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鵬
針對日益尖銳的食品安全問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表示:“人們不會因為存在飛行事故就不坐飛機,因為這些風險人們能接受。對于食品人們則希望零風險,零容忍,但這個從科學角度不能做到,這個心態(tài)需要調整?!?/p>
乍聽似乎有理,然而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我們能否做到零風險、零容忍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去努力做又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前者是個事實問題,后者是個態(tài)度問題。
公眾希望食品零風險、零容忍是基于對食品安全的期望,同時也是基于對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的期望。飛機可以不坐,而食品人們一天也離不了。因此,人們對食品的期望值高,要求零風險、零容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做不到就可以不去做嗎?就可以只呼吁讓人們“調整心態(tài)”?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懊髦接谢?,偏向虎山行”應該成為食品管理特別是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態(tài)度。說白了就是,明知道零風險、零容忍可能做不到,但我們至少應該有一個追求零風險與零容忍的標準,有一份明知做不到也會努力去做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