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表哥”和“房叔”的神秘工資條
如果官員財產(chǎn)公開,想必著名“表哥”、原陜西省安監(jiān)局局長楊達才不會被網(wǎng)民盯上。
把邏輯反過來,如果官員財產(chǎn)公開,廣州市番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著名的“房叔”,也不可能在自己以及家人名下有22處房產(chǎn)。
楊“表哥”曾經(jīng)辯解說,他的那些名表,都是用合法收入買的。根據(jù)黨的紀律和《公務員法》,干部是不準做生意的,也不準收受別人的錢物,那么,他的“合法收入”,主要也就來自于工資。這工資有多少,讓“表哥”擁有那么多奢侈品?
“房叔”同樣也是。他只是一個城管分局的政委,老婆也只是退休干部,卻坐擁市值評估千萬的房產(chǎn),錢從哪兒來?
帶著這個疑惑,湖北大學生劉艷峰、南京大學生段國超分別向陜西省財政廳(后加陜西省安監(jiān)局)、廣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番禺財政局申請公開“表哥”、“房叔”2011年的工資。
而在他們行動之前,今年4月,上海交大研究生雷闖就申請公開中央53個部門部長工資了。而在福建省交通廳廳長李德金因“手戴50000元雷達鑲鉆手表,腰系15000元愛馬仕皮帶”引起網(wǎng)民圍觀后,重慶大學生楊璠也向福建交通廳、財政廳寄去特快專寄,要求公開李廳2011年的工資。
官員工資在政府信息
公開范圍內(nèi)嗎
在一開始,陜西省財政廳拒絕了劉艷峰同學的申請,拒絕的理由非常簡單:“不屬于陜西省財政廳公開范圍”。這句話非常老練。陜西省財政廳并不明確否認,官員的工資是政府信息公開的事項,但辯解說不在自己公開的范圍。這樣,就推脫了自己的責任。
其他大學生的申請公開官員工資,迄今為止,也無一例成功?;诖?,劉艷峰把陜西省財政廳以及陜西省安監(jiān)局告上了法庭,說這是“行政不作為”。問題的焦點是:官員的工資,在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內(nèi)嗎?
有一種辯護的觀點稱:法律沒有規(guī)定政府要做什么,它就可以不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并未明確指明,官員工資應該屬于公開范圍。就此而言,目前絕大多數(shù)政府對官員工資不予公開,也說得過去。這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尚不完善的地方。
這種觀點,是一種死板的“法律規(guī)則精神”。首先,它在邏輯上是錯的?!墩畔⒐_條例》上所規(guī)定的政府要做什么,是屬于“主動公開”的范疇。官員工資,可以被界定為“被動公開”的范疇。因為,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開是慣例,不公開是特例”的原則,只要你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就應該公開。
其次,這個觀點沒有看到,對于有爭議的事項,一項法律的解釋看的是它的法律原則,即立法的意圖?!墩畔⒐_條例》的立法精神,是“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這些大學生申請公開官員的工資,恰恰是在想辦法獲取關(guān)于政府的信息,行使知情權(quán)和監(jiān)督權(quán)。
而且,大學生們申請公開官員的工資,還有一個背景,就是“表哥”、“房叔”被懷疑是貪官,影響政府形象和官民關(guān)系。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guān)發(fā)現(xiàn)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wěn)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nèi)發(fā)布準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當“表哥”等人無法準確地說自己的合法收入有多少時,在這種情況下,并無須大學生們申請,按照法律和政治倫理,財政也應該主動公開。
看來,要拒絕公開官員的工資,只有一種理由,那就是“不在我公開的范圍內(nèi)”。但納稅人通過納稅,拿錢給財政,然后財政拿錢給公務員去為納稅人辦事。納稅人不清楚“表哥”等官員的工資是多少,當然可以找負責發(fā)錢給他們的財政廳問。
有一點讓人不明白,公開官員的工資,有什么好怕的呢?如果自己的財產(chǎn)都來源合法,還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工資?這個疑問,恐怕只有“表哥”自己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