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恕仁:蜂王漿中含有多種激素,如腎上腺素、性激素等。其中所含的性激素有雌二醇、睪酮和孕酮三種:每100克蜂王漿中含雌二醇0.4167微克,睪酮0.1082微克,孕酮0.1167微克。作為人體治療用的性激素每月用量需要5000~7000毫克。因此,蜂王漿中所含的性激素是微不足道的,比牛羊肉還少,不足以引起機體產生副作用。很多消費者談激素色變,這是對激素的誤解。其實激素的適量存在更豐富了蜂王漿的療效。人體衰老與體內激素水平下降有密切關系。因此,蜂王漿中的激素對延緩衰老以及調解內分泌紊亂、輔助治療更年期綜合癥和性機能失調等,都起一定作用。
蜂王漿中的性激素含量既然這么低,又是如何對機體產生作用的呢?其實,蜂王漿中的性激素主要是通過對人體機能的調節(jié)作用而產生效果的,即人們通過服用王漿使人體失調的內分泌機能恢復正常,并非通過服用蜂王漿來增加人體中性激素的絕對量來改善人體內分泌狀態(tài)。所以,人體只要服用很小劑量的蜂王漿,通過相當的積累即可達到治療效果。
據筆者所知,南京老山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聯(lián)合展開調查、研究,整個課題研究歷時將近2年。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測定了蜂王漿的性激素含量。結果表明,蜂王漿中的性激素含量很低,每克蜂王漿中雌二醇的含量<10納克,相當于引起人體生理作用的1/5000000,而睪酮的含量僅為0~1納克,屬于痕量激素,距離發(fā)揮生理活性的劑量相距甚遠,絕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在此基礎上,南京老山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又立項開展了南京地區(qū)女性乳腺腫瘤危險因素研究的流行病學調查。該項研究由江蘇省9家具有代表性的大醫(yī)院聯(lián)合參與,按照科研設計的腫瘤流行病學平行配對的病例對照研究方法進行。調查結果揭示了生育胎數、生育年齡、母乳喂養(yǎng)、遺傳因素、服用避孕藥、乳腺病癥史等是乳腺腫瘤發(fā)生的相關因素,而女性患乳腺腫瘤與服用蜂王漿無關聯(lián)性。
同時腫瘤流行病學專家依照腫瘤病因學因果推斷的幾大原則,論證了蜂王漿與乳腺腫瘤無關系的觀點。
從二者“聯(lián)系的強度”理論來看,只有當相對危險度達到5時,因果關系的成立可能性才較大。而上述研究表明,二者聯(lián)系的相對危險度僅為1,說明了二者根本就不存在病因學上的因果關系。
從“聯(lián)系的一致性”來看,世界上服用了蜂王漿最多的國家是日本,中國服用蜂王漿人數最多的城市是南京;但日本女性的乳腺腫瘤發(fā)病率僅為美國的1/3,南京乳腺腫瘤的發(fā)病率也遠遠低于京、津、滬、粵。
從“計量——效應關系”來說,研究也并未發(fā)現服用蜂王漿時間越長以及劑量越多,女性患乳腺腫瘤危險性越大的結果。
從“生物效應的可能性”推斷,蜂王漿中的雌二醇和睪酮的含量僅分別相當于能夠引起人體生理作用劑量的1/5000000,顯然絕不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從“研究結果的符合性”上來分析,即經實驗檢測得出的蜂王漿中性激素含量為痕量的結果,與人群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二者無關的結論相符合,從而證實了服用蜂王漿并不會增加女性患乳腺腫瘤危險的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