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 性
中國古代的女領導很少,有個性的女領導更是鳳毛麟角。但就有這么一位女領導,她無視禮教朝儀和女性的矜持天性,在莊嚴的外交會議上口無遮攔地大講“葷段子”。這位牛人就是戰(zhàn)國時秦國的宣太后。
秦宣太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太后,《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中都有關于她的記載。這位傳奇女性敢說敢做,銳意治國,政績非凡,為秦國帝業(yè)奠定了基礎。
一次,楚國派兵攻打小國雍氏,雍氏是韓國的屬國,但韓國無力對抗兵威強大的楚國,只得派出使臣向秦國緊急求援。
秦宣太后在朝堂上接見了韓使,在得知韓使的來意后,她馬上和韓使討價還價,并說出了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語:“以前我和先王歡愛時,他把一條腿壓到我身上,我就覺得吃不消。但等他把全身都壓到我的身上時,我卻不覺得難受了。這是為什么?因為舒服?,F(xiàn)在你要我國出兵幫助韓國,請問韓國能給我國什么好處?”
秦宣太后根本沒說套話式的外交辭令,而是用閨房隱私來作比喻,她信手拈來、即興發(fā)揮的一番話把韓使雷得外焦里嫩、大腦短路。結果,韓使者精心準備了好久的“唇亡齒寒”的大義豪言全都憋在了肚子里,一句也沒說出來。秦國輕輕松松地撿了個外交上的大便宜。
慷 慨
漢朝“飛將軍”李廣駐守右北平期間,仗著鐵騎鳴鏑之利,使縱橫天下的匈奴大軍一直回避他,不敢入侵右北平。后來,李廣先后幾次調任,匈奴每次進攻漢朝都繞開李廣的駐地。
李廣為人不善言辭,拙于計謀,也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甚至從軍幾十年也沒立下奇功,最后還落得個因為迷路誤軍而自殺的下場。其所值得稱道的只是善于射箭罷了,但漢軍中善射的將領并非只有李廣一個,為什么只有他讓匈奴人怕成這樣?
史載,李廣為官廉潔,同時對手下人異??犊?,他總是把自己得到的賞賜全部分給部下,用自己的薪金獎勵將士,甚至把自己的飲食、衣物與普通士卒共享。李廣平時不蓄財產,家中全無積蓄。到他去世的時候,有的將士甚至活活哭死。
宋人洪邁在其所著的《容齋隨筆》里寫道,即便是心懷大義、超越眾人的俠士,也抱著“國士待我,國士報之;眾人待我,眾人報之”的心理。掌握權力的人們如果像李廣一樣慷慨,就能收攬人心。哪怕是不吝惜一句贊美,也會使下屬心存感激,力圖報效。
擔 當
身為領導者,有擔當?shù)闹匾笫牵盒闹杏胸熑?,不委過于人。明朝的況鐘是歷史上有名的能吏,宣德五年(1430年),他被皇帝選派到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劇繁難治”的蘇州任知府。況鐘到任后,剛正廉潔,孜孜愛民,興利除弊,不遺余力。百姓奉之若神,稱其為“況青天”。
況鐘下車伊始,一名小吏就因為過失引發(fā)大火,將整個知府官署燒毀,許多重要的朝廷文書、檔案資料被焚之一炬。
小吏自知闖下大禍,與家人朋友一起整日提心吊膽,以淚洗面。況鐘派人把小吏找了去,打了一頓板子,然后告訴他:你的過失已經(jīng)懲罰過了?,F(xiàn)在整個事情都由我負責,我決不會把責任推到你身上。隨后,況鐘向朝廷上表,表示一切后果由自己承擔,對小吏的事只字不提。
得知真相后,宣德皇帝對有擔當?shù)臎r鐘十分欣賞,放心地把蘇州的事務交給他管理。而在見識了上級領導“萬難自擔當”的表現(xiàn)之后,下屬們對況鐘表現(xiàn)得心服口服、死心塌地。
《明史》稱曹文詔“忠勇冠時,稱明季良將第一”;明人的筆記小說中則引用明軍士兵的說法,說曹文詔“永居前鋒,救命將軍”;他的敵人則贊他道“文詔一到,心膽皆搖”。
1635年,曹文詔孤軍深入,陷入流民軍的重重包圍之中。曹文詔幾次沖出重圍,又單槍匹馬沖入敵陣營救自己的士兵。在最后一次突圍成功后,敵陣中有一名明軍士兵大喊“曹將軍救我!”為了救這名士兵,曹文詔再次深入敵陣,陷入數(shù)萬敵軍的包圍之中,最后力竭自殺。曹文詔用自我犧牲詮釋了領導者勇于擔當?shù)木瘛J芷涔奈?,他所率領的明軍全部戰(zhàn)死,無一逃生。
以上故事是不是比《拯救大兵瑞恩》之類的電影感人多了?如果,我有這樣的領導——唉,還是不說了,眼淚都快下來了。 (摘自《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