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娜娜,屠 彥,楊蘭蘭
(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顯示技術研究中心,南京210096)
在各種不同類型新型氣體探測器中,1997年由F.Sauli發(fā)明的氣體電子倍增器GEM(Gas Electron Multiplier)具有其獨特的特性。它可與其他氣體探測器(如MSGC,MWPC等)聯合使用,也可以單獨制成位置靈敏氣體探測器[1]。氣體探測器以其優(yōu)異的性價比一直在核輻射探測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得到不斷的發(fā)展[2]。GEM氣體探測器,由于具有高增益、結構簡單、適用于高計數率環(huán)境以及具有更高的位置分辨等特點,已在高能物理、核技術、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表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熱點[3]。
由于微孔形狀決定了微孔中電場的分布,從而影響電子的放大效果,進而影響GEM性能[4-5]。為準確了解GEM薄膜的幾何微孔尺寸和電參數對電荷傳輸的影響,本文建立了雙碗型GEM的三維結構模型,采用有限元算法,模擬了GEM的電場和電子軌跡,計算了不同幾何尺寸和電參數下的靜電場和電子軌跡,并進行比較,研究不同結構參數和電參數對電場分布和電子透過率的影響。
GEM膜是用聚酰亞胺(Kapton)材料制成,厚度一般為50 μm,膜的兩面都鍍有銅電極,用化學蝕刻方法在這層薄膜電極上制成幾十微米的小孔,小孔的布局一般為正六邊形[6-9]。
基于雙錐型結構,提出了一種雙碗型結構,該結構可減小GEM孔內雙錐型結構的尖端效應,提高GEM性能的穩(wěn)定性。圖1為基準的雙碗型GEM幾何結構和基本參數,其基準參數參照標準的雙錐型結構[10-11]。下文中將以此為準分別上下調整幾何尺寸(D、d、T)和電參數(Vgem、Ed、Ei)進行計算,例如,計算不同尺寸的T(25 μm,50 μm,75 μm)時,其中T=50 μm 是基準尺寸,T=25 μm 和T=75 μm 則是在GEM電極的中心線上下分別調整一定尺寸,同時要保證其它條件不變,Vgem=500 V,這時分別調整漂移電極和收集電極的電壓保證Ed,Ei與基準一樣,并對結果進行比較。
圖1 雙碗型GEM幾何結構和基本參數D=80 μm,d=60 μm,T=50 μm,P=140 μm;Vgem=500 V,Ed=2 kV/cm,Ei=6 kV/cm
圖2(a)為三維雙碗型GEM的幾何單元模型[12-13],圖2(b)為網格劃分示意圖,圖2(c)給出了計算所得的電力線圖,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GEM電極和小孔中的場強要遠大于漂移區(qū)和收集區(qū)。
圖2 三維雙碗型GEM模型及電場示意圖
圖3和圖4為雙碗型GEM在不同尺寸和電參數條件下孔中心處場強沿z方向的變化。圖3為場強變化比較明顯的幾個條件,包括:D、T、Vgem,其中不同Vgem條件下的場強變化最明顯(圖3(c)),這個是可以想象的,因為GEM膜上下銅電極上的電壓對Kapton薄膜內和微孔內的場強影響都很大,基準模型的孔中心的場強為6.26×106V/m,Vgem為700 V時,孔中心處的場強高達8.73×106V/m,比基準模型的場強高27.6%。由圖3(a)和圖3(b)可以看
圖3 GEM微孔中心處場強沿z方向的變化
圖4 GEM微孔中心處場強沿z方向的變化
圖5為不同條件下GEM膜上下銅電極中心線處場強沿x軸的變化。從圖5(b)和5(d)明顯可以看出,改變Ed和Ei對GEM上下銅電極中心線處場強依然沒有影響。當D從70 μm依次增大到90 μm,GEM上下銅電極中心線處場強依次減小說明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改變外徑尺寸可改變孔內電場(圖5(a))。從圖5(c)可以看到,盡管d為不同的值,在Kapton薄膜內,中心線處場強大小是相同的,在Kapton薄膜與小孔的分界處和小孔內,中心線處的場強則是隨著d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小孔中心的增幅最小。當T從25 μm增大到75 μm時,GEM電極中心線處場強是減小的(圖5(e)),并出,隨著小孔外徑D和GEM電極厚度T增大,GEM微孔中心處沿z方向的場強逐漸減小,但它們都大于5×106V/m,該場強足以使電子雪崩。圖4是不同d、Ed、Ei時孔中心處場強沿z方向變化情況,場強的值基本沒有變化。從圖4(a)可以看出,隨著d的增大,孔中心處場強也在略微增大,當d=70 μm時,場強為6.36×106V/m,比基準模型僅大1.6%。圖4(b)和圖4(c)分別為不同Ed和Ei的孔中心處場強,可以看出改變Ed和Ei對孔中心處場強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因為雖然孔中心處場強隨著Ed和Ei增大略微增大,但增長率比d還小,只有0.4%,即漂移電場和收集電場對孔中心的電場影響可忽略不計。且在Kapton薄膜內的場強差別最大,當T=25 μm時,膜內的場強很大,約為2×107V/m,T=50 μm、75 μm時膜內場強分別約為1×107V/m,6×106V/m,因為這時Vgem=500 V不變,那么厚度減小,場強自然增大。當Vgem從300 V增大到700 V,無論膜內還是小孔內的場強都依次增大,且為均勻增大,Kapton薄膜內最大場強為1.4×107V/m。
圖5 GEM膜上下銅電極中心線處場強沿x軸的變化
圖6為三維基準雙碗型孔GEM的電子軌跡。其電子透過率為35.26%。圓點為電子,線代表電子從上到下的運動軌跡。
圖6 雙碗型GEM基準模型的電子軌跡圖
圖7為各種不同條件下的電子透過率。圖7(a)為不同小孔外徑D下的電子透過率比較圖,可以看出,隨著小孔外徑的增大,電子透過率也在增大。由圖7(b)和圖7(d)可以看出,電子透過率隨小孔內徑d和Vgem的增大而增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當Vgem從500 V增大到700 V時,電子透過率增大的幅度很大,增大了約10%。相比之下,電子透過率則隨著漂移區(qū)場強的增大而減小,在Ed為1 kV/cm時,電子透過率最大,為41.03%。這是因為隨著漂移區(qū)場強的增加,大量電子將終止在GEM上電極處,無法進入微孔。
圖7 不同條件下的電子透過率
圖8給出了電子透過率和D/P及Eh之間的關系。從幾何模型上分析,電子透過率應與D/P的比值有關。當(D/P)2為0.25時,電子透過率最小,為26.28%;當(D/P)2為0.3265時,電子透過率為35.26%;當(D/P)2為0.4133時,電子透過率為38.46%。因此我們可以得出(D/P)2對電子透過率的影響(見圖8(a)),電子透過率與(D/P)2的數值很接近,即與孔的面積占整個單元的面積比率有直接關系。但在二維模型下,電子透過率很高,當D/P為0.5時,電子透過率最小,為58.3%;當D/P為0.5714時,電子透過率為66.7%;當D/P為0.6429時,電子透過率為70.83%,可以看出二維模型的電子透過率與D/P的數值有密切關系(見圖8(b))。由上面分析可知,電子透過率隨D/P的增加而增加,這由GEM的幾何結構決定,但隨著D/P的繼續(xù)增加,微孔內的電場減小,會限制電子透過率的持續(xù)增加,增長變緩并最終趨于飽和。對于GEM膜上下銅電極,在其上加一定的電壓后,可以粗略以Eh=Vgem/T來粗略描述GEM微孔內的場強。圖8(c)為電子透過率與Eh的關系,可以看出,電子透過率隨Eh的增大而增大。微孔內的電場比較強,可以使電子快速的運動通過微孔,不被邊界吸收。
圖8 GEM電子透過率與D/P及En的關系
本文計算了不同幾何尺寸和電參數下GEM電極的靜電場和電子軌跡,研究了不同幾何結構和電參數對電場分布和電子透過率的影響。結果表明D、T、Vgem對微孔內的電場的影響都比較大,d對電場的的影響比較小,而Ed、Ei對GEM微孔內的電場幾乎沒有影響,可忽略不計。另一方面,也只有D、d、Ed、Vgem會對電子透過率產生影響,其余參數Ei、T對電子透過率沒有影響,其電子透過率與文中所述基準模型的一樣,為35.26%。在三維模型下,電子透過率與(D/P)2的數值很接近,即與孔的面積占整個單元的面積比率有關,二維模型中,電子透過率與D/P的數值相當,并且電子透過率受GEM電極電壓差與厚度的比值(Eh)的影響比較大,隨Eh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說,幾何光學的透過率和微孔附近的電場共同決定了GEM中的電子透過率。
[1]Fabio Sauli.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Gas Electron Multiplier Detectors[J].Nucl.Instr.and Meth,2003,A505:195-198.
[2]張明龍,夏義本,王林軍.氣體電子倍增器的研制及性能測試[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5,25(5):511-514.
[3]蘇青峰,夏義本,王林軍.GEM探測器的計數性能研究,[J].上海有色金屬,2005,26(3):110-113.
[4]周意,李澄,安少輝.GEM電極的三維電場分布計算[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2004,28(3):299-303.
[5]Bouianov O,Bouianov M,Orava Retal.Progress in GEM Simulation[J].Nucl.Instr.and Meth,2000,A450:277-287.
[6]Meinschad T,Ropelewski L,Sauli F.Detection of Primary and Field-Enhanced Scintillation in Xenon with a CsI-Coated GEM Detector[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2005,A 547,342-345.
[7]Peskov V,Baibussinov B,Centro S.Development and First Tests of GEM-Like Detectors with Resistive Electrodes.[J].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2007,54(5):1784-1791.
[8]Bellazzini R,Baldini L,Brez A.Gas Pixel Detectors[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2007,A 572:160-167.
[9]Fabio Sauli.Imaging with th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2007,A 580:971-973.
[10]Maia J M,Mo rmann D,Breskin A.Single-UV-Photon 2-D Imaging with Multi-GEM Detectors[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2007,A 580:373-376.
[11]Shalem C,Chechik T,Breskin A.Advances in Thick GEM-Like Gaseous Electron Multipliers—PartⅠ:Atmospheric Pressure Operation[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2006,A 558:468-474.
[12]Abgralla N,Alcaraz J,Bene P.Characterization of a High Resolution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GEM)Detector[J].Nuclear Physics,2007,B(Proc.Suppl.)172:234-236.
[13]Croci G,Ropelewski L,Sauli F.Depth of Interaction Determination in GEM-Based Multi-LayerPET Detectors.[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2007,A 582:69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