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奇
劉志奇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第九中學校長
●教育應使人有質量地生活,教育是為了人的幸福。
●施教不如促教,促教不如自悟。
●管理是一門了不起的藝術,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讓每一個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公平是一個社會安定祥和的基石,教育公平的關鍵是機會公平?!袷郎系穆凡皇亲叩娜嗽蕉嗑驮狡教乖巾樌?,有時候需要鼓起勇氣走自己的路,走出新意。
大港作為全國首批課改實驗區(qū),在我市首先開始了初中課程改革,劉志奇在大港二中工作期間曾先后擔任教務主任和教學副校長,親自主持了二中的課程改革,成為大港初中課程改革的代表性人物,曾多次在全市的初中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上介紹經驗,應邀到其他區(qū)縣介紹課程改革的經驗。她在大港二中為學生設計了自主作業(yè)、錯題日記本,開發(fā)了校本課程“愛心廣場”“古詩文賞析”“英語歌曲聯唱”“影視課”等。她在大港九中親自主持的“教案版式設計、教案檢查方式、教案設計思路、電子教案的使用”等做法,每學期都要進行改革,不斷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為教學管理改革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多年來,劉志奇校長注重自身的學習和進修,每天都堅持讀書,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積極參加一些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活動。每年都承擔和參與一些國家級和市級課題,如今年承擔的兩個市級課題、一個國家級課題的子課題研究均在下半年結題,10月份又承擔了市級課題“養(yǎng)成讀書習慣”的試驗研究,帶領教師在科研中尋求發(fā)展。
作為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劉校長多年來始終擔任初中語文的教學工作,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她首先試驗然后再指導老師們推廣。如今年她正在進行的初中隨筆化作文課題,她不但親自實驗,并建立了博客與老師們不斷交流共享,深入課堂指導語文老師上課和總結經驗。
作為校長,她又積極投身于學校的內涵發(fā)展工作,以實施責任教育,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為理念,開展了“流程管理、形成性評價研究”活動,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學校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質的飛躍。她是一個不甘現狀勇于創(chuàng)新的校長,是個積極學習不斷進步的教師。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 王敏勤)
我和志奇校長中學時期是學友,我是她父親的學生;剛參加工作,我們分別在蘇家園小學和蘇家園中學教書,我是她母親的同事;我調入大港教科室,作為大港二中副校長的她又是兼職教科員。教育戰(zhàn)線上我們共事30年,我見證了她從語文教師、教研組組長、教務主任、教學副校長到校長的過程。作為同事和好友,我眼中的她是一位愛讀書、勤而多思且愛鉆研、思而善悟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受家庭的影響和熏陶,她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事業(yè)的追求。她為人謙和、處事果斷,班集體管理中用無私的愛心溫暖學生,課堂教學中用精湛的技藝提升學生,學校管理中用先進的理念打造特色,深受家長、師生和各級領導的好評。2000年她被中國教育工會天津市委員會評為教育系統(tǒng)“三育人”先進個人,同年她被天津市總工會授予“九五”立功獎章。
作為語文教師和教研組組長,她基于“啟疑激思,教之根本;善問敢創(chuàng),學之愿景”的理念,堅持語文教學的“生為主體、師為主導,疑為主軸、動為主線”基本策略;課堂上,她理念先進、思路清晰、方法靈活、注重互動。1998年,獲“希望報杯”全國直轄市省會城市青年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二等獎。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她睿智干練,勇于創(chuàng)新。她堅持走“科研興?!敝罚`行科學發(fā)展觀。她積極為教師的“教育科研”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營造氛圍,提供條件、給予支持;同時,她更是教育科研的領路人。她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抓住教育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實踐研究,先后承擔了多項市級立項課題并將研究成果成功地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獲天津市三等獎。
真誠地祝福志奇校長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教師進修學校教科室主任 徐升恒)
任何一所學校的發(fā)展都是在辦學理念與辦學實踐不斷的交互作用中實現的,學校發(fā)展得快,主要是因為辦學理念先進且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并在理念和實踐的不斷轉化中實現辦學的最大效益。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在我對學校工作實踐中理念與實踐如何緊密結合,如何進一步促進理念與實踐的交互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思考,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
我校的辦學理念是“實施責任教育,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它要與德育、教學、后勤、體衛(wèi)等管理工作的落實緊密連接。
1.增加技術處理環(huán)節(jié),促進理念“下降”到實踐。
大家都知道,學校的歷程與現實是一種實然狀態(tài),教育理念是一種應然狀態(tài)。理念屬于精神層面,在高處;實踐處于現實層面,在低處。二者之間的空白地帶需要一個環(huán)節(jié)將它們不斷地連在一起,并肩前行,才能實現最完美的結合,發(fā)揮最大作用。培訓時注重理念層面,限于精神層面,理念的貫徹也多停留在概念的闡釋上,理念喊得震天響,行動依然舊模樣的現象仍然很多,問題就在于沒有花氣力做好理念向實踐的轉化工作,沒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具體活動環(huán)節(jié)上跟不上。因為二者的結合不是將隨性的行為進行理論詮釋和圖解,更不是用華麗的理論對一般行為加以包裝;中間層面技術轉化的缺失,是造成理念與實踐脫節(jié)的主要原因。
2.細化行動性研究,促進實踐“上升”到理念。
作為基層學校教育工作者,我們并非一定是先有了非常清晰的理性思考后再來指導學校的工作,有時是先有一些朦朧的新思路,在工作中邊實踐邊思考后才逐漸清晰的。準確地說,學校提煉教育理念的歷程也是一種行動研究。作為行動研究可能是理論不系統(tǒng)、不深奧,但它最大的優(yōu)越性是縮短了理論轉變?yōu)閷嵺`的周期,使研究者、思考者能提出強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對這些措施進行細化、分解,就會發(fā)現其背后暗藏的成功原因,用“簡而達、微而臧”的語言提煉出來,那就是理念。
為實現這樣一個從上而下、又從下而上不斷循環(huán)往復、不斷完善的過程,我采用了“5W2H”法作為載體連接之,實踐證明效果不錯。此法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首創(chuàng),簡單、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啟發(fā)意義,廣泛用于改進各種管理和技術活動,對于決策和執(zhí)行性的活動措施也非常有幫助,也有助于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
這種方法和我在華東師大學習的用形成性評價來解決課堂低效問題、學生學習問題、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問題的思路是一致的,上學期我是兩種方法交替衡量各項工作的設計思路,從而確定思路的準確性和明確性,促進了工作環(huán)節(jié)的精細化、標準化,提高了推進的自信心。
1.讀書、思考。
弄明白是什么、為什么。此處的明白是指真真切切的明白,自己能說明白,能讓別人也聽明白;而不是自己憑感覺、他人也憑感覺的理解和認知。解決了“5W2H”法中2個“W”:WHY——為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1)進一步闡釋辦學理念的內涵。闡釋辦學理念的內涵,不是簡單的以詞解詞,而應該做到全面、具體、通俗。全面,要考慮時代要求、國家需要、區(qū)域發(fā)展、生命成長;具體,雖然站位高,但能說得清晰,做得明白,看得清楚;通俗,易記、易實施。從大處著眼,在小處落筆,讓教師時刻保持一種責任感:位卑未敢忘憂國,從而提升教師的職業(yè)自豪感,滋養(yǎng)教師大氣。如我校的辦學理念“實施責任教育,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其中“責任教育”就集中體現了《綱要》精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又著眼解決我們當前畢業(yè)生中反映出我們的教育存在的問題,再結合新區(qū)發(fā)展所需培養(yǎng)的人才等來看我校的責任教育,視野就開闊了許多,信念也就更堅定了。其中“師生共同成長”是學校發(fā)展的充分必要條件,也是開展“責任教育”的落腳點。但“責任教育”如何理解?如何開展?還需要更通俗、簡要的解讀。我們就變成了這樣的要求:“責任就是,讓讓你干的人放心,讓跟著你干的人放心”,有責任的人就是“敢于擔當,第一時間去辦,辦則辦好,知難而進,主動創(chuàng)新,及時通報的人”。
(2)進一步認識辦學理念的重要性。一是因為它是“魂”,必須要統(tǒng)一。此統(tǒng)一應該是立體的、多維的統(tǒng)一:外在統(tǒng)一,進入學校,草木磚瓦,專欄鏡框,可以看到學校的辦學理念;內在統(tǒng)一,班子的管理之道,全體教師教學之法,展示著辦學理念;外在與內在的統(tǒng)一:言行舉止,育人成果,感受著辦學理念;而我校的辦學理念還需要在浸透到全員全方位上下功夫,在思想統(tǒng)一上做實事,用多維的、高水平的教育成果顯示辦學理念的引領作用。二是因為它是“神”,必須要堅守。馬卡連柯于1920年秋創(chuàng)辦了“少年違法者工學團”,反對當時蘇聯流行的各種錯誤的教育思潮,提出了應把“對人的高度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辦學理念,“把幾百個經歷過嚴重摧殘和屈辱生活的人,改造成為‘真正的蘇維埃人’”。陶行知創(chuàng)辦曉莊學校,條件極為艱苦,但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六解放”等辦學理念,卻使曉莊學校的“小先生們”做了中國普及教育的主力軍。一所學校是干什么的,一般性的特征人人皆知,而辦學理念是自己獨有的,是這所學校的標志,是它的眼睛,是它的“神”。他人不容易學到,因為它不是一日之功所為,不是一方之力而就,需要身心合一、凝神聚氣地持久堅守。三是因為它是“力”,必須要凝聚。武訓興義學,受到當地惡霸的欺侮,但他不懼不悔,“一拳一個子兒,一腳三個子兒”,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己的教育信念:“興義學,不讓后人受沒文化的苦”,靠的就是普及教育的文化之功、之力。辦學理念就是一所學校之“力”,它一方面是要體現教育讓人們“向善”的一般功用,另一方面則要體現該學?!芭e全校之力”的結晶,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凝結點,它體現了一所學校的一切,同時也展示了學校的一切。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口號”為抓手,倡導一種精神。在學期初提出令人振奮的口號,如“做有責任感的九中人”“爭創(chuàng)安全校園、文明校園”等。這些口號不僅凝聚了人心,聚焦了目標,更重要的是學校的辦學思想為大家所認同、所默契。二是以“質量”為目標,構建一種機制。首先是建立了質量目標引導機制,其次是構建評估督導機制,推行流程化管理,強化過程管理、結果考核,檢閱校長辦學思想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實施。再次是構建科研先導機制,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形成校園教科研氛圍。
2.設計、實踐。
弄明白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要解決“5W2H”法中的另外 3個“W”和“2H”了:WHERE——何處?在哪里做?從哪里入手?WHEN——何時?什么時間完成?什么時機最適宜?WHO——誰?由誰來承擔?誰來完成?誰負責?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怎樣?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付出與回報如何?
舉例。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有效性。沿用了“5W2H”法的思路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有了很好的效果。
(1)理清思路。為什么改?因為低效。教師認真教、教不會,失信心;學生被動學、學不會,無信心。改的目的是什么,該怎么做?要增效,要引入形成性評價。誰負責,誰來完成?校長負責,教學管理者、教師來完成。怎么做,如何實施?讀書、交流、實踐,悟性強的教師先試先行,易做的學科先推開,嘗到甜頭,越做越愛做,看到希望,大家都要試著做。做到什么程度,質量水平如何?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增效,課堂效率大增,學生自主地位得到落實,自學能力得到提高,學習狀態(tài)和成績有了明顯的變化和提高,教師感受到“教”的真諦,有了自信。
(2)具體措施。一是讀書學習——交流思考,思考交流——共同進步。讀書,人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長河。愛好讀書應當是教師的職業(yè)素質和習慣,在讀書面前,人人平等。從2011年12月份到2012年5月底,我校教師最難忘的學校活動之一是讀書交流活動。假期我自己讀崔允漷教授的《有效教學》,同時也帶領幾個會讀書、愛讀書的青年教師讀這本書,一章一節(jié)地做讀書交流,聚會交流、郵件交流、電話交流,讓我們的假期忙碌而又充實;就《有效教學》一書的第四章,我與二十幾位青年教師讀了半年,至今大家還覺得讀不夠,每句話中包含的深意還未用足;開學后每周五下午兩節(jié)課時間全體教師集中在階梯教室聽講座,青年教師講,老教師聽并做評委,效果是:講的認真——大家會評價我呀;聽的投入,得聽明白呀,不明白怎么評等級?年輕人寫講座稿的過程就是提高的過程,我邊審稿邊與其交流的過程是互助的過程,年輕人講座的過程是展示的過程,也是對老教師培訓的過程,老教師評價的過程更是自覺接受培訓內容的過程。每周五位教師上臺,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備課、評課、新舊教案對比、實踐體會等)講清原委,增效的方法很實用,尤其是“課標決定目標,細化目標的方法,評價設計先于教學設計”等形成性評價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的案例講解,讓老師們茅塞頓開,發(fā)現了自己平時的教學設計低效、無效的真正原因,找到了提升各環(huán)節(jié)效率的支點。原來就是加入了分解目標和及時評價幾個細節(jié),讓學習目標和環(huán)節(jié)操作之間隨時交互,完成了“導標、驗標、補標”的過程,實現了“教的清楚——會教、學的明白——樂學”的目的,全體教師在感慨年輕人聰明的同時,自己也感受到讀書、交流帶來的成長幸福。
二是實踐驗證——發(fā)現問題,交流讀書——總結經驗。教師的責任,為人師表。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那么,自己就要先學會知識、技能并能運用知識和技能。在完成第一階段的讀書交流任務(學習交流環(huán)節(jié))之后,我們又開始了第二階段的課堂實踐(實踐驗證)。備課后,上研討課;聽課前,分配評課點;錄課后,有針對性地評課;寫出片段實錄,分析成敗得失;再次交流、讀書,解決問題。如果預設(備課)方案很充分了,可是課堂推進不順利,教師情緒有波動,我們就一起研究是教的技術問題,還是學和評的方法問題?是教的藝術問題,還是學的習慣問題?思路基本統(tǒng)一以后,我說:這是不是也和學生做作業(yè)一樣,課上聽明白了,作業(yè)中不一定寫得對呀;學、練之間要多次反復才能形成技能,老師們聽后感觸很深。因多方原因,雖然只搞了兩次這樣的教研活動,但教師們都覺得受益匪淺、印象頗深,到現在還能詳細地描述設計過程及問題所在。有人在反思中寫道:“終于明白了如何讓學生學會、會學的操作方法,再看《有效教學》一書,就覺得書里寫得很清楚,可當時為什么就看不懂呢?學生讀書也是這樣的感覺吧。”
“課堂興,則教育興;課堂解放,則教育解放;課堂生動,則教育生動?!闭n堂不僅僅是傳授知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學習的過程應該能夠體驗生活的本真,體驗到幸福與快樂。
在其他部門的活動中,我們也堅持這樣的一個思路,借鑒這個技術環(huán)節(jié)讓各項工作與辦學理念緊密結合,促進理念的落實,也促進管理者水平的提高。德育的“每日測評”活動、課題建設,體衛(wèi)的“大課間活動”,總務的“維修要求”等,因加入了這一技術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責任意識明顯加強,工作質量均有了明顯提高。
辦學理念的落實還有很多的切入點、很多實用的方法,有文化的,還有行政的;有技術的,還有人文的。無論哪一種方法,我們都不要忘記:教育的目的,不單單是讓人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人擁有智慧。知識并不等于智慧,知識是理念的外化,是智慧人生的反觀;知識只能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卻能在一塊石頭里看到風景,在一粒沙子里發(fā)現靈魂。因才疏學淺、能力所限,自己只能給大家?guī)硪涣I匙?、一塊石頭,期望得到同行的指正與幫助,并在眾多同伴的思想和實踐中得到啟發(fā),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智慧。
我推薦的書
筅《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美】帕克·J·帕爾默著,吳國珍、余巍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筅《教育走向生本》,郭思樂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筅《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陳之華著,中國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