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tǒng)的戲曲、曲藝歌唱者,把對美好歌聲的要求稱之為“字正腔圓”。
這當中的“字正”,是要求歌唱時要把歌詞唱得正確清楚。所以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都是以字正為起點,爾后走向一腔圓的統(tǒng)一。特別是初學戲曲的學員,都要花去相當長的時間,以繞口令、道白、臺詞等來練習嘴皮子功。在西洋,18世紀初的意大利著名聲樂教育家托西,也在其著作中,對歌詞唱得不清楚的歌唱者提出了批評。這說明中外的歌唱者們,歷來都重視吐詞清楚。而關于“腔圓”,我國的戲曲歌唱者們,一直是用“珠圓玉潤”來形容的。西洋的美聲唱法歌唱者,同樣也是如此要求,他們也都強調(diào)吐詞必須清楚,歌聲要美好。歌聲唱得不圓潤,也就稱不上美好,所以中外的歌唱者們,對歌聲的技術要求只是提法上不同,實際意義卻是相同的。
我國是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所擁有的聲樂藝術不但歷史很悠久,而且種類繁多。我國還是個多民族國家,許多民族也都有各種獨特的聲樂藝術。僅以漢族來說,由于地廣人多,有數(shù)不清的方言,這為聲樂藝術的多樣化提供了基礎。故此,我國除了有不同方言的戲曲,還有不同方言的曲藝與民歌,我國的聲樂藝術也因而豐富多彩。
以歌唱技術的歷史來說,千年前的唐代,段安節(jié)就在《樂府雜錄》中說:“善歌者必先調(diào)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得云響谷之妙也”。如果換成現(xiàn)在的語言,這就是說:“會唱歌的人必須首先搞好呼吸,大的音量要靠腹部支持,氣息到喉部(聲帶)就唱出歌詞,分出高低不同的音調(diào)。如果掌握了這樣的技術,就能唱出非常嘹亮的歌聲。”我國封建時代的專業(yè)聲樂工作者是受歧視的,處在社會的最低層。富貴人家的子弟,是不會被送去學藝的,而只有窮苦人家為了活命,才讓孩子去學藝,所以藝人除個別者例外,幾乎都是文盲。因此,關于歌唱技巧方面的記錄,通常由愛好聲樂藝術的士大夫,從歌唱者的口中聽來后而寫成。那時的歌唱者,不僅用上了挺腹吸氣的腹式呼吸,而且也運用了腹部對歌聲的支持,因而取得了強大的音量。使用這種呼吸方法的歌唱,就是現(xiàn)在西洋唱法所說的有支持的歌唱。西洋雖在18世紀就有聲樂教師提出這種呼吸方法,但當時沒有被聲樂工作者們重視,直到19世紀后期,才逐漸有人采用這種呼吸方法。而我國的戲曲、曲藝定員,大多數(shù)只能算是抒情歌聲,只有凈角中的銅錘必須唱戲劇性歌聲。由于唱抒情歌聲不需要強大音量,所以不用這種呼吸方法也可以應付。當然,如果也能用上這種呼吸方法,則可以使抒情歌聲更圓潤豐滿一些??摄~錘花臉要是不能用好這種呼吸方法,就不能成為優(yōu)秀的銅錘,所以優(yōu)秀的銅錘會難以培養(yǎng),其中呼吸問題可以說是主要原因。西洋的優(yōu)秀戲劇性歌唱者,同樣也是如此缺少,大概也不外乎是這個原因。對此我們還應該清楚,采用某種方法并不等于就能用好某種方法,采用與用好之間會有很大的距離。
聲樂是通過經(jīng)典的嗓音和豐富的情感,來表達作品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中純凈而飽滿的聲音,才是健康的聲時,而這樣的聲音只有通過良好而有效的練習才能獲得。至于獲得的辦法,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嗓音條件,但只有一副好嗓子并不夠,因為“玉不琢不成器”。所以有了良好的嗓音條件,不定期必須經(jīng)過科學嚴格的訓練、刻苦勤奮的練習,在相當一段練習時間之后,才可能獲得美好的聲音。
聲樂藝術有雅俗之分。雅是指技術性高、藝術性強的作品;而俗則是指通俗、大眾化,一般業(yè)余愛好者都能唱的歌曲。我國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兩類不同的聲樂作品。西洋的聲樂藝術同樣有雅俗之分,其中前者稱之為學院派聲樂藝術,這類聲樂藝術不但作品對演唱者的技術要求高,演唱者本人對演唱的態(tài)度也要非常嚴肅。盡管西洋現(xiàn)在有精良的音響設備,可是美聲歌唱家即使在容納三、四千人的大劇場演出,也絕對不用擴音器。因為如果用了擴音器,不但觀眾要有意見,本人也會認為因此失去藝術家的身份,而不利用擴音器,才能真正考驗出演唱家的水平。如果是技術高超的戲劇性歌唱家,就不僅能唱出強大的音量,而且還能夠把聲波有效地投送到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