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建 張華新 孫 立 陳 瓊
(1.嘉興職業(yè)技術學院 嘉興 314036)
談到“牛”,令人耳聞色變,繼而想到“西班牙斗牛士”,“斗牛士”被視為英勇無畏的男子漢,擁有高雅、勇敢的靈魂,備受西班牙人的敬仰與崇拜。在全人類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提升的同時,西班牙斗牛(要不牛死、要不人亡)的發(fā)展面臨著重大挑戰(zhàn)。鑒于此,西班牙這一有著悠久“?!笔返膰?,逐漸實行禁止斗牛的法令,加泰羅尼亞省成為西班牙省份中禁止斗牛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修改該省動物保護法令之后,擬定于2012年1月1日起禁止斗牛;支持“禁牛賽”的還有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羅那,“最后一場”斗牛賽也在2011年9月25日舉辦,而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政府于 1991年就宣布“斗牛賽”是非法活動[1]。從古至今,牛始終是人類忠實的伙伴,而關于牛與人的神話傳說、精神渲染等數不勝數,人類對牛的無盡屠戮必將帶來自然界的“報復”,更值得我們對于“人性”的思考。在中國,牛作為人類崇拜的對象,不論是遠古時代的“牛神”崇拜,還是近現代的“俯首甘為孺子?!本竦膶W習,無不體現了人與牛和諧共存的自然生態(tài)際境,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5月18日,傳承于浙江省嘉興的“中國摜?!比脒x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列入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其表演形式不同于西班牙斗牛和其他殺戮式、殘忍式的斗牛,而是體現人和牛的角力之美,過程獨特簡練又不失精彩激烈,極具觀賞性和體育社會人文價值。
嘉興歷史悠久、文化韻味濃厚,傳承著中國江南文化的精髓。享有“士美民秀”、“人性柔慧”、“民風淳樸”美譽的嘉興,地處北半球亞熱帶南緣,一年四季氣候特征鮮明,有著春雨的養(yǎng)潤、夏日的酷暑、秋風的葉黃、冬雪的微寒的特點,且地處杭、蘇、滬交界,長江三角洲內岸,杭嘉湖平原腹地,可謂浩瀚接于大海,疏引錢塘接連太湖,又有隋唐大運河縱貫嘉興境內,可謂江、河、湖、海水“交匯點”。水闊田肥“六田一水三分地”,自古為“肥地”,“官家”所必爭,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美譽。考古學證實,嘉興市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fā)祥地,春秋時期稱之為長水或槜李,是為吳越兩國紛爭之地[3]。
水闊、地肥、無山,民智、天時、地盛。根據地理學知識,古時人類定居的最佳地點多選擇沿河、靠山,而嘉興獨特的氣候、水生環(huán)境,吸引了一批批外來遷徙者,包括慣于摔牛的回族人民,有一種流傳:1291年,元朝大軍抵達嘉興并駐屯,軍中眾多回族武士和家眷戀上嘉興這塊土地,并在此定居;明清時期,也有部分回族人士遷居嘉興東門和甪里街一帶,成為今天嘉興回族的先輩,但據史料記載的是,元朝時期,大批回族人民從河南、山東一帶南遷到嘉興[4],在甪里街形成了嘉興最大得回族生活區(qū),民族特色顯著的他們每年都過“宰牲節(jié)”,在宰牲節(jié)中,摔牛亦即“摜?!弊鳛橐豁椫匾幕顒舆M行表演,逐漸演變成一項當地民族體育運動項目,深受廣大回族同胞和武術愛好者的推崇。
在歷史的演變和傳承過程中,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人民,在繁忙的勞動之余常常以“摜牛”為樂,源起于回族、蘊含著伊斯蘭教文化特色的“中國摜?!痹诩闻d地域配以“天時、地利、人和”優(yōu)勢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據《嘉興市志》記載:回族人民信奉真主安拉,每年的回歷12月12日傳統(tǒng)“宰牲節(jié)”,能夠見到太陽的時候要宰殺一定數量的牛、羊等,分割送給周圍的人,以表達對真主安拉的誠心信仰,信眾將牛、羊等齊集清真寺,由德高望重的阿訇吟誦《古蘭經》,由阿訇持尖刀開宰并結束開宰儀式[5]。作為回族同胞節(jié)日慶典的重要表演項目,以及人與文化遷徙帶來的回漢民族融合,促成地域、人文結合的“中國摜?!币詤^(qū)別于其他區(qū)域斗牛的顯著特點,也顯現了深厚的伊斯蘭教的文化底蘊。
“中國摜?!庇址Q中國式斗牛、甩牛或摔牛,有別于西班牙斗牛和其他殺戮式、殘忍式的斗牛,要求“摜牛士”武術功底扎實,兼具力量、靈敏素質和勇敢的魄力,憑借全面的技術與牛赤手空拳進行搏斗,雖并無嚴格的規(guī)則限定,但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將牛摜倒在地并四腳朝天,有單臂摜、雙臂摜、肩摜、扛摜等多種摜法[6]。賽前由“摜牛士”先對牛進行挑逗以激怒它,而后摜牛勇士雙手緊緊抱住牛頭,用右肩扛住牛下巴,以壓、擰、扛等多種技法使牛失去重心將其摔倒在地,或者牛力勝于人力將人摔倒在地,更或者“靈”牛后撤將人晃倒,完美體現了人和牛的角力之美,更無血腥、殘暴場面。幾千年歷史演變,其活動內容與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獨具風格的嘉興地方文化特色,上個世紀,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同志在觀看韓海華“摜牛”之后稱其為“中國式斗?!?。
“中國摜?!笔侨祟惿鐣幕l(fā)展的產物,其在歷史輪環(huán)轉動中經歷了興盛、衰落、再度興起的過程,而韓海華則是“中國摜牛的馭者”,素有“中國摜牛締造者”、“中國式斗牛第一人”、“中國摜牛傳承人”之稱的韓海華,1954年 7月生于浙江嘉興回族世家,7歲習武、9歲拜師、雜糅各家武技,深得李尊思、李青山、韓忠明三位回族武術家的“摜牛”絕藝,經其對前人動作技巧進行改編和完善,吸納前人成果,融入時代的特色、個人思想和嘉興本土人文氣息,形成嘉興式、韓海華式的特色“摜?!?,并通過多年的傳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使這一地域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的文化遺產發(fā)揚光大,形成了嘉興特色的“摜?!蔽幕??!爸袊鴵ヅ!币蝽n海華而名揚,也因韓海華而發(fā)展,在20世紀80年代,其連續(xù)四屆參加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摜牛表演獲得巨大成功,博得各級領導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之后在多部影視劇中屢屢亮相,使得“中國摜牛”發(fā)展達到一個鼎盛時期,極大地推動了“摜牛”運動的持續(xù)開展[7];21世紀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民族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作用和價值,以及嘉興市委市政府對本土文化的高度重視,尤其嘉興市創(chuàng)建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摜?!钡奈幕玫竭M一步發(fā)展和衍生[8]。
不論是體育項目本身、項目開發(fā)和使用者、更或者政府的重視、老百姓的關注,它的存在、衍生、發(fā)展,乃至新型項目的出現,都證明其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和傳承價值,無論是地域、人文、科技等方面。因此,我們對任何一項民間、民族體育項目的挖掘和再認識,應該從文化視角進行深入探究。
“中國摜?!睆囊豁椕褡迕耖g節(jié)日慶典活動,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滌洗逐漸轉化為一項藝術表演和競賽項目,其規(guī)則簡單、過程獨特,牛童與牛入場—“摜牛士”上場—人牛挑逗—人牛較量(力量、技巧、智慧)—比賽成績公布—牛與人退場,其中有著嚴密的體育管理和組織工作,蘊涵了深厚的體育表現形式和內在文化精神,以及人類對體育文化的價值取向。
杭州師范大學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民族民間體育開發(fā)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徐金堯教授,對“中國摜?!边@一回族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進行了精辟、專業(yè)的技術分析和點評,嘉興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多所高等院校與其建立了合作機制,將嘉興地域文化項目引入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并進行科研與技術研討,“中國摜?!闭麄€技術動作體系用“擰、砍、壓”三個字,言簡意賅地說明了其運動技術動作的重點和難點。
“中國摜牛”起源于武術,在整個“摜牛”的過程運用到了形意六合拳、排打功等武術手法、技法,還囊括了眾家武術的表演技法,是以整合武術和“摜牛”的雜糅性體育表演項目,再從其表演程式上看出,“摜?!焙泻芏嗟捏w育元素。直至韓海華參加全國民運會之后,“中國摜?!比谌肓藭r代與體育元素,像競技體育的訓練內容、規(guī)則、服裝等,以及“摜?!遍_始之前進行的集體表演和訓練等。摜牛開始,牛角號吹響,“摜牛士”牽著各種類型、品種的大個頭公牛出場,繞場一周;現場解說員介紹關于牛的知識,“摜牛勇士”先對“中國摜?!睂ο笈_M行挑逗,激起牛的野性——“中國式斗牛士”“主斗”及助手上場進行表演——“主斗”與助手表演“排打功”;“摜?!遍_始,由武功基礎扎實、體態(tài)輕盈的“逗牛士”將?!岸骸钡男云稹爸鞫贰弊呦颉皩ο笈!?,四面牛皮鼓擊起《壯行曲》,助手接過“主斗”的斗篷退離——“主斗”開始“摜?!保瓿伞爸袊蕉放!背绦颍岸放J俊贝蟛缴锨?,擇機雙臂緊抵牛犄角,依靠臂力、耐久力與牛相持,隨后依靠強大的爆發(fā)力,或向左側、或向右側將?!皳サ埂?,技法由初級向高級發(fā)展,包括“雙臂單腿別摔”、“雙臂摔側”、“肩扛摔”和“頂摔”,依據“斗牛士”本場得分的不同,參考確定“斗牛士”段位高低。
說到回族和“摜牛”、體育與中華武術,就會想到心意六合拳,這是宋朝名將岳飛創(chuàng)立,備受各民族人民群眾的敬仰與崇拜,作為摜牛士們平日用來鍛煉、“摜?!遍_始之前的展示與熱身運動,走起龍步、虎步、雞步等腳步模仿十余種動物的形態(tài)。由此可見,“中國摜牛”不僅展現了體育項目的各種手法、技法、方式等,同時擁有體育文化獨顯的征象,既有古戰(zhàn)場“對陣拼殺”的肉搏場面,又有現代舞臺表演姿勢造型的獨特美工效果,充分顯示了嘉興地域特色上“中國摜?!眲倓诺拿耖g武術文化特色[9],展示著萬載民間武術的韻味。
“中國摜牛”包含了眾多的體育元素,可以使人的腿、腳、腰、臂、手、腕等身體各部位得到充分鍛煉,是一項很有健身價值的傳統(tǒng)體育健身活動。
在“中國摜牛”業(yè)余訓練中,或者是“摜牛”基礎武術練習方面,需要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緊張、松弛等交替轉換、協(xié)調用力及上下肢的密切配合,提高人體肌肉的柔韌性、協(xié)調性和動作的節(jié)奏感、關節(jié)的靈活性、全身的爆發(fā)力等;譬如在兒童和中小學“摜?!庇柧氈校梢赃x擇較小的母?;蛘邷仨樀母嵫蜃鳛橛柧殞ο?。通過走訪調查,“中國摜?!本哂泻軓姷捏w育健身價值,能夠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身體健康,又能調節(jié)觀賞者的情緒,促進社會和諧、民族共同繁榮。
健身價值是每項體育運動必不可少的功效,從人類誕生到科技文明觸及頂尖水平,人類體育活動的健身價值始終貫穿其中,因為人是有血有肉的活動著的實體,是身心相統(tǒng)一的整體,而非指令操控模式的機器人;如果分析體育樹狀結構圖,其屬于教育“枝干”一節(jié),每項體育運動從原始生活技能轉變?yōu)橛柧殞嵺`手段,直到形成現代的競技、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原始目的僅為增強人體機能,促進身體健康發(fā)展。因此,“中國摜牛”舊時是在與自然斗爭和培育與自然情感的過程中誕生的一項有益于人類健康發(fā)展的民族民間體育運動項目,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其健身價值,加大保護與傳承力度。
在西方哲學辨析中,有一個恒久爭論的話題:身與心的誰先性?為此引發(fā)了哲學爭辯的一場革命,至今我們對兩者的誰先性模棱兩可。然而,在體育研究領域關注身體能力略勝于心理方面,前文已對“中國摜?!钡慕∩韮r值作出闡釋,以下我們重點剖析“摜?!钡膴市男?。
“中國摜?!本哂休^強的娛心(健心)性。體育活動者通過身體活動歡娛身心、宣泄情緒,同時滿足舞臺下觀眾的欣賞情趣,引起觀眾的內心共鳴,“中國摜?!北硌菖c競賽中彰顯了回族人民勇敢、勤勞、樸實、向上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風貌,而觀眾從其動作表演和賞析中可以有不同的情感體驗,讓觀賞者有一種身臨其境之覺,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心靈獲得強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審美的愉悅,從中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美的享受。
“中國摜?!蓖ㄟ^外向、主動型的身心意識活動鍛煉(調心、調身、調息是其外延),達到改造、完善、提高人體的生命的功效,提高人體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行機制,經常性地相搏與“摜?!?,能夠改善身體體質狀況,促進人的身體機能提升,并可以通過控制“對象牛”的級別來調節(jié)運動量和強度,成為老少皆宜,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狀況的人都樂于鍛煉的運動,具有較高的強身健體、娛樂身心價值,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憧憬,是一項適應面廣、開發(fā)價值大的健身項目。
嘉興當地回漢民族人民喜愛“摜?!?,將其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并成為人民群眾喜愛的傳統(tǒng)活動之一,通過參加“中國摜牛”運動,充分體現了體育鍛煉帶給人的樂趣,也給人類身體的健康和情感的體驗帶來高質量的享受;通過參加“中國摜?!被顒?,使當地群眾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團結、生命、健康、平安的生活真諦。
“中國摜?!弊鳛橐环N民俗體育文化的“活化石”,在嘉興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挖掘、整理和保護、開發(fā)下,著力打造“中國摜?!钡胤轿幕放?,先后在嘉興市、浙江省舉辦多屆“摜?!毖不乇硌葙?,并于2012年6月舉辦了首屆“中國摜?!毖堎悾衼碜陨虾?、浙江、河南等地的回民、高校、武術“摜?!贝黻牐渲杏懈邔W歷的大學教師、習武多年的資深武術教練和獲得全國武術比賽優(yōu)異成績的運動員,為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爸袊鴵ヅ!弊鳛橐环N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體育文化,與當地豐富多彩的節(jié)令民俗活動以及嘉興文化旅游相結合,已深入人心;而“摜牛第一人”的韓海華成為電影導演相中的對象,相繼在《少林俗家弟子》、《大涼山傳奇》、《國際大營救》、《洋妞尋師》等30多部影視劇中擔任“斗牛士”、武術指導及重要角色,他的“中國式斗?!?、排打功、瘋魔鏟、醉八仙等武術項目還收入了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拍攝的《中國硬氣功》、《民族體育集錦》等紀錄片內,通過影視傳媒的宣傳,極大地弘揚了“中國摜?!边@一民俗傳統(tǒng)體育文化。
在體育一詞來到中國,中國便將其融入到教育領域,亦即通過身體形態(tài)展示給人以教育意義,換言之就是體育作為人類教育的萌芽,在體育活動中孕育了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爸袊鴵ヅ!本褪且粋€通過生活習得,在文化傳承中對“摜牛”認識、了解的過程,不僅是動作技能和身體素質、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鍛煉,也是一種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弘揚;同時,練習者的相互切磋和研討,獲得共同進步和愉悅的心理體驗,磨練意志、開啟心智,也是一種熱愛生活、培養(yǎng)積極進取和競爭精神的教育。韓海華老師深諳“中國摜?!钡挠俗饔茫瑑A其一生將“摜?!比谌氲浇逃?,從當初的只能招收回族徒弟開始,直到現在的“摜?!苯逃谌氲街行W、社區(qū)、軍營、鄉(xiāng)村、高校,以及從科研方面探究“中國摜?!钡慕逃齼r值與傳承路線。
大而言之,世界有三大宗教信仰,各教都有不同的信條和禮儀?;刈迦嗣裰艺\于伊斯蘭教,他們虔誠的信仰、嚴格的生活和頻繁的活動讓其他民族望塵莫及,他們原始的祭典活動造就了“中國摜牛”,濃厚的宗教色彩和思想觀念維系和傳承了“摜?!边@一活動,而“中國摜?!边@一運動項目在保持社會穩(wěn)定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宰牲節(jié)”、“中國摜牛”活動期間,回族人民扶老攜幼,走親訪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增多了,感情交流日益頻繁,同時還是回族與漢族人民生活交流與學習的過程,從中可以學習到各民族生產、生活、經濟、政治、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在首屆“中國摜牛”邀請賽期間,有各族人民的廣泛參與,有各行業(yè)帶頭人、學術專家的激言勵志,有政府官方部門的大力支持,有民間團體的熱情到賽,在經濟上給予物質支持、在政策上給予高度重視、在文化上助于理念傳播、在社會研究方面給予理論支撐、在實踐中提出建設意見,點多、面廣地促成了“中國摜?!钡暮椭C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摜?!钡膴蕵沸?、觀賞性、藝術性,淳樸、粗獷、熱烈的特征,不僅使“摜牛者”的性情得到陶冶,也使觀賞者得到力量的享受,兩者的思想會產生共鳴,心靈得到凈化、情操得以陶冶,各族人民人際關系更加密切,無形之中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促進了民族和諧發(fā)展。
“十二五”規(guī)劃給出中國未來十幾年中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建設思路,而體育又擁有著強大的創(chuàng)造和傳承文化功能,“中國摜?!弊鳛橐豁棿龠M民族融合與交流的特色體育項目,不僅可以為社會文化的不斷更新發(fā)展培養(yǎng)身心健康、具有創(chuàng)造活力的人才,還可以將體育項目與地域、民族、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緊密結合,成為促進文化變革與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渠道。具有悠久歷史和神話傳說的穆斯林“宰牲節(jié)”中的“摜?!眱x式彰顯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宗教文化氣息,且“摜牛士”著裝蘊含的回族服飾文化傳統(tǒng),兼?zhèn)淞酥袊糯鷮⑹糠椀娘L格,與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發(fā)展息息相關,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中國摜?!痹雌鹩诩闻d,并在嘉興發(fā)揚光大,“摜?!敝歇毦叩募闻d本土文化氣息(已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摜?!币呀洺蔀榧闻d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嘉興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摜?!蔽幕纳钊胙芯勘貙e極推動嘉興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和“嘉興摜牛”的文化傳承[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fā)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chuàng)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11]。“中國摜?!斌w現了人與牛角力競技之美,“摜?!闭麄€過程獨特、簡練、激烈、精彩、無血腥場面,民族特色鮮明、歷史悠久、藝術性和觀賞性極強,是回漢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在嘉興地域文化的孕育下經久不衰,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形態(tài)和多元的體育文化價值?!皳ヅ!笔羌闻d人民和回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凝聚了回族人民和漢族人民對和諧的追求,也是嘉興歷史文化名城一張名片,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引領下,傳承和發(fā)展好“中國摜?!边@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瑰寶,就必須要對其理解、認識、傳承和創(chuàng)新,制定合理的戰(zhàn)略步驟,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做出貢獻。
1 吳若增.為西班牙禁止斗牛叫好[J].人民公安,2011(3):43
2 http://ty.hznu.edu.cn/ReadNews.asp?NewsID=3599.杭州師范大學在嘉興南湖區(qū)建立“嘉興摜牛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基地”
3 趙小美.嘉興市降水量變化特征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08(1):37-38
4 王懷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嘉興摜?!钡膫鞒信c發(fā)展研究[J].浙江體育科技,2011,33(2):34-36
5 編撰委員會編.嘉興市志(地方志)[G].中國書籍出版社,1997,12
6 http://www.zjfeiyi.cn/xiangmu/detail/54-932.html
7 李持真.嘉興摜牛[J].浙江檔案,2009(6)
8 中共嘉興市委、嘉興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嘉興市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2009-2012)》的通知.嘉委發(fā)[2009]37號
9 梁海波,等.臨川儺舞之神韻[J].江西社會科學,2007(1):149-153
10 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fā)展規(guī)劃(2010-2015年)的通知.嘉政辦發(fā)[2010]63號
11 http://news.sina.com.cn/c/2011-10-26/001923361344.shtml.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