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盆地東南外緣的渝、湘、黔、鄂四省(市)結(jié)合部。地處北緯28°9′~28°53′5″,東經(jīng)108°43′6″~109°18′58″之間。東與湖南省花垣、龍山、保靖縣毗鄰,南和東南西南與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相連,距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僅0.5公里,北與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接壤,東北角距湖北來鳳縣境20公里。幅員面積2462平方公里,轄32個鄉(xiāng)鎮(zhèn),231個村(居)民委員會,總?cè)丝?1.18萬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32.12萬人。
境內(nèi)地形呈西南高,東北低走向。其間平壩、丘陵、低山、中山相互交錯,主要山脈有平陽蓋、川河蓋、木桶蓋,太陽山、八面山。最高山峰轎子頂海拔1663米,最低谷地爛泥灣海拔245.7米。森林覆蓋率28%。
境內(nèi)河流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及其支流橫貫全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過境河有酉水、洪安河,水資源豐富。
全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6.5℃,全年無霜期290天,年平均降水量1326毫米。
山與山之間有多塊平壩,尤以縣城——清溪——龍鳳壩子最大,為渝東南之最,舉目遠眺,良田萬頃,沃野平疇,果林翠竹裝點農(nóng)舍,星羅棋布,美不勝收,素有“小成都”之美譽。
境內(nèi)礦產(chǎn)資源豐富,已探明60余種,其中錳礦儲量為2400萬噸,與湖南省的花垣縣、貴州省的松桃縣并稱為中國錳“金三角”?,F(xiàn)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錳工業(yè)基地。汞儲量為1.04萬噸,屬全國最大型汞礦床,自古以來,都在開采。煤儲量為2700萬噸,建國至今仍在開采。還有大量的硫鐵礦、磷、銻、硅、銅、釩、滑石、大理石等礦產(chǎn)正在開發(fā)利用。
遠古至清朝末年,秀山“處蜀僻遠”,為“百里阻荒”之地。土司制度時期,統(tǒng)治者在縣東筑了一道近200公里的“邊墻”,把秀山劃為“生苗區(qū)”,并立了“蠻不出境,漢不入洞”的禁令,因此交通極其閉塞。特殊的地理因素,構(gòu)成了民俗、民間文化生長和傳承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
“秀山縣位于四川東南角,屬“五溪”上游的武陵山區(qū),總面積兩千四百六十二平方公里,據(jù)有關資料顯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少數(shù)民族在這里居住,從事生產(chǎn)勞動。八百六十多年前就有土司建制。宋理宗淳佑十三年(公元1252年)從貴州夢溪進入秀山的土著人楊通勝及其后裔統(tǒng)治秀山四百八十四年,直到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改土歸流,才建制為縣,并取名秀山?!睆慕h到新中國成立,共二百一十三年。秀山解放后直到自治縣成立,有近六十年的歷史,但這個地方已經(jīng)有了非常悠久的人文傳統(tǒng),現(xiàn)就每一時期的特征進行分析:
“據(jù)《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在商周時期,川東一帶有一個巴族建立的國家——巴國。這是一個以地緣為紐帶的部落聯(lián)盟,其中有共、奴、夷等八個少數(shù)民族部落”。巴國所在的范圍以江州(今重慶)為中心,東至魚腹(今奉節(jié))。西至焚道(今宜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據(jù)《秀山縣志》記載,古時在秀山聚居的少數(shù)民族屬于巴國部族。這些史料說明商周時期秀山屬于巴國南部邊境,并已有巴國部族在這里定居。
公元316年,秦惠王滅掉巴國,把原巴國全境改建為巴郡,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將巴郡東南部劃出,連同楚國的原黔中地設置黔中郡,其疆域除今酉,秀,黔,彭全境外,還包括今黔東北,湘西,鄂西一部分地區(qū),故秀山地區(qū)在秦時先屬巴郡,后屬黔中郡。
“公元202年,劉邦建立西漢王朝,把黔中劃為巴和武陵兩郡,巴郡統(tǒng)縣十一部落?!?/p>
“元朝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加強統(tǒng)治,明太祖洪武七年(公元1375年)改榕江芝子兩個長官司。洪武十五年改石耶順德軍民為石耶長官司,自此秀山四個洞的土司直到改土歸流都未變動?!?/p>
清朝時期,清政府公元1727年開始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施改土歸流,就是廢除世襲的土司制度,設立全國一致的政權機構(gòu)。平茶、邑梅、石耶、地壩等四個長官司于1736年廢除,同年設置秀山縣。
“新中國成立后,秀山文化事業(yè)與教育融為一體,屬文教部門管轄。1951年3月24日,在縣人民政府內(nèi)設文教科。1955年6月,在科內(nèi)專設一文化科員管理文化工作。1967年,秀山成立文教衛(wèi)生辦公室。1968年8月,設毛澤東思想宣傳站,1971年4月,設縣文化局。1978年文化局設秘書、教育、文化、人事四個股,由文化股專管文化工作?!?996年,以縣政府的名義,命名授牌了花燈歌舞之鄉(xiāng)共12個。2000年,縣文體局建立了花燈研究室,有專職研究人員12人。2003年,以自治縣成立20周年為契機,各鄉(xiāng)鎮(zhèn)投入資金排練原始的花燈節(jié)目在縣城集中展演。同年,縣政府命名了17位秀山民間藝術家,其中花燈藝人7名,并且成立了“搶救和振興秀山花燈領導小組”。2005年,編輯出版《秀山花燈優(yōu)秀作品集》;籌建“秀山花燈藝術學?!保煌?,舉辦“全國花燈秀山論壇”,邀請全國花燈理論專家對秀山花燈進行研討; 派出專人、拔出??顚θh花燈進行全面的普查。
任何一個民族都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與文化,秀山地區(qū)有著悠久的歷史人文傳統(tǒng),其文化有著鮮明的地方與民族特色,體現(xiàn)這個地區(qū)世代傳承的民風民俗,體現(xiàn)該地區(qū)獨特的民族文化觀念與民族精神風貌。正是有著這些獨特的特征使其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