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梅,吳韻文,王君明
桂枝、葛根二者都是臨床最常用的解表藥,《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上篇”強調:“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秉S宮繡因此稱桂枝“止煩出汗,驅風散邪,為解肌第一要藥?!盵1]《名醫(yī)別錄》:“葛根,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fā)表出汗,開腠理”。[2]所以葛根被本科教材《中藥學》冠以“解肌”之名[3]。但關于此兩者如何解肌,歷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桂枝解肌”這一術語歷來界定不明確,諸家使用較為隨意,各有所指?,F多數醫(yī)家認為桂枝是能夠解肌,但其中又有所差別。總結歷來各家學說,大概有以下幾種:
桂枝辛溫,入心、膀胱經;風邪傷衛(wèi),汗出惡風,桂枝可調達營衛(wèi),邪從表入,還需使其再從表出,以達解肌之效。如《本草綱目》所言:“桂枝透達營衛(wèi),故能解肌而風邪去?!?明代方有執(zhí)認為[4]:“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令勿誤也。解者,救護而釋散之謂也。肌,膚肉也。蓋風中衛(wèi)而衛(wèi)不固,發(fā)熱汗出而惡風,衛(wèi)行脈外, 膚肉之分也。桂枝救護之,熱粥釋散之,病之所以解也,故曰:本為解肌?!?/p>
桂枝甘溫助陽,辛溫發(fā)散,入脾經以助脾陽,發(fā)散脾經之寒邪?!侗静輩R言》所言:“桂枝,散風寒,逐表邪,發(fā)邪汗,……去肢節(jié)間風痛之藥也,氣味雖不離乎辛熱,但體屬枝條,僅可發(fā)散皮毛肌腠之間,游行臂膝肢節(jié)之處?!惫使鹬ιl(fā)脾陽為其本也,因脾主肌肉。清代名醫(yī)曹穎甫[5]:“寒濕凝滯于肌肉,陽氣不達于外,仲師因立桂枝湯方,以扶脾陽而達營分之郁。”
清代大師黃元御獨辟蹊徑,在其所著的《長沙藥解》中提出[6]:“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經絡而達營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升清陽之脫陷,降濁陰之沖逆,舒筋脈之急攣,立關節(jié)之壅阻,入肝膽而散遏抑極止痛楚,通經絡而開痹澀,甚祛寒濕?!惫鹬ξ缎粮市詼?,純陽之品。按黃元御的提法入肝經,味溫稟厥陰之氣,微微溫升,開散,可以調達肝經之陽氣。由于黃元御將桂枝一藥入厥陰經,稱其能“升達厥陰風木之氣”且臨床組方用藥甚是靈活,故后人稱桂枝的用法在黃元御的手中達到了頂峰。但不論如何,凡用藥需究其體用?!侗窘浭枵摗吩疲骸肮鹬δ芾P節(jié),溫經通脈?!惫鹬χ粮蕼赝ㄆ浣浗j,可助陽達表,以達解肌之效。
近人李陽波先生對桂枝解肌一說也有著相當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歷代醫(yī)家均作解除肌表之邪來理解,其實是大錯特錯。他在談論《傷寒論》第16條時提出,此后半條仲師重在突出桂枝湯證與麻黃湯證的比較:麻黃湯主治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屬肌表緊實之證,故又稱麻黃湯所主之證為表實證。桂枝湯主治脈浮緩,發(fā)熱而汗出,屬肌腠松弛之證,故又稱桂枝湯所主之證為表虛證。因此他認為“解(jie)肌”是針對麻黃湯之肌腠緊實而言,而“桂枝本為解肌”中“解肌”應為“解(xie)肌”。 “桂枝本為解肌”也應理解為桂枝湯的根本作用是為肌表的松弛即懈象而設的,因此他認為在臨床上可以考慮用它來治療某些重癥肌無力和某些肌肉弛緩癥。
葛根味辛甘,其性涼,黃宮繡認為:“清揚升發(fā),能入足陽明胃經鼓其胃氣上行,兼入脾經開腠發(fā)汗,解肌退熱。”[3]風寒傷及太陽,傳入陽明,則循經而痛,胃被寒邪阻滯,則氣不得達表,氣不宣通則郁而發(fā)熱,葛根清揚升發(fā),可肌解熱退。黃宮繡還認為:“葛根一味,必其于頭額面頰之處痛如刀劈(因陽明經循行面額),方謂邪傳陽明,其藥可用?!?進一步強調了葛根為陽明經之要藥也。洪敏[7]等用葛根湯治療一例發(fā)熱惡寒,腹瀉的孕婦,用藥一付就熱退瀉止。
就葛根本身言,辛涼之性,氣味皆薄,入脾胃經,能升發(fā)脾胃清陽之氣?!秱摗芬詾殛柮髦魉?,正惟表寒過郁于外,胃家陽氣不能散布,故以此輕揚升舉之藥,捷動清陽,捍御外寒,斯表邪解而胃陽舒展。所以葛根湯中仍用桂枝。葛根為陽明之主藥,非陽明里熱之專司,若已內傳而為陽明熱證,則仲師自有白虎諸法,非葛根湯之所宜用。陽明經證,由太陽經傳來,法宜解表。風邪傷衛(wèi),惡寒、發(fā)熱惡風,汗出脈緩者,宜桂枝湯;其得之傷寒,發(fā)熱惡寒,無汗脈緊者,宜麻黃湯。若太陽、陽明經府合病,經證如初而府熱未成時,只解太陽之經,不攻陽明之府,經熱即泄,則府熱不作矣。如經熱不泄,則府證必作,以其府陽之盛也。陽明經府,皆主下降,外為風寒所閉,經絡束迫,脾胃氣郁,氣不得下降,則逆沖于背,是以項背強直,與太陽大同,見項背強直,便是經府合邪,宜加葛根,清散陽明經府之郁遏。已知葛根為解散陽明熱邪之要藥,且張元素告誡后人說:太陽初病,未入陽明,不可服葛根發(fā)之,若服之是引賊破家也,若頭顱痛者,可服之,實則是良苦用心,可知仲師遇此用葛根,實則是用葛根斷太陽入陽明之路之意。
清代陳士鐸《本草新編》[8]認為葛根入胃, 又入肺。吳儀洛《本草經解》[9]葛根入手太陰肺經。沈金鰲《要藥分劑》[10]指出葛根入胃, 膀胱二經, 兼入脾經。從以上葛根歸經的歷史沿革來看, 葛根,亦入太陽經,亦散風寒,但又與它藥不同。有醫(yī)家認為麻桂蘇防辛香溫燥,發(fā)散而有損中氣之誤,藁本、羌活發(fā)散而有耗營血之虞。但葛根疏表不甚,對于傷風傷寒,溫病熱病,寒邪已去,標陽獨熾,邪熱伏于肌肉之間,非表非里,又非半表半里,葛根之性專解此肌。李成文[11]認為葛根歸經如果不入太陽經,這不但不能解釋解表藥的概念, 而且也難以用歸經理論闡釋葛根發(fā)散透疹之功效,葛根在現代《中藥學》中畢竟為發(fā)散風熱藥。張艷梅[12]等認為葛根解肌有三層含義:一為解太陽經俞之風邪;二為解陽明肌肉之風邪;三為使肌肉暢,腠理升,解肌透疹??傊?,有人認為葛根亦入太陽,解表發(fā)散透邪外出。
以上是對各醫(yī)家關于桂枝、葛根解肌的一個認識,也許不能盡于諸說,但若能尋此所及,也可有所得了。
“桂枝解肌”一說最早見于《傷寒論》第16條,“桂枝本為解肌”。但就《傷寒論》原文的前后意思分析來看,仲師之意恐是在告誡后人桂枝湯證與麻黃湯證的區(qū)別,意在說明桂枝湯治療的是風寒表虛證之營衛(wèi)不和,此處言“桂枝解肌”也并非是就桂枝單味藥而言,因此有人認為桂枝有“解肌”功效是桂枝配伍作用?!秱摗返?4條論述:“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蹦承┽t(yī)家認為桂枝非有解肌之功,他們認為若桂枝真可解肌,為何仲師遇項背強幾幾時,要于桂枝湯中加葛根,實則是桂枝非為解肌,亦或是桂枝解肌之力太弱,需以葛根為援軍以救治,以解身困項強之疾。李杲認為:“干葛,氣輕浮,能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熱,為治脾胃虛弱泄瀉之圣藥也??芍鸶翘柦浿?,但仲師將葛根置于太陽病中,言: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及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惫鹬痈鸶鶞懈鸶菫榱藢孤辄S、桂枝的發(fā)汗太過,以緩其性。另外葛根治療項背強痛,則是由于風寒之邪客于太陽經,傳即陽明,經絡郁閉而出現項背強幾幾。故仲師此處用葛根配桂枝,是因為葛根入脾胃得中土之氣,升發(fā)脾土之氣,以治太陽不及所致的項背強痛。所以葛根解肌并非葛根獨自之功,因其早期是風寒客于太陽,必用解肌表之邪的桂枝配伍,以達太陽、陽明同治之目的。如《傷寒論》第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痢,葛根湯主之?!?/p>
葛根、桂枝二藥,二者皆可“解肌”,但解肌的含義不同。根據以上分析來看,桂枝“解肌”觀點有四:一是透達營衛(wèi)而解肌,二是發(fā)散脾經之寒邪,三是入肝經行血分、走經絡而解營郁,四是此“解(xie)肌”非彼“解(jie)肌”;葛根“解肌”觀點有三:一是解陽明肌熱,二是葛根解肌實為防證傳經之藥也,三是還有醫(yī)家認為葛根辛散,亦入太陽。
本人認為桂枝“解肌”重點在于解太陽肌表之風邪,調達營衛(wèi)而解肌,治療風寒傷衛(wèi)之汗出惡風,脈浮緩;葛根“解肌”重在解陽明之肌熱,發(fā)熱惡寒,項背強痛,二藥合用,善于治療太陽、陽明合病,即發(fā)散肌表之風寒之邪,又解肌退熱以解陽明之郁熱之邪,正如《傷寒論》第31條所說:“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所以桂枝與葛根的“解肌” 作用,可以歸納為配伍作用更為愜意。
[1] 清?黃宮繡.本草求真[M].第1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58:12.
[2] 梁?陶弘景.名醫(yī)別錄[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32.
[3] 高學敏.中藥學[M].第1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02,9:86.
[4] 明?方有執(zhí).傷寒論條辨[M].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3.
[5] 清?曹穎甫.金匱發(fā)微[M].上海:上海醫(yī)學書局出版,1936:24.
[6] 清?黃元御.長沙藥解[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12.
[7] 洪敏,羅小寧,李賽美.經方退熱臨證心得[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7,42(6):360.
[8] 柳長華.陳士鐸醫(yī)學全書: 本草新編[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1999:159.
[9] 吳儀洛.本草從新[M].北京: 中醫(yī)古籍出版社, 2001:93.
[10] 田思勝.沈金鰲醫(yī)學全書: 要藥分劑[M].北京: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1999:1160.
[11] 李成文.葛根入肺經膀胱經探討[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31(4):228.
[12] 張艷梅,王越,董大偉,等.葛根解肌作用及藥理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10,23(3):416.
[13] 熊曼琪.傷寒論[M].第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