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蘭,聶莉瑩,丁 杰
(武漢新世界制冷工業(yè)有限公司,湖北武漢430023)
風險管理的風險評估過程由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三個步驟組成。每個步驟都有相應的多種方法,以適用不同的環(huán)境。以下介紹壓力容器設計階段適用的風險評估技術,用于壓力容器設計風險評估,可獲得預期目的的風險評估報告。
風險識別定義為:發(fā)現(xiàn)、識別并記錄風險的過程。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在正確全面識別出風險的基礎上,才能夠主動選擇適當有效的方法控制風險。
風險識別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判定可能影響壓力容器安全的危害、事件、原因和潛在的后果。
風險識別的結果回答:哪里有風險,后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常用的方法有[1]:
1)基于歷史數(shù)據(jù)、資料證據(jù)分析方法。
2)專家判斷的方法。
3)歸納推理方法。
4)頭腦風暴法。
5)菲爾德法。
6)檢查表法。
以下介紹檢查表法:
檢查表實際是危險或故障的清單,而清單通常是憑經(jīng)驗進行編制的,是目前壓力容器風險評估比較適宜的方法。
檢查表的優(yōu)點:
1)非專家人士可以使用;
2)可以將各種專業(yè)知識納入到了便于使用的系統(tǒng)中;
3)有助于確保常見問題不會遺忘。
局限:
1)它們會限制風險識別過程中的想象力;
2)它們論證了 “已知的已知因素”,而不是“已知的未知因素”或是 “未知的未知因素”;
3)它們往往基于已觀察到的情況,因此會錯過還沒有被觀察到的問題。
按照產(chǎn)品實現(xiàn)過程進行分類列出可能產(chǎn)生的危害清單[2]。
壓力容器危害清單示例 (見表1):
表1 壓力容器危害清單示例
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分類方法。比如按容器的損傷模式。
可利用各種支持性的技術來提高風險識別工作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風險存在于壓力容器實現(xiàn)的每一個過程,風險識別需要組織壓力容器實現(xiàn)各過程專業(yè)人員參與,保障風險能夠被準確、完整識別出。
同時風險識別需要掌握相關和最新信息。
設計單位在風險識別時,應當考慮自身的目標、能力以及所處的環(huán)境,采用適宜的風險識別工具和技術。
風險分析是系統(tǒng)運用可獲得資料確定危害估計風險的過程。風險分析要考慮風險源、導致風險的原因、風險后果及其發(fā)生的可能性,識別影響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同時要考慮現(xiàn)有的風險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然后結合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來確定風險水平。
實際操作:列出危害清單后,初步分析產(chǎn)生危害的原因及其影響的后果,對判定的危害的嚴重性做一個初始的評估,即對所有的危害做初步的篩選,對于那些帶來的危害或其后果可以忽略不計時,可以截止,不用進行風險分析。
對已經(jīng)判定的危害估計后果和出現(xiàn)的可能性,估計損害后果的嚴重程度、和損害發(fā)生的概率,以便確定風險的大小。
風險分析的結果回答:風險有多嚴重、風險出現(xiàn)的可能性有多大。
根據(jù)需要和可能采用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組合。
典型的方法使用一個矩陣來描述風險的嚴重度和概率,矩陣的每一個方格代表可能的全部風險。以下是定性風險矩陣的示例:
嚴重度可分為5級,也可分為4級或3級,嚴重度的損壞等級由制造單位根據(jù)實際情況劃分級次。
發(fā)生概率表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定性等分析可用高、中、低來表示。
(1)嚴重度的分類定義 (定性3級),見表2:
表2 嚴重度的分類定義 (定性3級)
(2)概率的分類定義 (定性3級),見表3:
表3 概率的分類定義 (定性3級)
以嚴重度為矩陣的 “行”;以概率為矩陣的“列”;構成一個 “3×3”的矩陣,將估計的風險(R1、R2、R3、……),寫入矩陣的適當方格內(nèi)。
推斷風險的發(fā)生的概率范圍,將之用數(shù)值或數(shù)值范圍來表示,不能確定未發(fā)生風險的準確數(shù)值,只是一個估計范圍,因而度量是半定量的。嚴重度水平的量化在實際上不容易做到,通常進行定性判斷。
半定量風險分析示例:
1)嚴重度分類定義 (定性4級),見表4:
表4 嚴重度分類定義(定性4級)
2)概率分類定義 (半定量6級),見表5:
表5 概率分類定義 (半定量6級)
不同的范圍可以有不同的概率定義,單一類型容器出現(xiàn)故障概率,和綜合容器出現(xiàn)故障概率不同。
以嚴重度為矩陣的 “行”;以概率為矩陣的“列”;構成一個 “6×4” 的矩陣,將估計的風險(R1、R2、R3、……),寫入矩陣的適當方格內(nèi)。
以上只是示例,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適宜的矩陣,比如:5×5,或5×4的矩陣。
將風險分析的結果與預先設定的風險準則相比較,確定是否采取措施控制風險。
風險可接受的水平的確定:
1)運用了規(guī)定的適當?shù)臉藴?/p>
2)運用歷史數(shù)據(jù)
3)運用成功的經(jīng)驗
4)運用科技資料
應用可接受準則的方法可以按上述的矩陣,在矩陣中指出哪些風險是可以接受,那些不可接受。
N/ACC:不可接受;ACC:可接受;ALARP:條件接受
風險評價后,對不可接受區(qū)的要采取措施,減低風險;條件接受區(qū)考慮效益和進一步降低風險的可能性。風險降低是一種綜合的原則,通常應用如下的三原則和三順序采取一項或多項措施,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1)采取設計措施,取得根本的安全性;
2)采取了措施后還有較大的風險,則應采取必要的和可能的防護措施,以便進一步降低風險;
3)把采取上述措施后的風險告知設備使用者。(如:安裝、運行、維護中可能實現(xiàn)的問題,以使用說明書的方式告知用戶)。
實際采取降低措施。完成風險評價,記錄所有的過程,整理形成報告。
容器的設計制造所用的技術、材料、工藝都有繼承性,所以一種三類壓力容器的風險評估可用于類似的容器。
[1]ISO31000 2009Risk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S].
[2]IEC/ISO 31010-2009 Risk management Risk assessment techniques[S].
[3]ISO14971:2007,Medical devices-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to medical devices[S].