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阿城半拉城銅火銃的來歷

2012-12-21 07:16:46
黑龍江史志 2012年3期
關鍵詞:上京火槍火器

王 崇

(雙城市文物管理所 黑龍江 哈爾濱 150100)

火藥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fā)明之一。“火藥的應用,也在歐洲人之前?!痹谖覈l(fā)現的銅火銃,是世界上使用最早的一種金屬管狀火器。一九七○年七月在阿城區(qū)半拉城出土的銅火銃,為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物證。

阿城半拉城子銅火銃系青銅鑄成,刻著“X”形記號,長三十四厘米,重七市斤,口徑二點六厘米,由前膛、藥室和尾銎等部分構成,前膛長十七點五厘米,銃口內壁直徑二點六厘米,外沿鑄固箍。前膛外沿鑄有加固箍,藥室外凸,可裝火藥,有小孔接入引火線,點燃后火藥爆炸產生的動力能將膛內物推射出去。顯而易見,這是件以火藥為動力的金屬管狀火器。由于尾銎中空,可裝木柄以供手持,故又稱于銃。

同類火銃,國內外過去都有發(fā)現,但時代最早的是我國元至順三年(公元一三三四年)和至正十一年(一三五一)的兩件。與這二尊銃比較,半拉城銃的構造較為簡單,鑄制也粗糙,外型古樸,從火器演變的發(fā)展角度看,其時代可能更早一些。該火銃有這樣幾個特點,其一為造型較簡單,后銎口大底小,雖便于安裝木柄,但使用時容易脫落;其二為冶鑄制作粗糙,表面凹凸不平,不光潔,銃壁厚薄不均,甚至銃筒圓形亦不規(guī)則;其三為此銃無鑄造年月記錄。

所以,要確定阿城銅火銃的鑄造年代,必須從同時出土的其它器物以及銅火銃這一火器的使用等情況進行考證。

圖1 半拉子城銅火銃

在元朝,關于“火炮”的鑄造等具體情況,史書并沒有詳細記載,但從簡略的記載中,可以推知或銃是小而輕便能由士兵單人隨身攜帶的小型火器,點燃引火線后爆炸發(fā)射,在實戰(zhàn)中證明有相當威力。如果以上推測成立的話,那么這種火器只有青銅器等金屬才能鑄造,而阿城出土的銅火銃正具有這些特點。

與該銃同時出土物有:銅鏡一件,圓形環(huán)鈕,直徑19厘米,背飾三鳳六雁及花卉祥云組成圖案,從舞鳳展翅云雁凌空的自然樸素風格看,很像是金代的作風;三足小銅鍋一件,腹部閃出寬檐,類似于常見的金代三足鍋,系行軍用鍋;銅瓶嘴,侈口細頸,上帶弦紋,與金元時期玉壺春瓶嘴部—樣,當為酒器。此外還有軍馬佩飾物等??傊?,從這批同時出土的器物看來,幾乎都與軍事攻占有關,有些器物的形制和紋飾又具有金元時代的風格。由此推斷,阿城火銃也有可能系金元之際所遺留。但從其形制比較原始,制作較為粗糙來推斷,其鑄造年代似在至順銅火銃和至正銅火銃之前。

火銃的出土地半拉城子瀕臨阿什河,西距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僅四公里。上京是金代早期的都城,據記載,金末元初這里相繼經歷了三次戰(zhàn)爭:公元一二—七年蒲鮮萬奴進攻上京、一二三三年蒙古軍隊攻滅東夏、一二八七年開始的平定乃顏叛亂。那么,其中哪一次與這尊火銃有關呢?

我們知道,金人是從宋人手中學會使用和制作火器的。但從火器發(fā)展史看,直到公元一二三二年,金兵在中原地區(qū)創(chuàng)制的最先進火器,還僅僅是所謂的“飛火槍”,即把二尺長裝火藥的紙筒綁在木柄長槍頭部,臨陣時點燃火藥能噴出火焰燒傷敵軍。這在當時已經是驚人的發(fā)明,并在軍事上發(fā)揮了一定作用。而半拉城銅火銃則比“飛火槍”要進步得多了。女真人蒲鮮萬奴所建的東夏政權 (公元一二一五——一二三三年)始終局處東北一隅,技術和物質條件都遠遠落后于中原地區(qū),在這之前或同時,是不可能擁有比“飛火槍”先進的金屬管狀火器的。

同樣,攻滅東夏的蒙古軍隊,盡管以弓馬騎射著稱于世,但掌握火器卻遠不如女真人。公元一二三三年的歸德(河南商丘)之戰(zhàn)中,蒙古敗于金兵,原因固然不少,但女真人使用“飛火槍”造成了蒙占騎兵的驚慌失措,不能不對戰(zhàn)局產生一定的影響??梢?,在這同時攻滅東夏的蒙古人也不會擁有比“飛火槍”更先進的火器的。這就排除了在前兩次戰(zhàn)爭中使用火銃的可能性。

然而到平定乃顏叛亂時情況就不同了。

首先,這時使用火器已較普遍,鑄制技術也不斷改進。由于軍事上的需要,蒙古人已經從金人、宋人手中掌握了火器。元初,元朝在各地普遍設置了炮手軍,在一些戰(zhàn)役中,甚至還讓殺傷力較大的炮手軍打頭陣。到一二七四年元兵在進攻南宋過程中就使用了一種可以“燃”的“火炮”。其形制雖沒有詳細記載,但使用了火藥和引火導線,卻是可以肯定的。否則火藥爆炸難以控制,并且不可避免地會造出自身傷亡。鑒于金末以來,在中原地區(qū)已出現“金銀銅鐵雜鑄為炮”的技法,而一二五九年南宋人又曾創(chuàng)制了一種利用竹筒裝火藥、點燃爆炸后推出筒內彈丸的管狀火器——“突火槍”,這種“火炮”很有可能是在突火槍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并用金屬鑄制的。元滅南宋、統一全國后,集中全國炮匠于京師,用金屬鑄制火器的條件更為成熟。到平定乃顏叛亂時,使用火銃的條件業(yè)已具備。

其次,在平定乃顏叛亂時,元軍確已使用了—種新式的“火炮”。公元一二八七年在遼河附近的撒兒都魯一次戰(zhàn)斗中,漢軍都元帥李庭“引戰(zhàn)士十人持火炮,夜入其陣,炮發(fā),(敵)果自相殺潰散”。翌年,李庭又“選銳卒潛負火炮,夜渡貴烈兒河上游,燃之,敵馬驚疑……大破之”。這個李庭,原為女真蒲察氏,后改姓李,以軍功為元世祖忽必烈所信用,升為統帥漢軍的高級將領。在長期的戰(zhàn)爭中,顯然,李庭多次領教過“火炮”的作用。這使他在統帥的軍隊里注重火器的配備和使用,是毫不奇怪的。

李庭所用“火炮”的鑄造等具體情況,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但從簡略的記載中,可以推知是小而輕便能由士兵單人隨身攜帶的小型火器,點燃引火線后爆炸發(fā)射,在實戰(zhàn)中證明有相當威力的。如果這個推測不錯的話,那么這種火器恐怕只有青銅等金屬才能鑄造。而半拉城火銃恰好是具備了上述特點。

半拉城東去十余里,是綿互重疊的群山,西隔阿什河與金上京呈犄角之勢,是攻守上京的一個橋頭堡。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在金元之際成為軍事必爭之地。

乃顏敗亡后,余黨哈丹繼續(xù)竄犯東北各地,曾在上京周圍各地與元軍展開激烈爭奪。元軍既已在平叛的其它戰(zhàn)場使用了“火炮”,那么,在爭奪半拉城時也不會不使用這種頗具威力的火器。新發(fā)現的銅火銃等器物很可能是在這場戰(zhàn)爭中被遺棄在河旁的,后來河床改道,這些器物也就淹沒在那里了。所以這件火銃極有可能是這場平叛戰(zhàn)爭中的遺物。哈丹于一二九○年出逃朝鮮,半拉城火銃的下限也就不晚于公元一二九○年。

平定乃顏叛亂是當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幾百年的分裂混戰(zhàn)后,元初人民群眾渴望有個統一安定的局面,以恢復發(fā)展生產。元世祖忽必烈為鞏固自己統治也不得不采取一些加強中央集權、恢復發(fā)展生產的措施,這在客觀上是順應歷史發(fā)展要求的。但卻遭到了蒙古貴族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乃顏就是一個代表。他懷有野心,大搞叛亂分裂活動。但不到四年功夫就土崩瓦解了。

元政府在平叛后,為加強對東北地區(qū)的統治,設立了遼陽等處行中書省,由中央政府派官施治,征收賦稅,并在黑龍江流域各地進行軍事屯墾,發(fā)展驛站交通。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黑龍江兩岸廣大地區(qū)在元代又得到了進一步開發(fā)。由此可見,半拉城火銃不僅是平定乃顏叛亂的歷史見證,而且是黑龍江流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的又一物證。

[1]趙虹光.黑龍江區(qū)域考古學[M].1991.

[2]魏國忠.東北亞研究——東北民族史研究(二)[M].1994.

[3]袁偉.走進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M].2002.

猜你喜歡
上京火槍火器
著火了!快拿滅火器
遼上京遺址
千萬別當火槍兵
金初上京新城瑣議
高空滅火器
遼上京博物館藏花押印選介
長距離爆震式點火槍設計
焊接(2015年9期)2015-07-18 11:03:52
遼上京宮城遺址
大眾考古(2015年3期)2015-06-26 08:20:22
原始部落火槍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①——岜沙苗族人類學田野調查
地精商店的火槍
云阳县| 镇康县| 陆丰市| 台中县| 尼玛县| 运城市| 秦皇岛市| 锡林郭勒盟| 垦利县| 新乐市| 桂平市| 杭锦后旗| 衡东县| 玉树县| 海安县| 青龙| 勃利县| 宾阳县| 揭东县| 宜兰县| 康保县| 双江| 澄城县| 静宁县| 平遥县| 泸水县| 郯城县| 朝阳市| 苗栗县| 江安县| 都昌县| 双辽市| 拜城县| 弋阳县| 工布江达县| 榆中县| 枣强县| 响水县| 周口市| 北辰区|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