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出現(xiàn)丑陋的一幕,4組羽毛球隊女雙打假球,被世界羽聯(lián)取消參賽資格。
這類舞弊行徑,反映參賽國、教練和球員追逐獎牌,扭曲了奧運公平、公正和公開競賽的精神。
在奧運會贏得獎牌對許多參賽國來說是很大的榮耀,可以向國際證明它們不是九流國家,因此千方百計要獲得一枚獎牌。
各國政府懸賞豐厚的獎金,站上頒獎臺的運動員也名利雙收,一生無憂。以馬來西亞為例,奪得金牌的選手,可獲得政府頒發(fā)100萬林吉特獎勵金,金銀銅牌得主每月可分別獲得5000、3000和2000林吉特的終生獎勵;吉隆坡球拍俱樂部也獎賞12.5公斤重的大金磚給金牌得主。
當奧運獎牌榮譽化、金錢化、商業(yè)化的時候,奧運精神就變質了,即使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友誼也不再是第一。
如果參加奧運的最終目標是贏得獎牌,奧運冊上也只記錄勝利者,那么從來沒有拿過獎牌的國家,就會感到羞恥嗎?
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就參加奧運會,盡管一直是“零”獎牌,但沒有影響他
Ia5/Q9nRLQu+QlVgb2MGwLTOZiCPE+aDR8IB0ZYgd74=們參與奧運的熱情。
2004年雅典奧運會有203個國家和地區(qū)參加,75個國家瓜分929枚獎牌,但有128個國家和地區(qū)連1枚銅牌都沒有得到。
很多參賽者旨在參與、享受過程,比如63歲的奧地利人卡爾,在1912年還參加奧運會佩劍項目的比賽。
世人只為冠軍喝彩,沒有為落敗者鼓掌;沒有落敗者的參與,勝利者何來榮耀?
從奧運到現(xiàn)實生活,包括學業(yè)和事業(yè)上的競爭,人們瘋狂地追逐第一,卻扭曲了心靈。
在人生旅程中,冠軍的位子不多、上層也很擁擠,有時候,活得心安、過得精彩比第一更有價值。
?。ㄕ择R來西亞《星洲日報》)(編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