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其富
(衡水市教師進修學校)
中小學教師培訓中應注意的問題研究
◆戶其富
(衡水市教師進修學校)
現(xiàn)階段,中小學教師培訓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在培訓的需求方面針對性較差、培訓的觀念較為落后、培訓的組織方面有明顯的強制性,實際培訓中,這些問題都是不容小覷的。在這些問題的基礎(chǔ)上,對目前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理念以及方法的認識上存在的偏差進行了一番分析與研究。
中小學教師 教師培訓 問題研究
當前,要想確保有一批資質(zhì)高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就必須對教育者進行有效的培訓,這不僅是提高他們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渠道,同時還是現(xiàn)代教育不斷改革過程中對教師隊伍發(fā)展提出的新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現(xiàn)階段,中小學教師培訓所處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然而,由于主觀與客觀原因的存在,對目前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理念以及方法的認識上存在了一定的偏差,使得中小學教師實際培訓效果不明顯。所以,在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時,應對教師培訓的理念及方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加以重視。
可以說,尊重教育者的經(jīng)驗,實質(zhì)上就是對他們?nèi)烁?、個體價值表示尊重,這是確保教育者教育與培訓過程中生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因此,如果實際培訓中,教育者的經(jīng)驗沒有得到較高的尊重,沒有將其作為培訓的資源充分地利用,那么,就會認為這是對他們自身的拋棄,而不是經(jīng)驗的拋棄。所以,在教師培訓過程中,應積極地帶動教師加入到培訓活動中教與學的設(shè)計以及實踐中去,這樣一來,才會使得教師的培訓活動更加地深入,效果才會有很大的提高。
首先,每位教育者的經(jīng)歷是他們參加培訓活動的有力資源,他們平時所積累的經(jīng)驗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他們在新思想與新技能方面賦予更加豐富的內(nèi)涵;其次,實際培訓過程中,應選擇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法,注重實踐培訓與相互培訓。在培訓方法方面,應采用討論的方法及問題解決訓練,將每位教育者的知識與技能全面的挖掘出來。并且,還要合理地運用實地考察,以此提供一個實際經(jīng)驗給教師們,幫助他們分析與掌握,合理地配置各種培訓資源。
之所以重視年齡段的搭配,主要是因為每位教師無論是在背景還是在興趣與能力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應讓他們對各種資源充分利用,并且還要加強對他們進行個性化的培訓,以確保組合的有效性。
雖然教育者日常工作中所積累的經(jīng)驗能夠為他們的培訓提供良好的教育資源,不過,在經(jīng)驗積累的過程中也存在了一定的負面效應,那就是經(jīng)驗積累的太多,通常就會形成一種定勢,對于新的觀念一時間無法接受,使得教育者們不愿意參加培訓活動,這是制約培訓的關(guān)鍵因素。在對教育者實際培訓過程中,這種負面效應應在教育者教和學的過程中加以重視。
對于培訓者而言,怎樣才能在教育者培訓過程中不斷促進他們有效地學習,前提條件就是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充分認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傳授者,還是領(lǐng)導者、幫助者以及指導者、合作者的綜合體。培訓者應融入到教師的培訓活動中,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這樣教師實際培訓過程中就不會存在任何的心理障礙,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對于培訓者而言,要想提高教師學習的有效性,就必須對其實際需要、期望以及特點加以觀察。所以,培訓者應尊重被培訓者,允許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實際培訓時,應鼓勵教師積極地參與交流,這是確保教師有效性學習的基礎(chǔ)保證。
實際培訓過程中,培訓者應提出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且水平高的問題讓教師作答,讓他們時刻保持在一種激活的狀態(tài)下,對問題的思考與反思,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采用互動式的方式對問題進行解決,所謂互動式的方式,實質(zhì)上就是培訓者在對教師培訓時,所提出的問題與教師日常工作息息相關(guān),而通過這一問題解決方式所獲取的知識或是經(jīng)驗,可以充分地融入到教師工作中,并且還能夠使他們在培訓時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思考,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教師學習過程中,培訓者應將教師的參與熱情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采取雙向溝通,以提高學習興趣,時常處在一個樂觀的學習狀態(tài)下。而要想長時間地保持這種狀態(tài),就需要培訓者在教師培訓過程中不斷的強化與提示,科學合理的啟發(fā),采用積極的語言,從而讓每位教師在對自我肯定過程中而感受到成就。實際培訓中,培訓者應進一步強化教師的自我評價意識,幫助教師在培訓時通過反饋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目標的實際情況,以此讓教師對自己的培訓進行一番評價,最后通過對自我的評價將自己培訓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全面思考,從而將自己的培訓過程進一步完善。
中小學教師培訓過程中,培訓者應努力地營造互相尊重、合作的良好氛圍,以幫助教師有效地學習。培訓者必須融入到教師群體中,和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認真地聆聽他們的看法,并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不得以一種自以為是、高人一等的態(tài)度面對他們。構(gòu)建起寬松、公開以及真誠的良好學習氛圍,這對于教師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實際學習過程中,培訓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啟發(fā)與引導,應將教師學習中的集體智慧充分的挖掘,畢竟每位教師都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工作經(jīng)歷,不同的學科背景、知識水平、實踐經(jīng)驗。實際培訓中,教師間在思想觀念上通常會發(fā)生碰撞,大大超出了培訓者主觀預設(shè)的范圍,所以,培訓者應時常以激發(fā)者、促進者的身份面對教師,不要給教師貼上是與否的標簽,盡可能地防止負面評價現(xiàn)象的發(fā)生,真正為他們構(gòu)建起“是”的肯定模式,防止一些錯誤的意識與想法對學習過程造成的影響,只有這樣,教師在培訓中才不會遇到各種障礙,才能夠讓他們體會到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從而樹立起良好的自我形象。另外,培訓者還可以采用非語言交流方式,比如,培訓中培訓者與教師間的微笑、困惑的表情及回避的眼睛等都能夠傳遞各種信息。
綜上所述,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制定出有效的培訓措施,將教師專業(yè)水平與業(yè)務能力全面提高,這是教育部門與各學校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1]馬幻靈.校長領(lǐng)導力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機理與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1,(3):42.
[2]趙蘋.小學語文新入職教師角色適應的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
[3]熊文井.教師培訓教學原則初探[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
[4]肖國剛.校本培訓模式和管理方法探[J].教學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