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
私人開發(fā)無人島的秘密
◎李誠
證明首個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的,是一張大紅封皮的證書。
大小如一本普通雜志,上面的印制機構是“國家海洋局”,簽發(fā)機關則是“浙江省政府”,類型是“旅游娛樂用島”,旁邊還有島嶼的精準經度和緯度。
最特別的是,證書的右上角,印著“海島證110001”,“11”表示此證為2011年頒發(fā),“0001”表示這是頒出的第一張證書。
旦門山島的擁有者,是寧波龍港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益民,因與金庸小說中桃花島島主黃藥師同姓,因此他也被人戲稱為“黃島主”。
黃益民說:“早在2001年,旦門山島已經進行了一系列開發(fā),此次正好借國家《海島保護法》《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審批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實施,屬于補辦手續(xù),明確了產權關系,344萬元換來了50年的租期?!?/p>
旦門山島,位于寧波象山縣東南,離陸地約10公里,坐快艇需要半小時。
它面積大約1平方公里,呈狹長狀,因為此島擁有五峰,每當旭日東升,日影、島影倒映水中,構成“旦”字,故名旦門山。
如今,經過十年的開發(fā),島已有碼頭,沿著鵝卵石鋪就的小路,到達一個叫“金沙灣”的度假村。
度假村的造型是一片連排建筑,也是這個島上唯一的建筑群,周邊是野葡萄等各類野果樹和草坪,對面是一個大的游泳池,再遠處則是一片金黃的沙灘。
建筑的一樓是客房,可以住50人左右,每天價格從138元到1180元不等。
記者打電話過去詢問,得知這里的度假村還提供狩獵和垂釣服務。
在附近的山上,放養(yǎng)了不少野豬、山羊、角鹿、野兔和野雞,度假村可提供雙管獵槍和子彈。
當然,這種狩獵是要收費的。
據(jù)里面的工作人員介紹,獵槍是100元一次,子彈為10元一發(fā),野雞、野兔等小動物一般是150元一只,角鹿是800元一頭,野豬和山羊則是40元一斤。
“旅游旺季是4月到10月,來的人不少,最多有上百人,有一些還是組團來。但天一變冷,游客就很少,有時就剩幾個人留守?!痹摴ぷ魅藛T說。
除了無人島、狩獵、度假等吸引游客的因素外,旦門山島還有一個獨特景觀——丹霞地貌。
陸地上的丹霞山峰在中國常見,但位于海邊的丹霞地貌,全國僅發(fā)現(xiàn)4處,旦門山島就是其中之一。
在寧波象山縣旅游新開辟的線路中,有一條為環(huán)島游,旦門山島是其中一站。
旦門山島的島主黃益民,在拿到證書后,成了媒體追逐的焦點。
但他極為低調,對自己的經歷和生意閉口不談,也很少透露關于此島的開發(fā)狀況。
在公司的官網上,顯示寧波龍港實業(yè)有限公司誕生于15年前,當年的注冊資金是3000萬元,是一家涉及投資、石化、旅游、農業(yè)等公司的綜合大型企業(yè)。
不過,據(jù)記者了解,2001年第一位開發(fā)旦門山島的,并不是黃益民,而是龍港實業(yè)有限公司的一位董事,也是黃益民的好友——胡祖岳。
記者輾轉找到胡祖岳,據(jù)其介紹,他第一次去島上時,“幾乎一片荒蕪,連棵樹也看不到”。
將島開發(fā)成一個旅游地,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1999年,他在島上開始建設金沙灣狩獵度假村,僅兩年的時間,荒地就變成如此大規(guī)模的度假村,耗費精力可想而知。
“一批貨從陸地運來,海浪、臺風、道路、車輛等因素都要考慮,海里的濕氣還會腐蝕金屬設備,殺死移植的園林樹木……苦不堪言,光資金就投了3000萬元。”他說。
但最初的經營并不理想。
“這里大風頻繁,一年有100多天的風力都在8級以上,游客想過來都不行?!?/p>
2009年,胡祖岳將“開發(fā)”的接力棒給了黃益民,據(jù)說轉讓費達3500萬元。
對于旦門山島的未來,前后兩位島主都不愿意多說。
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項極為耗錢的大投資。
根據(jù)《旦門山島保護與利用規(guī)劃》,到2020年前,投資額將不少于10億元人民幣,包括沙灘高爾夫、溫泉度假酒店、海灘泥浴、海島影視拍攝基地等項目。
黃益民說,無人島開發(fā),“在國內都算探索階段,我也不敢保證成功”。
事實上,根據(jù)規(guī)劃,旦門山島的未來開發(fā)被設有多道“底線”:
禁止建造永久性建筑,建筑物和設施應與沙灘保持50米以上距離;嚴格控制游客數(shù)量;不允許在沙灘上燒烤;道路寬度不超過3米;只允許通電動車、自行車等無污染交通工具……
不過,對于寧波龍港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員工而言,擁有一座無人島,無疑是一項特殊福利。
在公司網站上,2010年上半年工作會議就在度假村召開,“會議伴隨著洋溢的海風,在祥和、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現(xiàn)在對于不少富豪而言,名車豪宅已經厭倦,擁有一座私人島嶼,不僅僅是身份象征,更是遠離塵囂的一種生活方式。
據(jù)統(tǒng)計,中國現(xiàn)有6000多座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島嶼,還有1萬多座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島嶼。
在浙江,早在十幾年前,不少商人就看中這個商機,開始涉足海島開發(fā)。
在以群島建市的舟山,就有1390座海島,一些無人島也已開發(fā),但因為投資額大、前景及政策不明晰等諸多因素,開發(fā)并不順利。
直到2011年4月,中國公布了首批開發(fā)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浙江(31座)、廣東等8個省區(qū)共計176座無居民海島已經納入開放范圍。
有趣的是,旦門山島因早就被開發(fā),所以不屬于這176座之中。
2011年4月,國家海洋局發(fā)布《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給出了價格:
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最低價=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面積×使用年限×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最低價標準。
“使用權出讓最低價標準”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海洋主管部門,根據(jù)海島的等別、用島類型和離岸距離等因素,適時調整。
其中,依照沿海各縣市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土地稀缺程度、土地價格等因素,沿海地區(qū)被劃分為6等,從第一等到第六等,出讓金依次減少。
島嶼距離大陸的遠近,按照這5個區(qū)間,又被劃作5個類別,離大陸越近的島嶼出讓金越高。
依照島嶼開發(fā)利用方式的不同,無人島又被分作15個類別,區(qū)別很大。
比如,同一類型的一等島,“填海連島用島”為24萬元/公頃1年;而“林業(yè)用島”僅1000元/公頃1年?!半x岸大于25公里、六等島、林業(yè)用島”的標準最低,為14元/公頃1年,最高與最低相差17000倍。
在有關部門的審批下,旦門山島的344萬元,成了第一只被吃的“螃蟹”。
很快就有了第二個。
就在旦門山島成為“首個”之后的第4天,2011年11月11日,依舊還是寧波象山縣,無人海島大羊嶼島以2000萬元的高價,被當?shù)匾患彝顿Y公司競得。
據(jù)公司負責人透露,他們計劃投入5億元人民幣,打造以游艇業(yè)為主的高端旅游休閑島。
而在2000年,寧波曾有一家狩獵公司花費200萬元開發(fā)大羊嶼島,因經營不佳,宣告失敗。
無人島的將來,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
摘自《周末》2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