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君,黃建娜,劉松林
SU Jun, HUANG Jian-na, LIU Song-lin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南陽 473009)
多工位級進模是冷沖模的一種,屬于技術密集型模具,是當前沖模發(fā)展方向之一,隨著產(chǎn)品向精密化和復雜化發(fā)展,產(chǎn)品零件也日益復雜,級進模的工位數(shù)隨之增加,精度要求提高,壽命要求更高,這對級進模的設計技術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PDW(Progressive Die Design)模塊是一個基于UG的三維級進模CAD系統(tǒng),PDW優(yōu)化了沖模設計過程,極大地提高沖壓級進模設計效率。利用PDW可以進行毛坯生成、坯料排樣、廢料設計、條料排樣、模架設計、沖孔設計和讓位槽設計,而且提供大量的標準部件庫和一個鈑金零件的識別模塊,從而加快了模具設計的速度。
工件為一U形彎曲件,材料為08鋼板,厚度2.5mm,大批量生產(chǎn),未注公差尺寸為IT12級。工件為典型的U形件,具有落料、沖孔、彎曲等成形工藝,尺寸不大,適合用級進模生產(chǎn)。根據(jù)提供的二維圖,應用NX6.0軟件的鈑金模塊,先后用拉伸、鏡像和倒角等命令,完成三維造型如圖1所示。
圖1 工件三維模型圖
板料成形過程中,方形孔靠近折彎線,彎曲后孔的形狀是否合格,需要分析,同時彎曲后會引起的回彈、起皺和破裂等問題。沖壓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多體接觸的力學分析問題,單憑經(jīng)驗很難預先估計,問題只有在模具加工以后才能暴露出來,給模具調試造成極大困難,甚至導致模具報廢。使用FASTAMP軟件進分析工件,計算變薄、應力、應變和回彈。分析的步驟為:抽取片體-設置材料-網(wǎng)格劃分-選擇邊界-設置方向-計算分析,經(jīng)分析彎曲后能夠達到技術要求。零件的網(wǎng)格劃分如圖2所示。
圖2 零件網(wǎng)格劃分
采用廢料直排,如圖7所示,共有10個工步,1)切邊;2)沖方形孔;3)切邊;4)切邊;5)空工位;6)鉚合;7)空工位;8)折彎;9)空工位;10)切斷。模具采用導正銷定位,步距為49mm。整個排樣過程是應用PDW完成的,分別用到項目初始化、毛坯生成器、廢料設計、條料排樣設計等功能。設計結果分別如圖3~圖7所示。
圖3 產(chǎn)品展開
圖4 毛坯排樣
圖5 廢料設計
圖6 條料排樣
圖7 條料仿真三維圖
沖壓材料為08鋼板,系統(tǒng)自動計算出總壓力為12330.4209N,壓力中心坐標為(-158.8708,-0.7221)。計算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壓力中心
1.5.1 模架設計
目錄:DB—UNIVERSAL1;
類型:8 PLATES;
規(guī)格:6040,PL=600,PW=400,DP_ h=25,SP_ h=20,其他系統(tǒng)默認設置。調入模架如圖9所示,還可以對此模架進行分割。
圖9 模架圖
1.5.2 凸、凹模設計
利用沖裁鑲塊設計、功能組件、腔體設計等功能完成凸凹模的設計。圓孔凸模采用圓形帶臺階的固定方法的標準凸模,異形孔凸模采用吊耳形式固定,彎曲凸模和局部成形凸模,采用直通式結構,易于加工,且用內(nèi)六角螺絲固定在上固定板上。采用整體式凹模,決定采用易于漏料的錐形刃口,刃口內(nèi)壁磨損較慢,異形沖裁孔的凹??拙捎镁€切割機床加工。設計完成的凸模、凹模結構如圖10所示。
圖10 凸凹模的結構圖
1.5.3 定位裝置
根據(jù)其結構是級進模,采用導料板導料,導正銷定位,上模設置了3個導正銷,采用工藝孔5.0mm作為導正孔,根據(jù)料厚確定銷的直徑為4.96mm。
1.5.4 卸料裝置
采用卸料性能較好的彈性卸料裝置,卸料板其平面外形尺寸等于下模板,厚度取下模板的0.6倍,為12mm,與凸模的單邊間隙取0.1mm,卸料螺釘和彈簧的值根據(jù)卸料力計算,并選取標準件即可。
1.5.5 抬料裝置
為了順利完成送料,因為本工件有彎曲工序,需設置抬料裝置。因此采用了4組兩用浮升銷,分布在條料的兩邊,間距為步距49mm,固定在下模板上,下面有彈簧和止浮螺絲,可以上下活動。
從PDW中快速地加入模架部分,凸模、凹模,定位裝置、抬料裝置和卸料裝置等。得到模具的三維模型圖,如圖11所示。
圖11 整套模具的三維裝配圖
應用UGNX的PDW模塊進行級進模設計,十分方便快捷。其中鈑金模塊進行工件的三維結構設計,PDW模塊支持工件的級進模設計的全過程。與傳統(tǒng)的設計相比,該方法不僅提高了設計效率,避免產(chǎn)生設計錯誤,同時也方便產(chǎn)品的修改,并且保證了產(chǎn)品的質量,是一項應該大力推廣的新技術。
[1]李文超,馬利杰,袁進.UG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2]李軍.模具CAD/CAM(基于UG NX的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
[3]劉占軍.沖壓排樣技巧[M].北京:化工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4]王樹勛.典型五金件的UG NX/PDW多工位級進模設計[J].模具制造,2008,(2):26-28.
[5]張會,張昌明.基于UGNX4.0的電子插片沖壓級進模設計[J].熱加工工藝,2010,(39):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