培養(yǎng),加強他們的策略意識,使學生了解語言學習策略本身并無好壞之分,關鍵在于要針對不同的學習任務選擇不同的策略,從而養(yǎng)成一系列外語學習的好習慣。
3.要求蘇北高中的老師要盡快轉變觀念,積極學習探究,創(chuàng)設積極有效的教學新模式
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應該發(fā)生變化,他們不能再是以前唱獨角戲的主角了,而是任務的設計者、活動的組織者、教學過程的評價者。但在實際的合作學習課堂上我們發(fā)現,大部分教師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沒有給予恰當的指導,更沒有參與其中,成為一名“參與者”。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合作技能是很難得到提高的,長此以往,合作學習就只能是一種形式,而沒有實效了。要知道有效的課堂活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語言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只有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實現以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帶來較高的教學效果。
4.針對高中階段是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殊時期加強課堂設計
在這個階段,學生由好動、活潑轉為文靜、靦腆;由直率、外向變得沉默、內向。這些表現都使英語課堂不知不覺地安靜了下來。加上不少學生因為小學或初中沒打好英語基礎,上了高中厭學情緒較濃,在英語課堂上往往是人在心不在,不能參與到課堂中來。就算有些基礎好的,如果課堂活動單一,不能激發(fā)思維,也很容易產生疲勞而導致厭學。因此英語教師要把握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借助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或方法靈活教學,輸出教學信息。盡量使課堂“活起來”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成功打造自主學習課堂模式,自主學習就是要使學生不再被動地跟著教師走,跟著教材走,而是發(fā)揮其個體能動作用,主動地、獨立地、有目的地去學習。英語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
我們可以通過課前交際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前free-talk活動中,教師可事先給學生布置第二天要講的話題,話題可以包括校園生活、時事新聞、學習心得、班級活動、地區(qū)氣候、有趣故事等。如每年的教師節(jié),可布置題目為My favourite teacher, 碰到學校運動會,學生可演講Our sports meeting, 若是圣誕節(jié)來臨,學生可以談論Santa Claus, Christmas presents, Christmas dinner, Christmas turkey, 每年臨近春節(jié)放假時,學生喜歡談Spring Festival,談談自己在春節(jié)中的快樂生活。這些話題非常接近生活,他們會很容易就聯想到實際生活并自由地發(fā)揮。學生有了準備,課堂發(fā)言就會有話可說。教師再給予適當的點評。課堂氣氛活躍了,也必然會激發(fā)少部分學習被動的學生的積極性,相信他們會一次次積極活躍起來的。
還有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也要講究策略方法,不能太單一化。課堂提問要遵循三個原則:1.激發(fā)興趣的原則。2.啟發(fā)思維的原則。3.難易適度的原則。課堂上如果學生不能理解老師的問題,老師也不要急于翻譯,可以通過轉換詞語(rephrasing),通過另一種表達來重新提問。學生不會回答可能是因為缺少一些關鍵信息,這時老師適當提醒,而不要急于給出答案。再有,老師不要把答案僵化。教師要把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開放性,探究性問題能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使課堂成為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課堂魅力。
教師的課堂設計應該合理,講求實用性。在課堂上,可以采取優(yōu)化組合逐步加速的方法,精講巧練,并盡可能做到一練多得通常練習先以易為先,而后適當加大難度,難易結合。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調動起每個學生的活動細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形成外語教學的極為有利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通過各種手段,激活課堂教學是提高每個45分鐘的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途徑。每一個教師必須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識,又教給學生去解決知識癥節(jié)的要領,輕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識。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