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埃及特派記者焦翔:
謠傳帶來的“油荒” 夜幕下,一輛輛大型油罐車在持槍警察的護衛(wèi)下緩緩駛入加油站,等待已久的司機們紛紛發(fā)動汽車,眼神中流露出久旱逢甘霖的喜悅。持續(xù)一周的埃及“油荒”終于得到緩解。
過去一段時間,埃及各城市出現(xiàn)了加油難,交通幾近癱瘓。只要有加油站的地方,道路就會被堵得水泄不通,一般只留下一條車道通行,其它車道全是等待加油的車,最長排出去4公里,記者曾午夜還被堵在開羅城區(qū)的主干道上回不了家。許多朋友實在加不上油,干脆把車放家里不開了。此次“油荒”主要是有謠傳稱,政府有意取消能源補貼,油要漲價。加油的人一多,政府無力應對?,F(xiàn)在,雖然加油站有油開張了,但“油荒”陰影還是揮之不去。
駐美國特派記者陳一鳴:
經濟差了,婚姻好了 近日看到一項有趣的調查:美國經濟學家與國家家庭與婚姻研究中心一起,對632對夫婦的婚姻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糟糕的經濟反而有利于夫妻和睦。
數(shù)據(jù)顯示,被調查的夫婦談到家庭的經濟狀況時,有48%的人先抱怨國家的經濟狀況,再抱怨自己的伴侶。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經濟不好讓很多夫妻平時在家的小摩擦有了新的發(fā)泄點,雙方的關系反而和睦了。據(jù)說,隨著經濟衰退,美國離婚率從2008年開始一直下降。
但是,也有人認為,離婚率低也可能是糟糕的經濟逼的,畢竟兩人一起生活,在交通、住房、子女養(yǎng)育等方面的支出要比單過節(jié)省不少。因此,當夫妻二人想著齊心協(xié)力渡過經濟難關時,他們的感情反而增進,婚姻也更穩(wěn)定。
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付饒:
孩子決定電視“節(jié)目表” 來澳大利亞兩三年,他們的電視節(jié)目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就是節(jié)目表完全按孩子的作息走。
這里的孩子一般早上6、7點起床,9點上學,下午3點就放學了,學業(yè)壓力比較小。于是,電視節(jié)目單也隨著孩子們的活動設定:早上9點前,各頻道以卡通片和互動性的少兒節(jié)目為主,9點后,孩子上學了,家居生活、打折信息、國外劇場、脫口秀等各種電視節(jié)目陸續(xù)開播,家庭主婦們這時也開始看電視了。下午3點過后,孩子們放學了,電視臺又開始播放各種兒童節(jié)目,直到晚上10點,大多孩子該上床休息了,美劇等一些劇情片才開始播放。另外,含有粗口、暴力等內容的節(jié)目在早6點至8點30分、下午4點至晚上7點是禁止播放的。在人們看來,決不能讓電視“污染”了孩子們的成長。
駐德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德國人干啥都“預約” 剛到德國時,我要辦銀行卡,朋友建議我先預約。開始我覺得不習慣,為什么不直接去銀行排隊呢?抱著這樣的想法試了兩回,我就放棄了。因為事先預約的先辦理,沒預約的就得拿著號,等機會“插空”。往往預約的很快辦完了,排隊的半天沒輪上一個。在德國,到戶籍部門登記、申請換駕照,甚至去醫(yī)院都得先預約。有時生病比較急,醫(yī)院的預約卻排到了明年,沒辦法,德國人小病多選擇去私人診所。
在德國人看來,預約是利遠大于弊,他們認為這樣的生活更有計劃。比如我的德國朋友,每個人都隨身帶一個記事本,哪天幾點幾分干什么都安排上,為的是講求效率。不過,我總覺得這樣未免太枯燥,不知道德國男人想給心上人驚喜時,是否需要先預約一下,“哪天、哪個時間我會給你個驚喜?!?br/>
編輯:廖楠 美編:黃浩 編審: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