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舸,梁士玉,高波·中國重汽集團公司濟南鑄鍛中心
楔橫軋工藝調試悶車的分析與解決
文/朱舸,梁士玉,高波·中國重汽集團公司濟南鑄鍛中心
本文所述的楔橫軋機組(見圖1)是由陜壓廠制造的HD1200楔橫軋機與深圳恒拓公司生產的2000kW/2000Hz中頻電爐組成,設計生產節(jié)拍為32s。其中HD1200楔橫軋機采用PLC自動控制,人機界面跟蹤,變頻調速。該機組主要生產產品為變速箱軸。
該機組完成安裝調試后,由設備供應方進行了10擋、16擋軸的工藝調試,結果符合產品要求。之后對供方提供的模具進行了復制,獨立進行了工藝調試。在初期頻繁出現主機悶車故障,變頻器故障提示為恒速過流(代碼:OC3),即可以理解為軋制鍛件需要的功率超出了軋機功率,且悶車位置基本均在第五模板相似位置。經過分析,造成軋機悶車的可能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如下。
坯料溫度
工藝要求溫度為(1100±30)℃,倘若溫度過低,則會造成變形力陡增,造成設備悶車。
圖1楔橫軋機組
觀察電爐出料溫度情況,前兩件存在首尾溫差明顯情況,調試時決定將前三件甩料處理,從第4件開始軋制以確保料溫符合要求。
模具
由于是首次軋制復制模具的16擋軸,工裝模具可能存在一定欠缺或加工誤差,模板之間存在明顯的臺階情況,造成局部力量增大。
現場進行了修磨,由于主要是在第5塊模板中間位置發(fā)生悶車,所以重點對第4、5模板進行修磨。
軋機電控
由于變頻器始終指示:OC3恒速過流(F724,電流649),有可能是變頻器參數設置不當。
現場對變頻器參數進行了更改,過流系數更改為1.8倍;變頻器過載增益100更改為1000。軋機減速位置由原來的2945更改為3200,減速時間由5s更改為3.5s。
軋機主機
主機的傳動系統(tǒng)出現故障或潤滑缺油等原因會造成有效功率不足而悶車。
經檢查主機傳動系統(tǒng):電機、減速機、齒輪箱、萬向軸正常無異響,主機壓輥軸承無異響,潤滑正常。
采取了上述措施,未能解決問題。
設備空車運行狀態(tài)下
在設備安裝調試之后,我們對軋機進行了電流數據的采集。通過對電流數據采集的情況來看,軋機空機啟動運行時,電流在100~200A之間,而到達剎車位置就陡增至260A,然后迅速衰減。
經過實際測量,發(fā)現軋機電機三相電流平衡,電流數據與圖表相符,軋機在空載時電流沒有明顯的變化,因此應排除設備本身原因。
軋制過程中
軋制過程中,電流峰值出現在第5塊模具軋制的時間(所需較大的軋制功率在此位置)。根據軋制發(fā)生悶車時電流數據采集情況可以看出,當軋制到第5塊模板時,軋機電流升至694A,變頻器跳開,軋機悶車。因此,應當對第5塊模板(見圖2,標*處降0.5mm,標#處降1mm)的工作情況進行分析。
根據模具設計思路,變形之后,已完成變形部分不再與模具有效接觸。對實際模具進行打表測量,發(fā)現實測數據與設計數據有出入。選擇模具帶標記區(qū)域進行打表測量。該模具區(qū)域高度遞增,由0mm、0.20mm、0.40mm到0.60mm。從變形區(qū)域之后,最終增高了0.60mm,這樣造成變形之后的部位繼續(xù)存在一定的變形量,增加了軋機的功率需求。
根據模具情況,將所有1~6塊模具分別進行墊高,做到已變形區(qū)域不高于變形區(qū)域,同時調整軋輥距離。
完成以上調整后,進行軋制,順利完成工藝,并進行了小批量的試制,符合工藝要求。
圖2 第五塊模板
在楔橫軋模具的設計中存在兩種觀念:⑴變形之后的退讓。變形完成后,工件不再與模具有效接觸,稱為退讓。適用于無離合器、飛輪結構的軋機。⑵變形之后的整形。完成變形的區(qū)域仍進行一定的有效接觸,對完成變形的工件區(qū)域進行整形,以期獲得較高精度的鍛件尺寸。而這樣設計的模具對設備的功率有較大的要求,適用于儲能方式的軋機。
雖然這兩種模具設計思路在實踐中均有廣泛的應用,但是應根據生產使用設備做適當選擇。而本文所述的楔橫軋機屬于變頻控制,無離合器、飛輪結構,軋機空車運行進線功率為66kW,額定速度軋制時為196kW,其中變頻器規(guī)格和電機的規(guī)格分別為180kW和185kW。因此,適合采取退讓設計思路制作的模具。
朱舸,工程師,主要從事鍛造設備管理維修工作,中國重汽集團公司濟南鑄鍛中心鍛造一部現場二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