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交流語言,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有舉足重輕的作用。作為中國孩子的第二母語,絕大多數(shù)的小學已經(jīng)普及了英語教學。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習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7-00-01
英語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工具學科。熟練掌握這門語言,是經(jīng)濟全球化對知識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二十一世紀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需要。很久以來,中國的孩子尤其是農(nóng)村小學,學生大部分學的都是“啞巴”英語,即會讀會寫就是不會說。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也是應試教育的弊端?,F(xiàn)代化的英語教學應當打破這種瓶頸,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能夠全面發(fā)展。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經(jīng)濟全球化的基本要求,也是21世紀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語言學習特別是英語學習的習慣養(yǎng)成也同樣是在這一個時期形成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必須從小抓起,要從小學英語課堂抓起。那么,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使之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更加的輕松自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
“聽”是學習英語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學生認真地去“聽”了,他才能夠掌握英語發(fā)音、連讀等方面的技巧,也才能夠學好英語。那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呢。在筆者多年來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采用了以下的方法:1、讓學生的家長買一些英語方面的光碟,每天早上在孩子起床的時候開始放,一直到孩子上學。在這一段時間,孩子都是在這種英語朗讀的過程中洗臉、刷牙、吃早飯,這就會無意識中增加了孩子學習英語的時間。而且早上比較安靜,孩子也會專心地聽,從而會使孩子在發(fā)音方面有所提高。也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一種早上聽英語的好習慣,對以后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2、在上課期間,老師在發(fā)音的時候提醒學生注意聽老師是怎么發(fā)音的,強調發(fā)音的重要性。或者給學生放一些簡單的英語對話,讓學生自己認真聽,然后翻譯其中的意思。總之,“聽”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第一步。
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的習慣
“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一種很重要的手段,只有讀,語言感覺才會逐漸內(nèi)化到學生記憶里,也才能使學生漸漸形成語言能力。大聲地朗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掌握發(fā)音、連讀方面的技巧。筆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一直注重讀的重要性。比如,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大聲地朗讀某一篇課文,不要求學生整體的朗讀,只要大家都是大聲地讀書即可,任憑教室里面書聲四起?!白x”和“聽”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學生認真聽了,掌握了發(fā)音技巧,然后通過大聲地朗讀,才能真正掌握單詞的讀音。每天早上讀一篇文章,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預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說”的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講,要讓他們用英語說什么,估計是比較難的事情。不過,可以試著讓學生用簡單的英語表達一些簡單的事情,讓學生養(yǎng)成“愛說”、“敢說”的良好習慣,永遠地和“啞巴”英語say goodbye。怎么樣才能讓學生“敢說”、“愛說”呢,那就需要在課堂上用英語多提問。而且,教師在上課期間,應當盡量地使用英文,形成良好的課堂語言環(huán)境。最好不要過多地使用中文,能用英文表達的最好都用英文表達,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教師提問的時候,應當盡量誘導學生用英文回答,避免中文英文混雜,學生實在回答不了的,進行簡單的提示,鼓勵學生養(yǎng)成使用英文的好習慣。
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背”的習慣
中國有句話叫做“背多分”,這是對中國應試教育的一種諷刺,也是現(xiàn)代中國教育方面的一個弊端。但其實不然,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背”,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具有較大的幫助?!氨场庇⒄Z,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敏銳度。而且,學生在背的過程中,能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還可以提高背單詞的速度,讓背課文和背單詞融為一體。背英語課本,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具有直接的關系。因為,背誦英語課文,對于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掌握語法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除了要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必要的課外閱讀是必需的。畢竟,書本上的知識再全面,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進行適當?shù)恼n外閱讀,對于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相對來講還算比較薄弱,但是,可以從小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生的課外讀物中,比較適用的課外閱讀材料為那種比較簡單,圖文并茂的那種讀物。較強的色彩感染力,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直接關系著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與水平,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英國教育家洛克曾經(jīng)說過:“一些教育都要歸結于養(yǎng)成兒童良好的習慣”。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養(yǎng)成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應當知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教會學生任何一項具體的知識更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也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具有持久性,使得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主動學,愿意去學。一項具體的知識只能讓學生受益一時,而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學生受益一生。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就如同一張白紙,需要老師一點一滴的從頭開始教。所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也就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對于未來的學習也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