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慧 石秀華 鄭威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且病程長、復發(fā)率高社會功能明顯低下的精神疾病,其癥狀的控制以及預防反復發(fā)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因此患者出院以后依然需要很長時間堅持服藥治療。有研究報告顯示堅持藥物治療成功者的復發(fā)率為34%,而未能堅持服藥者的復發(fā)率為83%。如果可以增強精神分裂患者對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依從性,就可以降低本病的復發(fā)率[1]。國內外科研人員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做過不少研究,本文對160例出院精神病患者的服藥情況及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和分析,以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減少疾病的復發(fā)。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本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共160例。其中男84例,女76例,年齡17~59歲,平均(39±11)歲,平均發(fā)病年齡為(25±5)歲,病程為(22.0±14.8)個月,有婚育史的90例,無婚育史的50例,出院時痊愈88例,顯著好轉32例,好轉26例,無效10例。入組標準:①符合中國精神疾病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②發(fā)病2次以上并且無重大軀體疾病。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根據(jù)相關因素自行擬定治療依從性相關因素調查表,見表1。包括:一半人口方面資料;重大生活事件的發(fā)生;家庭成員支持理解情況分為:①好:家庭成員及與患者有關的人員(除醫(yī)院內人員)之間關系融洽,家庭經濟情況好。②一般:家庭成員及患者有關的人員(除醫(yī)院內人員)之間關系一般,勉強給予經濟保障。③差:家庭成員之間經常吵架,鬧矛盾不和諧,不能給與經濟保障;
隨訪情況分為:①及時:依次為20 d,60 d,半年定期隨訪。②不及時:時間間隔延誤或錯過;相關精神疾病訪談內容掌握情況;藥物副反應及服藥數(shù)量等。由科研人員對受試者進行電話詢問或家庭訪查,通過對受試者的觀察及調查情況及家屬的反映,如實填寫。
1.2.2 評定方法 對受試者的藥物依從性采用臨床療效總評定量表[2],分為:①完全依從:患者出院后能按醫(yī)囑堅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②部分依從:出院后不能按醫(yī)囑維持用藥、間斷服藥、自行減藥或用藥一段時間后自行停藥。③不依從:出院后即完全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藥物。
1.2.3 統(tǒng)計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χ2檢驗。
表1 160例出院精神分裂病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相關因素調查
表1可見,患者對相關抗精神病知識理解和掌握的情況及其家庭成員對患者的支持理解情況越好,服用藥物的依從性就越好,反之就較差(P<0.01);文化程度較高、年齡在30歲以上的患者服藥的依從性相對較好(P<0.05);但當服用藥物的種類較多,或副作用較明顯及有重大生活事件發(fā)生時,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往往就變得較差(P<0.01);同時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隨訪情況與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也有很大關系(P<0.05)。
治療依從性是指患者對醫(yī)囑及相關指導的服從或遵守的程度,精神分裂癥是目前最常見的重型精神病之一,病程遷延,復發(fā)率高,大約85%的患者在5年內病情復發(fā)[3]。精神分裂患者出院后面對的最重要問題就是社會帶來的種種困難和壓力。研究指出:精神病患者對治療的不依從性是精神疾病復發(fā)的最主要原因[4]。Aquila-R[5]等專家在研究中特別強調:服藥依從性必須在“康復聯(lián)盟“(注:康復聯(lián)盟是一個網絡支持,由患者治療醫(yī)師、家庭成員、朋友及其他照顧者組成)的范圍內,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本文結果顯示:家庭支持越多,患者的藥物依從性越好,而30歲以上的患者藥物依從性較好很可能與他們得到了更多的家庭和社會支持有關。重大生活事件的發(fā)生與否與藥物依從性有很密切的關系,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持久的家庭干預對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很有幫助。醫(yī)務人員及時的給予指導,有利于提高護患者的信息溝通,能夠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并根據(jù)具體情況給予干預。本文資料顯示:患者對抗精神病知識理解掌握情況,藥物副反應的發(fā)生、藥物種類的多少均對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產生影響??梢姡訌娤嚓P精神病知識的宣教工作,盡量減少藥物劑量使服藥變得簡單容易,避免藥物副作用提高服藥后的效果,均能提高藥物依從性。
[1]于建新.精神分裂病維護治療中的依從性研究.國外醫(yī)學·精神學分冊,1995,22(4):205.
[2]楊德森.行為醫(yī)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285.
[3]徐志達,翁永振,侯世文,等.藥物自我處置模式對精神分裂癥療效的隨訪研究.中華精神科雜志,1999,32(2):96-99.
[4]Pelenay C:J PsYCHOSOC Nars Ment Health Serv,2002,36(11):28-34.
[5]Aquila R,et al:J JClin Psyshiatroy,2006,60(Supp11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