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五,活得像個陀螺,睜開眼就得給孩子穿衣、洗潄,然后送她上學。也常常來不及吃早餐就得往單位里趕,辦公桌上的工作計劃像個深淵,需要用無數的時間去努力填平,所以午飯只能是外賣,囫圇吞棗。下午下班后,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做晚飯,等待一切收拾妥帖,整個人癱軟得像堆棉花。
周末更是可怕,臟衣服堆積如山,屋子也亂成一團。像田螺姑娘一樣在別人還在夢鄉(xiāng)時就已經開始收拾、清理。一刻也不能耽擱,因為還得有半天時間送女兒去跳舞,得帶著孩子回一趟娘家,得看看父母,做一頓像樣的晚餐。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已成了工作和家庭的奴役。長期的沒有自我的生活,使得在家里常常會莫名地發(fā)一通怒火,一丁點小事,也會揪住不放,把老公、孩子批到體無完膚,然后在引爆一場家庭內戰(zhàn)后,又獨自躲在暗角流淚。
單位里組織外出學習,幾乎是逃一般地離開。坐在車上,長長地吐了一口氣,隨著車外的景致流動,心情開始變得遼闊和安穩(wěn)。
在陌生的城市,沒有牽絆,就像回到了單身時代。除去課堂上的幾小時,我是自由的,不考慮一日三餐、不考慮孩子的接送、不考慮那永遠都在增補的工作計劃。不用在周末加班,不用陪著孩子去練琴,不用去考慮婆媳間的緊張關系。
坐在教室里還依稀能找到校園時期那個青澀的自己,在課間發(fā)發(fā)呆;跟同桌聊一聊少女時期的小情結;一起去餐廳吃自助餐;一起討論在課堂上老師剛講過的新知識。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所有的面孔也都是新的。會在跟同學交流中,找到朋友,傾訴、化解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困惑其實也是大眾的困惑,生活里根本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漸而會放下昔日里郁積在心中的包袱,人也變得開朗許多。
晚上的時間更充裕,逛逛街,買幾身心儀的衣裳美美地打扮一下自己。還可以買一摞書,坐在床頭慢慢翻看,又或是約上幾個同學泡泡吧,看一兩場電影。
這樣的學習會讓我想到近年來提倡的“私奔”,給自己放個假,有偷得浮生半日閑之意,可是對于職場女性有心無力,想要“私奔”,時間上也不能自主。倒是外出學習,可以當做是一個不錯的美差,不光是職場的加油站,也還是個人與工作、家庭的平衡點,是一個緩解壓力的出口。即便是短短數日,人也會變得神清氣爽。回到單位,領導會覺得你業(yè)務上有了提升,更加信任你,面對老公、孩子時,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被清理,也一臉和悅,還有了一些跟老公齊心協(xié)力的新主意,于是又成了一個職場里戰(zhàn)無不勝、家庭里千嬌百媚的新女性。責編/張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