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半旗是一種國家行為,一般是在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嚴(yán)重自然災(zāi)害發(fā)生時,用來表達(dá)全國人民的哀思和悼念。
按照國際慣例,降半旗并不是將國旗降至旗桿的一半處,也不是直接把國旗升至旗桿的一半處,而是先將國旗升至旗桿頂,然后再降至旗頂與桿頂距離為旗桿全長三分之一處。
這種做法最早見于1612年。英國“茲·伊斯”號船只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時,船長不幸逝世。船員們?yōu)榱吮硎緦σ压蚀L的敬意,將桅桿旗幟下降到距離旗桿頂端一段距離的地方。到17世紀(jì)下半葉,這種致哀方式流傳到陸地上,廣為各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