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劉永峰,歐光強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佛山 528000)
佛山地區(qū)高校開展詠春拳教學的實證研究*
——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為例
黃丹,劉永峰,歐光強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佛山 528000)
詠春拳不僅是武術格斗的藝術,更是一門科學學問;作為我國南派武術的一個代表,將其引入高校的體育教學,在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磨練意志品質、提升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詠春拳在高校的開展大多僅限于課余興趣班,尚未有作為必修課的報道;詠春拳是佛山武術的一個代表性品牌,是佛山優(yōu)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佛山地區(qū)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山科學技術學院的體育教學中普及詠春拳教學,具有特殊的價值與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佛山地區(qū);高校;詠春拳;教學;實證研究
詠春拳是中國最著名的傳統(tǒng)拳種之一,50年代由葉問帶到香港,后來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及李小龍透過功夫電影的成功,引起全球的功夫熱、中國熱。詠春拳從此在世界各地快速發(fā)展起來,并成為多國武裝部隊和特種警察所喜歡習練的拳術。詠春拳術當中的拳法及理論是詠春拳歷代傳人經不斷實踐運用并改進而成,當中的每一個動作技術和技法都是以人體解剖學和人體力學為基礎,其拳理精博,拳法直接精簡,令學者無須從繁雜的理論中去理解,適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學習。據(jù)統(tǒng)計,到如今詠春拳在全世界已有80多個國家地區(qū),上千萬人習練。1996年,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就經已將詠春拳這優(yōu)秀拳種在全國推廣,這一年,香港葉問的徒弟黃淳梁應國家體委之邀到北京傳授詠春拳,反響相當熱烈?,F(xiàn)在隨著電影《葉問》、《葉問前傳》、《李小龍》等播出,詠春拳再次為世人所矚目和喜愛。
目前,詠春拳在高校的開展大多僅限于課余興趣班,尚未有作為體育必修課的報道。詠春拳是佛山武術的一個代表性品牌,是佛山優(yōu)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地處佛山市,而佛山又是中國的武術之鄉(xiāng),也是詠春拳的發(fā)祥地之一,在詠春拳的發(fā)祥地的大學中普及詠春拳教學更具有特殊的價值與意義。他可以加強對傳統(tǒng)拳種科學傳承的力度,又能強身健體、造福人類,更是地方高校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性綜合人才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好的現(xiàn)實意義。
本課題選擇了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大學體育》課程的學生2008年級300人,2009年級學生300人作為研究對象。
3.1 文獻資料法:根據(jù)本課題研究目的需要,閱讀了大量相關的著作與書籍及其他期刊論文等資料,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并進一步進行分析探討與研究。
3.2 問卷調查法:為了保證調查的效果與可信度,我們在對學生問卷調查之前,首先征求了佛山多家詠春拳武館及有關武術專家與教授們的意見,并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試測的問卷調查,問卷發(fā)放是通過專人送達方式發(fā)放到拳館老拳師或專家教授本人。發(fā)放問卷共15份,回收13份,回收問卷率86.67%。從試測問卷調查的反饋信息中,我們得到非常寶貴的意見與建議,使得我們以后問卷工作更加有序進行,問卷的設計內容更加接近現(xiàn)實。在2008年和2009年的各年度的9、10月份中,我們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2008年級和2009年級旳一年級《大學體育》課程中,隨機抽查了300名一年級學生,對學生體育選修項目興趣選擇進行問卷調査,共發(fā)出問卷300份,回收296份,有效問卷289份,回收有效率為96%。2009年9月份新生軍訓期間我們用同樣問卷對09級新生進行問卷調查,發(fā)出問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問卷295份,有效率為98.3%。結果表明表1所示:
表1 學生對體育選修項目興趣單項選擇問卷調査
3.3 實證研究方法
遵循從理論假設,到實證研究,再對理論進行修正的研究思路,旨在探索詠春拳走進高校體育必修課的具體過程及其理論意義,從而促進更多傳統(tǒng)拳種的傳承與發(fā)展。本研究以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創(chuàng)編的詠春拳段位內容為主體,結合佛山的武術文化,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一年級《大學體育》課程,學生的體育課必修課中進行教學,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推廣和普及到佛山地區(qū)各所高校乃至全省或全國普通高校。
4.1 我校體育校本課程的基本情況
我校在2000年以前公共體育課分為兩個階段,一年級第一學期體育教學是以基礎體育為內容,主要教學田徑基礎和籃球基礎,第二學期和二年級為體育選修。2000年后我們開始將太極拳列為大學體育的必修課(一年級第一學期,32個學時),開展了八年,但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學生滿意度不高。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對太極拳的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同,加上年輕人學習太極拳興趣不高。2008年12月份,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主要是針對第一學期體育課教學設置的內容選項:(1)詠春拳、(2)太極拳、(3)武術套路、(4)其他體育基礎課、(5)自己意愿的項目(學生可自己選擇填寫項目)。從結果(選詠春拳約占68.1%)可以看出:在佛山地區(qū)求學的大學生,對佛山武術文化的耳濡目染,且有李小龍、黃飛鴻、葉問等的名人效應,而且詠春拳本身鍛煉性、技擊性都很突出,因此推進詠春拳進校園,是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
4.2 教學形式和手段
我們在教學當中采用直觀教學、觀看表演、班級比賽、課外參觀詠春拳館、請詠春拳名人來校講學、舉辦詠春拳講座等,另外我們還舉辦了全校性的詠春拳比賽、選拔部分優(yōu)秀學生參加香港電影《葉問前傳》的拍攝等等形式,強化地方性文化對學生的影響。通過詠春拳這一載體,培養(yǎng)學生刻苦耐勞、勇敢頑強的品質,磨練勝不驕敗不壘的意志,拓展大學生的視野,利用好佛山優(yōu)秀武術文化這張名片,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武術技能,為今后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服務。
4.3 詠春拳進校園的現(xiàn)實意義
太極拳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已經相當中普及,我校也曾將太極拳列為大學體育的必修課開展了八年,但效果不理想。原因有多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對太極拳的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同。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08級、09級新生校本體育基礎課程選項安排的隨機調查中,選擇詠春拳約占67%,選擇太極拳約占8%,選擇武術套路的約占7%,選擇體育基礎課的約占4%,選擇自己意愿的項目的約占14%。在佛山求學的大學生,對佛山武術文化的耳濡目染,且有李小龍等一批名人效應,加上詠春拳本身技擊性突出,因此,推進詠春拳進校園,不僅可以促進佛山傳統(tǒng)武術的傳承與發(fā)展,而且也可以為地方傳統(tǒng)體育的發(fā)展起到示范作用。中國經過奧運之后,國勢國力漸強,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適當時機;詠春拳科學性、實用性、健身娛樂性和簡單易學等特點,把詠春拳作全面普及和推廣,必能成為世界上許多人都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從2009年開始,就把詠春拳作為校本課程,在一年級體育課中開展,幾年來學生反映熱烈,教學效果明顯。2009、2010年連續(xù)兩年,我們學校武術隊被佛山市有關部門選為秋色大巡游的詠春拳表演項目,得到佛山市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2010年1至6月,部分學生還被香港電影《葉問前傳》攝制組選中,參與了電影的拍攝,并得到了攝制組的好評。還有學生參加了2010年“工商銀行杯”國際詠春拳邀請賽,獲得黐手比賽第二名、詠春拳對抗賽第三名、詠春拳套路賽第五名、男子成年組拳術第五名的好成績。在2010廣州亞運會火炬佛山站傳遞儀式上,我們學校武術隊的詠春拳和南拳表演,獲得組委會的嘉獎。另外我們的武術隊還參加了香港電影《李小龍》首映式的詠春拳和雙節(jié)棍表演,也得到好評!所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作為佛山地區(qū)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在大學體育課程中引進詠春拳項目,這一實證案例是高校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對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性人才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5.1 學校要加強重視力度,健全內部管理機制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引進詠春拳,首先學校要加強重視力度,做好詠春拳教師的培訓和選拔工作,選拔優(yōu)秀而有特長的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提高,以帶動社團成員和其他學生。把詠春拳課程建設成為深受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和校本課程,必須有做到學習、活動兩手抓,只有經常開展一些詠春拳的講座、比賽等活動,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
5.2 考慮實行導師制
主要是因為詠春拳技術專業(yè)性較強,學生除課堂學習外,平時的訓練主要以興趣帶動為主,客觀上需要專業(yè)導師的指導,導師介入后,更能把詠春拳的科學性、實用性傳授給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習練的興趣,實施效果會更好。同時要學校要進一步完善人事制度,愛護科研能力強、管理能力突出的教師或導師,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才能,推動詠春拳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科研的發(fā)展。
5.3 詠春拳教學要突出專業(yè)性,活潑與嚴肅并重
詠春拳教學中心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宗旨,以滿足學生深層次的需要為目的?;顒討怀鰧W術性、專業(yè)性,重視詠春拳各門派之間的交流及民間或學校間詠春拳社團的交流等,寓教寓練于樂;積極提高活動的科技含量、娛樂質量和專業(yè)水平,積極培養(yǎng)習練成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特的個性。要堅持與時俱進原則,通過學習、交流和傳授詠春拳提高習練者的武德修養(yǎng),增強大學生或習練者的責任感和道德感,培養(yǎng)出學生的刻苦勤奮、勇敢堅強、開拓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品質,以適應以后強烈的社會競爭。
5.4 詠春拳教學要堅持較高專業(yè)水平,保證資金的投入
聘請專業(yè)詠春拳師傅需要錢,購買專業(yè)器材設備需要錢,在沒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只能由普通教師授課或是少數(shù)精通者作為老師,其專業(yè)程度可想而知。所以為在高校推動有傳統(tǒng)特色的詠春拳發(fā)展,其教學要堅持較高專業(yè)水平,學校必須保證一定資金的投入,才能得到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5.5 尋找社會贊助是詠春拳傳承發(fā)展的一個有益嘗試
注重品牌效應,創(chuàng)辦精英型的詠春拳習練社團或協(xié)會。只有良好聲譽的社團才能吸引學生參與,只有精英社團才有模范和帶頭作用,甚至成為學校的品牌項目。高校應該如何向企業(yè)或商家推銷詠春拳活動,贊助商為什么花錢花力氣在高校詠春拳的傳承與發(fā)展上,那是一門大學問。這方面,“佛山模式”或許有些借鑒:佛山彭南詠春拳館就是在民營企業(yè)家何流波先生的贊助下,投資近2000萬元建立而成,這位企業(yè)家因為愛好詠春拳,兒子也在習武,他把這些詠春拳的弟子也招為企業(yè)的員工,他說練武之人,干起工作來也會虎虎生威!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這么多年來跟彭南詠春拳館就有很好的交流和合作,他的拳館館長和企業(yè)好多員工就是佛科院的學生,拳館的徒弟每年又有一些學生考上佛山科技學院;另外順德的李小龍紀念館也是由許多企業(yè)家、社會名流出錢出力而建成,為目前全球規(guī)模最大、館藏圖文音像資料最豐富的李小龍紀念館,而這些企業(yè)家或社會名流也往往喜歡習練詠春拳;所以學校與企業(yè)相互支持、相互合作,雙贏發(fā)展。
5.6 依托地方傳統(tǒng)文化、建立詠春拳世界中心
廣東佛山,是中國的武術之鄉(xiāng),也是詠春拳的發(fā)祥地之一,詠春拳在佛山已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佛山市政府還把詠春拳作為非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也建立了詠春拳博物館和研究中心;詠春拳從“佛山贊先生”——“華順公”、“璧先生”——梁璧、“阮奇山、姚才和葉問三雄”等,到今天“佛山詠春十一杰”等宗枝,已有150余年歷史。佛山詠春拳,顯于梁贊,揚于李小龍,盛于葉問,從禪往港,傳遍全球。筆者建議各有關部門加大對詠春拳發(fā)展的支持力度,依托地方傳統(tǒng)文化,建立詠春拳世界中心或是研究中心,整理和完善詠春拳的武德體系和武功體系,深入研究和廣泛宣傳詠春文化的人文價值,才能把正宗的詠春拳重新推向世界。
另外通過高校體育教學普及的形式,使在鄉(xiāng)野原生態(tài)的傳統(tǒng)武術進入高校的殿堂,讓更多高層次的人群認識和學習,這對地方性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以及對佛山武術在全球化與本土化方面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耙环剿琉B(yǎng)一方人”,在詠春拳的發(fā)祥地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普及詠春拳,更容易使詠春拳得到保護與開發(fā),也是高校利用地方傳統(tǒng)特色文化資源,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性綜合人才的典型案例,同時對利用好地方性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為現(xiàn)代教育服務,具有很好的現(xiàn)實意義。
[1]梁旭輝.佛山精武體育會關于佛山詠春拳發(fā)展狀況的白皮書[M].武史鉤沉,2006,7
[2]古修玄.梁贊—脈佛山詠春拳與古勞詠春拳[M].武史鉤沉,2002,9(48):39—41
[3]宋亞炳.廣東省高校武術運動開展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對策[J].中國體育科 技,2005,8(4):141—143
[4]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詠春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6]鄒寧,郜世杰.試析高校大學生社團與商業(yè)贊助的幾個問題[J],遼寧商務職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7]李友善,黃步海.探索高校大學生社團建設規(guī)律[J].完善社團建設[J],中國農業(yè)教育,2003,3
[8]韓廣玖. 詠春拳[J].中華武術,1999,7(7):26-28
[9]李志河,陳君翎.廣州詠春拳秘傳基本功[J].精武,2004,8(3):22 -25
[10]馬劍.從科學和人文精神看武術的生存與發(fā)展[J].體育學刊,2004,11(5):65 -68
Em pirical Students on Teaching W ing Chun Kung Fu in the University of Foshan Area——a case study of Fo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NG Dan,LIU Yong-feng,OU Guang-qiang
(Foshan University,F(xiàn)oshan 528000,China)
Wing Chun Kung Fu is notonly an artofWushu,buta science.It ismeanful that teachingWing Chun Kung Fu in universities for improving the physical fitnes,volitional quality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students.Wing Chun Kung Fu,as a typical brand of Foshan Wushu,is the excelle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Foshan city,so it has great value to teach Wing Chun in Fo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shan area;university;carry out;Wing Chun Kung Fu;teaching;empirical study
G807.01
A
1007-323X(2012)02-0115-04
2012-01-20
黃丹(1966.05-),男,廣東潮州人,副教授,佛山市武術協(xié)會常務理事
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社會體育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2010年武術研究項目,課題名稱:佛山地區(qū)高校開展詠春拳教學的實證研究。項目批準:WSH2010C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