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玉潔的荷花,從來都是國畫家們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以至競相揮毫、直抒胸臆的對象。以荷花為主題的國畫作品想要出新求異,絕非一件易事。觀畫家莫曉松的荷花創(chuàng)作,則頗有些知難而上的味道。
莫曉松筆下的《荷花》,避開了盛夏時節(jié)荷花亭亭玉立的常見景象,摒棄了碧綠荷葉、粉紅花瓣的傳統(tǒng)色彩,帶來出一種別樣的視覺感受。畫面中,秋日的清輝襯托著塘間野荷更加寂靜無聲。綠意已退的荷葉,雖斑駁卷曲,卻仍舊保留著些許夏末的繁華生氣。那枝姿態(tài)伸展的荷花經(jīng)歷夏日燦爛后并沒有匆匆謝幕,舒展的花瓣依舊緊緊地簇擁著蓮蓬。旁邊還挨擠著晚開的花朵,端莊素雅、挺拔俊秀。甚至連剛剛露出花頭的骨朵,也無懼悄然而至的凋零,從容地生長。不經(jīng)意間,一簇雜草映入眼簾,它叢生于荷間,搖曳于風中,與野荷同枯共榮、息息相依。這是一幅充滿靈動和野趣的畫作,不由得讓人凝眸沉思、感慨萬千。
莫曉松的作品常以荷花為題,卻并非僅以荷花作為狀物詠志的載體,刻意演繹荷之高潔。細細品味,其畫作中夏日的繁復嬌艷,深秋的寒露凋蔽,都充滿著畫家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探尋,也凸顯出畫家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華麗縝密的工筆技法,清雅恬淡的寫意表達,將畫家的意趣與睿智融入一花一木的描繪中,使畫面充盈著沛然的生命氣息、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從而營造出真誠而又執(zhí)著的美學意境。
責任編輯:杜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